美媒稱,去世兩年來,新加坡沒有爲李光耀立紀念碑、雕塑,也不曾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正是這個人將這個城市國家確立爲現代國家,將它建成了一個能展現其觀念的繁榮的窗口,這個觀念就是有限的政治自由最適合亞洲的價值觀。
現在,就他那樸素的住宅發生的一起充滿怨恨的公開家庭糾紛,破壞了新加坡作爲有序的威權主義典範的形象,同時也暗示出這個國家的政治未來存在著更深層的分歧。
據《紐約時報》7月4日報道,李光耀三個子女中的弟妹指控他們的兄長、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濫用職權,違背父親的意願,執意保存故居。他們表示,他的目的是以此支撐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並培養自己的兒子,最終建立起一個王朝。
表面看來,這是一場不堪的財産爭奪戰,但因爲這些指控演變成了一場國家危機,令外界質疑這個島國的治理情況。
▲李光耀故居
“這些是關于濫用權力、不按程序辦事、任人唯親和裙帶關系的指控,”活動人士及新聞工作者韓俐穎在一個很有人氣的博客上寫到。”如果是真的,它們肯定會顛覆新加坡精心塑造的純潔無暇、不存在腐敗的形象。
“此外,對新加坡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她繼續寫道,“它們會揭開‘A隊’的真實面目,‘A隊’成員數十年一直讓民衆覺得他們是治理這個國家的最佳人選,實際上卻正利用選民賦予他們的權力達成自己的個人目的。”
現年65歲的李顯龍總理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並于7月3日在國會的一場特別會議上加以駁斥,上演了一出利害攸關的大戲。爲期兩天的聽證會于7月4日繼續。
“待這起不愉快的事件塵埃落定後,人們必定知道政府的運作是透明、公正和得當的。”他說。“知道在新加坡,就連李先生的故居和他的願望都是接受法律管轄的。”
▲6月14日,李光耀兒女李顯揚(左)與李玮玲醫生(右)將一份題爲“李光耀的價值觀哪去了”的六頁聲明稿上傳至社交網絡稱,對長兄李顯龍總理“失去信心”。(新加坡《聯合早報》)
盡管李顯龍希望此事盡快平息,但危機並沒有任何緩解的迹象。
身爲新加坡民航局董事會主席、曾任國際電信公司新電信首席執行官的李顯龍之弟李顯楊說,他將無限期離開這個國家,因爲害怕遭到政府的報複。
7月1日,他在臉書上發表了一份聲明,指責長兄“大動幹戈地協調各方力量”對付他和他姐姐、知名神經科醫生李玮玲。
李光耀的一個遺願是,他住了將近70年的房子在他死後必須拆除。他說,他不想讓自己的故居變成一座博物館,供遊客穿行其中,弄得“亂七八糟”。
▲李顯龍在國會上一度哽咽。(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視頻截圖)
這棟位于歐思禮路38號、共有五個臥室的房子本身不算太起眼。李光耀在1959年至1990年擔任總理期間,帶領新加坡創造了大量財富,而這棟房子既是他的簡樸生活方式的寫照,也是政府爲政清廉的象征。
它還有著無可否認的曆史意義。擺有一張長桌和若幹椅子的地下室,是最終掌權的獨立運動領導人在上世紀50年代開會的地方,是人民行動黨的誕生地。
但李光耀在遺囑中明確表示,這棟房子必須拆除——盡管它具有曆史價值。這位很少感情用事的領導人不覺得有誰會在意,哪怕是他的子女。
“他們有老照片用來緬懷過去。”他在2011年的一次采訪中略帶嘲弄地說道。
▲資料圖片: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與妻子柯玉芝和年幼的三個孩子(左起)李顯龍、李玮玲和李顯揚。(新加坡《聯合早報》)
但6月中旬,李顯楊和李玮玲以《李光耀的價值觀哪裏去了?》爲題,發表了一份憤怒的聲明,讓這一問題猛然進入公衆視野。他們質疑了兄長李顯龍的“人品、行爲、動機以及領導力”。
他們指責他爲自己的政治利益計,設立了一個秘密的政府委員會,妨礙父親遺願的執行,還說他濫用職權去“達到個人目的”。
新加坡人對此各執己見。一些人認爲,保留這棟承載著新加坡一段曆史的建築自有其意義;另一些人則認爲,李光耀的遺囑應該受到尊重。還有人認爲,整件事應該在私下裏解決。
“這是家事,不應該上升到國家層面,因爲可能給世界各地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現年19歲的信息科技專業學生譚傳金(音)說。
不過,正如很難把李光耀和他締造的這個國家區分開,這處故居的政治色彩也很難被抹去。分析人士稱,保留故居不僅是對李光耀的紀念,還可以實實在在地提醒人們現任總理和他的關系。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右)認爲,李玮玲和李顯揚對李顯龍總理做出多項指控的目的,明顯是要把李顯龍拉下台。
“對執政黨來說,這棟房子是他們的遺産的象征,”李顯揚之子、哈佛大學經濟學者李繩武說。“它是一個與他們有著獨特聯系的象征,給他們以合法性。”
“民衆愈發意識到,關鍵問題在于李顯龍總理和人民行動黨濫用政治權力,但甚少有防止權力濫用的制衡措施,”新加坡非營利性政策研究中心思考中心的東盟事務總監西納潘·薩米多拉伊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
“政府的信用和合法性正受到侵蝕,民衆對這一制度的信心會慢慢瓦解,”他補充道。
對此,你怎麽看?
歡迎給小編留言!
覺得不錯請點ZAN!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這5篇文章你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