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小圈
QQ: 2077525879
微信: xinjiapoquan001
最近兩天,新加坡醫療界迎來了新“地震”,各種變化應接不暇,雖然都和坡坡生活的小夥伴息息相關,但總有最最最受關注的,這次“地震”無疑——全額附加險的停售,是直接和小夥伴們挂鈎的。
目前,有近三成的新加坡公民已購買全額附加險(Full Rider),住院時能全額索賠,無需共同承擔任何費用。但因爲不少受保者仗著不用自掏腰包,毫無節制地接受昂貴的醫療服務,最終導致整體醫療成本增加,醫療保險的保費也迅速飙漲。
而這些將翻過去…
從今天開始,作爲保險的從業者必須在附加險中加入共同承擔額,這意味著將無法繼續向新投保人售賣全額附加險。
這樣的變化會産生哪些影響呢?
聽小圈兒慢慢道來——
-
直接受影響的都有誰?
答案是新加坡的私人保險從業者。
目前,新加坡提供私人綜合健保計劃的六家保險公司爲保誠(Prudential)、友邦(AIA)、職總英康(NTUC Income)、英傑華(Aviva)、大東方(Great Eastern)和安盛人壽保險(AXA)。
從今天開始,這些從業者所售賣的綜合健保計劃(Integrated Shield Plan,簡稱IP)附加險(rider)須加入至少5%的共同承擔額(co-payment)元素,共同承擔額的頂限設在至少3000元。
-
已經購買附加險的小夥伴現在怎麽辦呢?
對于已購買附加險的投保人不會在新條例下受影響,除非業者自行改動保單條文,投保人能繼續在原有的全額附加險保單下受保。 -
5%的承擔,是個神馬概念呢?
根據2016年的私人醫院住院賬單,有半數賬單的共同承擔額不超過380元;75%不超過670元;九成不超過1270元。如果包括公共和私人醫院的全部病房等級,這組數據則更低:半數賬單的共同承擔額不超過100元;75%不超過250元;九成不超過550元。 -
當遇到高醫療費,共同承擔是否有頂限?
在少數情況中,投保人可能會面對異常龐大的醫療費用。爲避免出現共同承擔額過于龐大的情況,新加坡規定共同承擔額的頂限必須最少達到每年3000元。 -
已購買全額附加險,是否可“降級”轉投含共同承擔額的新保單?
一旦業者推出包含共同承擔額的附加險,現有的全額附加險投保人就可選擇轉投新産品。而所有已在受保範圍內的現有疾病,不會被排除在受保範圍之外。
-
最後,這樣的變化對投保人有何好處?
預計新附加險的保費將低于全額附加險的保費,因此轉投包含共同承擔額的附加險,能讓投保人省下一筆保費開支。
另外,雖然新條例在今天生效。但爲了讓業者有充裕時間制定保單細節,在實施中將提供三年的寬限期,讓業者暫時售賣原有的全額附加險保單。
不過,業者必須通知新投保人,所有明天起購買的保單,到了2021年4月1日,就得轉換成新的附加險,承擔至少5%的共同承擔額。
推薦閱讀
新加坡圈房産專欄作者: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