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進新加坡醫院,仿佛走進了一個綜合購物中心。一樓走道兩側,是琳琅滿目的婦女兒童用品商店、花店、藥店、水果店、自助銀行、超市等。如果肚子餓了,離得不遠就有銷售各種美食的食閣(美食中心)。若不是看到周圍時有“白大褂”經過,簡直忘記自己是在醫院裏。
“新加坡醫院的各項服務都挺方便的,家裏如果有人住院了,完全不用發愁病人的吃飯問題”,已經在新加坡居住7年的楊女士說。新加坡綜合性醫院裏都設有專門的病人食堂。護士每天根據病人的需要填寫飲食單,報送營養科。開飯時,服務人員會將保溫餐車送至病房,如病人不能自行進食,護士會給他們餵飯。一切都不需要病人及家屬操心。
除了專門的食堂外,病人如有什麽特殊的喜好,食堂滿足不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不影響治療的情況下,讓家人去醫院的食閣購買食物。
在新加坡,食閣也被稱爲“小販中心”或“熟食中心”,是由經營不同飲食的個體攤販組成的“美食廣場”,這裏食物種類繁多、物美價廉。新加坡允許在醫院裏設立食閣,全方位滿足了病人及醫務工作者的飲食需求:拉面、咖喱飯、米粉、炒菜、法式快餐等應有盡有。醫務人員也經常到這裏吃飯。
由于新加坡臨近赤道,常年高溫、潮濕,食物容易變質,因此對食品的衛生安全要求很高。衛生局規定,食閣商販配餐時,雙手不可直接接觸食物;食物必須保持合適的溫度;過期食物不得出售;熟食和生食必須分開出售;不能使用破損餐具等。同時,爲了加強對食閣的管理,衛生局還規定所有攤販必須注射傷寒疫苗、45歲以上的經營者必須拍X光片以排除結核病等。
新加坡環境局下設的小販署專門有人負責各個攤位的稽查工作,他們經常進行抽查,一旦發現違規行爲會馬上取消經營資格。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公衆微信號,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