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相信曾在東北線的地鐵站或購物中心看到這樣的一系列廣告:兩名單身家長現身說法,道出離婚後找不到住屋和屢遭批判的經曆;另兩名在單庭家庭成長者,雖曾陷入經濟困境,卻取得個人成就,他們都表示不曾感覺家庭不完整。
廣告由非政府組織推出,旨在消除人們對單親家庭的負面印象,給予單親家庭成員平等的機會。
數名國會議員昨天有如化身這系列公益廣告代言人般,在國會辯論兒童發展共同儲蓄(修正)法案時,竭力爲單身家長爭取權益。
非選區議員吳佩松博士籲請政府聚焦孩子的需求,擴大“核心家庭”的定義,在評估組屋申請時,也考慮單身家長的需要。
議員任梓銘(馬西嶺—油池集選區)和朱倍慶(淡濱尼集選區)異口同聲地說,單親家庭雖不符合傳統家庭模式,但他們希望改善單身家長的住屋選項,例如允許未婚媽媽在年滿35歲之前,就能購買組屋。
任梓銘說,單身人士要做出留住孩子的決定並不容易,不應該讓他們感覺雪上加霜;朱倍慶則說:“我們認同已婚夫妻育有孩子的傳統家庭結構,但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家庭結構都是一樣的。對此,孩子沒有決定權,應該讓他們擁有充實生活和發揮潛能的機會。”
政府國會社會及家庭發展委員會主席謝健平(馬林百列集選區)在過去六年裏,多次爲單身家長請命。盡管修正法案讓未婚媽媽享有16周的有薪産假,但謝健平覺得還能爲未婚媽媽做出更多,包括讓她們也能獲得嬰兒花紅現金獎勵。
昨天提出二讀的六個法案中,最多議員——共有九人,參加兒童發展共同儲蓄(修正)法案的辯論,可見這個課題備受關注。
然而,即便隨著社會演變,在單身媽媽産假和單身男女領養孩子假期等方面“松綁”,政府“依然相信家庭體制的重要性,鼓勵已婚男女養兒育女”。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陳川仁說:“因此,特定措施如嬰兒花紅現金獎勵、所得稅優惠、輔助生殖技術政府補助,以及住屋優先權,都以已婚家庭爲對象。”
新加坡政府向來堅持家庭應是給予個人扶持的第一防線,也多次強調孩子應在完整家庭中成長。但政府今年裏兩次調整兒童發展共同儲蓄法案,先是在5月修訂法案,讓非婚生孩子也能獲得兒童培育戶頭起步津貼(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 First Step Grant),這回在讓雇主有時間調適後,再立法劃一未婚媽媽和已婚在職母親的有薪産假。
在希望政府更大刀闊斧做出改變者眼中,這些做法有如嬰兒所踏出的“兩小步”,但對許多人來說,它們已經是政府邁出的“兩大步”。
同理,衛生部兼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昨天宣布,國大醫院將從明年初展開試驗計劃,在夫婦接受試管受精術時,只把正常健康的胚胎植入母親子宮內,以提高受孕機會。這項決定涉及道德判斷,政府究竟是踏出“嬰兒步”,還是跨出一大步,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昨天是國會今年的最後一場會議,已有一個孩子的議員黃國光(義順集選區)參加辯論時,捎上即將迎來雙胞胎的好消息,在場議員個個拍打座椅扶手恭賀他。
拉哈尤懷孕約16周
不知道有多少名議員和我一樣,也留意到議員拉哈尤(裕廊集選區)已流露出“孕”味。她會後向我證實,已懷孕大約16周。加上臨盆在即的孫雪玲(巴西立—榜鵝集選區),國會議事廳可說是頻頻傳出好消息。
在希望政府更大刀闊斧做出改變者眼中,這些做法有如嬰兒所踏出的“兩小步”,但對許多人來說,它們已經是政府邁出的“兩大步”。同理,衛生部兼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昨天宣布,國大醫院將從明年初展開試驗計劃,在夫婦接受試管受精術時,只把正常健康的胚胎植入母親子宮內,以提高受孕機會。這項決定涉及道德判斷,政府究竟是踏出“嬰兒步”,還是跨出一大步,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