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uds.gnst.jp
文 | 衛奕奕
串燒料理似乎有一種特別的魔力,總能勾起人最沖動的食欲。
中國的燒烤、新加坡的沙嗲串、希臘的索瓦蘭吉、葡萄牙的葡式肉串、日本的燒鳥串……全世界無數的人都拜服在串燒料理散發出的香氣下。
燒鳥,烤的其實並不是鳥,它的日文是“焼き鳥”,讀作“Yakitori”,yaki是燒烤,tori的意思是雞,所以說,燒鳥串其實是烤雞肉串。
與高大上且充滿曆史感的懷石料理不同,燒鳥真正流行起來是最近50年的事情,而且它代表的也是最庶民的日本。
▲圖/keyword-tree.com
▍燒鳥是怎麽來的?
在日文維基百科中,對“燒鳥”的定義是:將雞肉切成一口大小,串成串,然後直接用火烤的串燒料理。
燒鳥雖然是最近50年才真正流行起來的美食,但要說起曆史,也算是相當久遠。
公元676年,日本天武天皇就發诏禁止食用牛、馬、狗、猴和雞的肉,這也是日本第一次發布“禁肉令”。
不過這阻擋不了人類吃肉的欲望,平安時代(公元794年-公元1192年)的《類聚雜要抄》中,就曾記載作爲餐桌料理的“鳥燒物”。
到了江戶時代(公元1603年-公元1868年),雖然“禁肉令”仍未解除,但燒鳥還是登上了曆史舞台。
1643年的料理書《料理物語》中,第一次出現了“焼き鳥”的文字。在當時,雞肉往往是用于炒制,而燒鳥燒的真的是鹌鹑、雲雀、鴿子等鳥類。
▲古代日本人就沒有五郎叔這樣的口福了。圖/《孤獨的美食家》
到了明治維新,真正的轉折才到來,日本人的飲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肉食。
街面上開始出現烤串的小攤子,燒鳥和壽司、天婦羅一樣,成爲“屋台料理”的一部分。
雖然“禁肉令”解除了,但雞肉仍然屬于高級食材,平民難以負擔得起。當時的燒鳥也多烤的是雞胗、雞皮、雞肝、雞屁股等邊角料。
1923年,東京大地震後,街面上的燒鳥攤越來越多,一些居酒屋也轉型成爲了燒鳥屋。
但燒鳥真正的大規模流行,還是在二戰之後。20世紀60年代,日本從美國引進了肉用雞品種,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白羽雞”。
▲有了廉價雞肉,才有了燒鳥的流行。圖/Pinterest
這種雞不僅可以縮短生長周期,還可以增加肉的比重,以滿足市場對雞肉的需求。當日本引進了“肉用雞”之後,大量的平價雞肉流入市場,促使了燒鳥的熱潮。
當時的燒鳥就是在小竹簽子上串上四塊雞肉,喜歡蔥香的還可以在肉于肉之間夾上蔥,塗上甜醬油或者撒上鹽,在碳火上炙烤幾分鍾,搭配上啤酒,絕對是勞累一天之後最完美的享受。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燒鳥屋就是平民廉價的飲酒場所,上班族放松、歇腳的地方。
▲如今,日本很多車站附近還是會有燒鳥屋。圖/進撃の弁當屋
同一時期,在日本留學的香港美食作家蔡瀾對燒鳥的流行頗不以爲然。2005年蔡瀾撰寫的一篇文章認爲,日本的燒鳥淨是凍雞肉塊,沒什麽好吃的,甚至還不如香港的燒鳥,至少雞肉還是新鮮的。
蔡瀾老師的這個觀點用以評價當年的燒鳥或許沒什麽問題,但燒鳥早已今非昔比了。
上世紀80年代,伴隨著多年的經濟增長,日本人口袋裏的鈔票也是越來越多,對生活的要求自然也是水漲船高,燒鳥界也出現了“消費升級”。
燒鳥店開始注重食材品質,選用自由放養爲代表的“地雞”和人工飼養爲代表的的“銘柄雞”。
除此之外,日本各縣(相當于中國的省)還推出不同品種的本地雞,甚至還專門引進了法國的黑雞,使得燒鳥從原料上就開始高大上起來了。
如今,日本的燒鳥也算得上“豐儉由人”,既有能在米其林摘星的店鋪,也有車站下挂著藍布簾的“立吞燒鳥”。
▲圖/網絡
▍什麽樣的燒鳥才算得上地道?
不僅是在日本,就算是在中國,燒鳥屋也有很多,那到底該如何評價一串燒鳥的好壞呢?
首先是食材,燒鳥的食材經曆過一個由低到高、由冷凍到新鮮的升級。
如今,講究的燒鳥屋當然會選用新鮮的食材,不需要複雜的烹饪和調味,用恰到好處的火候釋放出食材最本來的味道,這也是日本料理的審美與追求。
▲圖/NOM magazine
當然,也沒必要對冷凍食材戴上有色眼鏡,一是因爲燒鳥屋從高到低各種檔次都有,面對普通顧客的燒鳥屋,采用冷凍食材,至少保證了食品安全,也沒有什麽不對的,畢竟有多少錢幹多大事兒;二是經過恰當熟成和腌制的食材,味道肯定比不入味的新鮮食材要好。
而在食材級別上,大衆的燒鳥屋選擇普通雞肉就好,而講究的燒鳥屋則將目光對准了“地雞”和“銘柄雞”。
地雞也叫土雞,是日本自古以來就存在的雞種。明治時代後,外國雞種也開始進入日本,産生了新的配種雞,根據規定,有50%以上日本血統的配種雞才能叫做土雞,50%以下的則被稱作銘柄雞。
▲日本某雞肉料理店的創意海報,一只土雞踏上成爲食材的旅程。圖/網絡
根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的規定,土雞的標准規定爲飼養80天以上,出生後28天以後爲平地飼養,飼養密度也要在每平方米10只以下。
由于采用的是接近于散養的方式,所以土雞的肉質緊實,雞肉味也更濃。比普通日本土雞更高一個層次的就是日本三大土雞:秋田的比內土雞、鹿兒島的薩摩土雞和愛知縣的名古屋土雞。
而銘柄雞一般采用人工飼養的方式,飼養周期爲40天至50天,相比于土雞肉質嫩滑。
▲備長炭。圖/yahoo.jp
其次是燃料,也就是木炭。因爲各種各樣的限制,有些燒鳥屋放棄使用木炭,改用電或者其它方式烤制,總讓人感覺缺少木炭高溫燒烤時特有的香味。
因爲電烤的溫度最多也就兩三百攝氏度,而普通木炭燒烤時,溫度往往能達到六百攝氏度以上,可以使食材表面更快的成熟,鎖住內部的水分。
更講究的燒鳥屋會選用備長炭,它發源于日本田邊市秋津川,是馬木堅木經過1200攝氏度的高溫炭化後所形成的。備長炭的火力更猛,能夠最大程度的保留食材的鮮味和水分。
▲圖/syofuya.com
接下來就是考驗廚師串烤的水平的時候了,日本料理界有一句俗話說的是:“串打ち三年、割き八年、焼き一生(穿串三年、宰殺八年、烤串一生)。”
穿串雖然是最基礎的,但穿法不同,口感就可能有天壤之別。比如說雞皮,緊密的穿法可以使雞皮更有嚼勁,而穿得稀疏一些,則能體會到焦脆的口感。
烤串很難說有什麽獨家秘籍,它考驗的是廚師的技藝和經驗,有很多只可意會而無法言說的內容。不同的食材,不同的部位,所需要的燒烤方式、火力和時間都不一樣。
尤其是,與中國人喜歡將肉串烤得焦香四溢不同,日本人更喜歡偏嫩一點的口感,如何把握這生熟的界限,又不會過火,抓住這稍縱即逝的美好,十分考驗廚師對火候的處理。
▲圖/NOM magazine
最後是調味,燒鳥一般分爲鹽烤和醬烤兩大類。
鹽烤會運用海鹽、井鹽、岩鹽等不同種類的鹽與不同的食材進行搭配,而鹽的放法和放鹽的時機,都會對燒鳥的味道産生影響。
醬烤則是指用清酒、味醂、醬油、砂糖、蔥、雞油等調制出的醬汁來燒烤,每家店調出的醬汁味道也都不同。
▲燒鳥的醬汁。圖/recipe-memo.jp
當然,也沒有規定說,哪種食材必須用鹽烤,哪種必須要用醬烤。一般來說,雞肉類的多會用鹽烤,而內髒部位則會選擇醬烤。
除了在烤制時的兩種口味外,在食用燒鳥時,還會搭配一些“香辛料”。其中包括一味唐辛子(辣椒粉)、七味唐辛子(由辣椒和其它六種香料配制,也叫七味粉)、山椒、芥末、胡椒等等。
▍日本人到底把一只雞做成了多少種燒鳥串?
與牛肉的分割類似,雞肉也被日本人精密地分割,不同的部位做成不同的串。雞胸、雞腿、雞皮、雞心、雞肝……細分起來可以多達三四十種,最常見的也有18種。
▲圖/wiki
蔥燒雞肉串(ねぎま),這可以算是最經典的燒鳥串了。將兩種食材串在一塊,經過烤制,香味互相滲透。雞肉鮮嫩美味,大蔥辛辣的口感中和了雞肉的腥味,反而多了一份清香。
▲烤雞胸肉會搭配山葵一起食用。圖/網絡
雞胸肉(正肉),雞胸肉的脂肪含量很低,料理起來其實並不容易,就算是水煮,一旦過火,吃起來口感也偏緊,所以烤制的時候,對火候的要求非常高。
若是烤制得當,外部微微焦灼,具有濃郁的炭烤風味,邊角處有微微的脆感,內部多汁,一口咬下去,內外的口感差異剛剛好。
▲圖/gnavi
雞肉丸(つくね),將雞肉餡捏成丸狀,也有搓成長條狀烤制的。有料理人會加入剁碎的雞軟骨增加口感,而烤好的雞肉丸蘸著生蛋黃吃,更滑順香濃。
▲圖/NOM magazine
雞下脯肉(ささみ),這一部位通常取自雞胸內側,也叫雞裏肌或者雞柳。肉質柔軟、滋味淡雅,所以常搭配山葵、梅子醬、山椒粉等調味品增添風味。
▲圖/wiki
雞翅(手羽先),更明確的說,“手羽”指的是整個雞翅,“手羽元”指的是連接胸肉的雞翅根、“手羽中”是雞中翅、“手羽先”則是雞翅尖或中翅連雞翅尖的部分。在日本,雞翅是名副其實的燒鳥人氣王。
▲圖/土佐料理
雞腿(もも),“もも”在日文中有大腿的意思,雞腿串所選取的就是雞大腿內側的一塊一塊肌肉。此部位的肉是雞身體中活動量最多的,肉和油脂的比例非常均衡,肉質也最有彈性。
▲圖/wiki
雞頸肉(せせり),每只雞只有一點點,由于脖子屬于經常運動的部位,處理得好可是相當多汁鮮美,但如果品質不好,就會有一種嚼皮筋的口感。
▲圖/wiki
雞皮(かわ),脂肪愛好者的最愛,根據穿法和火候的不同,口感既可以有嚼頭,也可以十分香脆。
▲圖/wiki
雞屁股(ぼんじり),尾椎肉相當肥嫩,是整只雞脂肪含量最多的部位。不過接受度相當兩極,通常不是大愛就是完全不敢吃。
▲圖/wiki
軟骨(なんこつ),連接雞胸脯和腿關節的軟骨,香脆的口感讓它成爲燒鳥串中的異類。
▲圖/wiki
雞肝(レバー),由于質地細致,雞肝非常考驗燒鳥師傅的手藝,因爲一旦烤過頭就會變得又乾又硬。雞肝中的極品被稱爲“白レバー”,這是少數肝髒特別肥大的個體(脂肪肝),吃起來口感特別細膩。
▲圖/wiki
雞心(ハツ),經過腌制後的雞心口感清脆,肉質有嚼勁有汁水十足。
▲圖/網絡
雞冠(トサカ),雞冠的口感肥美獨特。但也有人說雞冠富集重金屬,對健康無益,其實不需要太在意。
▲圖/wiki
雞胗(砂肝),雖然日文中寫作“砂肝”,但它其實是雞胗,肉質較硬,富有彈性,口感非常清脆。
▲圖/userdisk.webry.biglobe.ne.jp
雞脾(あずき),外觀與紅豆相似,所以也被稱爲“紅豆”,因爲一只雞只有一個,所以往往需要提前預定。
▲圖/食マニア Yの書斎
雞腎(背肝),也就是雞腰子,也屬于非常小衆的部位。
▲圖/Instagram
雞睾丸(白子),口感非常細膩,只有公雞才會有。
▲圖/macaro-ni.jp
提燈(玉ひも),由內髒和沒有“成熟”的雞蛋組成,連在一起的樣子,像提燈一樣,因此得名。提燈不會烤成全熟,吃到嘴裏會有一種爆漿的感覺。
除此之外,像是雞腸、雞胃、雞食道等部位,也有固定的愛好者,會專門跟燒鳥店預定。
▍燒鳥屋正確地打開方式
如今,燒鳥已經不是單純的烤雞肉串了,豬肉、牛肉、蔬菜也都可以成爲燒鳥的食材,像是豬頸肉、牛肉串、烤京蔥也都是人氣非常高的燒鳥串。
說起烤串,必然就離不開酒,和燒鳥最配的當然就是啤酒。一般來講,到達燒鳥屋之後,都會先點上一杯啤酒,邊喝邊點菜。
到了冬天,氣溫下降,很多人受不了冰啤酒,那日本酒也是很好地選擇,一壺燒酒配上熱氣騰騰的烤串,身上立馬就暖和了。
▲圖/free-materials.com
中國人吃燒烤喜歡一下子點上幾十串,涼了的話,頂多回爐再熱熱。在日本的話,很少有人會這樣做,都是點上三四串,吃完再點,因爲燒鳥最完美的口感,就是它剛剛出爐的時刻。這也是兩國飲食習慣的一個差異。
除了燒鳥以外,燒鳥屋還會提供芥末章魚、毛豆、冷豆腐等小菜,以及炸雞塊或者鍋物料理。如果這些還吃不飽的話,烏冬面、茶泡飯這樣的碳水化合物 ,也能滿足人的胃口。
作爲居酒屋的一個代表,燒鳥屋吸引人的不僅是它的食物,更重要的它是一個讓人能卸下負擔、放松消遣的地方,尤其是在日本這樣一個“同調壓力”特別大的社會。
在這裏,不需要再關注別人的目光,不管是靜靜地享受一個人喝酒的時光,還是和三五好友大聲地聊天,甚至是對陌生人吐露心聲,它都在深夜裏給人最溫暖的慰藉。
參考文獻:
1.《焼き鳥の種類を部位別に紹介してみよう》,http://okiraku-news.net
2.焼き鳥,維基百科
3.《日本燒鳥店的進化史》,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