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援助 勞資雙贏系列
我國經濟正經曆轉型,人力部通過呈現工作與就業援助系列報道,介紹受經濟重組影響的員工如何獲得援助,重拾信心返回職場,繼續闖出一番事業。
人力部推出一系列就業援助措施,求職者可在符合個人志向及需求的情況下,讓有關單位“對症下藥”給予幫助,有機會從事理想的工作。
當局也爲求職者和雇主提供培訓、工資補貼及職業配對援助,以更好地幫求職者尋找適合的工作。勞動力發展局將繼續舉辦現場和虛擬職業展,幫助求職者與雇主更快配對。
中小企業在本地占所有企業的超過九成,貢獻近半的國內生産總值,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本地每10名員工中,就有七人受雇于中小企業。
競爭激烈的經商環境中,招聘及留住人才是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大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有更完善的機制,因此較能聘到或留住好員工,中小企業在這方面則面對挑戰。
人力部爲幫助中小企業尋找適合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及技師(PMET)加入,並改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以留住人才,推出“入職培訓計劃”(P-Max),去年有約1100家中小企業從中獲益,共1200名PMET加入計劃。
本地建築公司GA Construction雇有約15名PMET,去年首次透過P-Max計劃,增聘一名會計師。
公司總經理劉明光受訪時說,旗下員工大多已在公司工作十幾年,一旦有員工離職或公司因擴充業務而須增聘人手,很難找到願意加入的適合人選。
他說:“中小企業的業務結構規模較小,不像大企業那樣,涉及層面較深廣。很多年輕求職者因此認爲,加入中小企業不會有太多發展機會。”
劉明光坦言,公司碰過新員工加入後,因不適應中小企業工作環境而選擇在不久後離職,造成公司人力成本上升,須重複聘請新人以填補空缺。
公司去年招聘會計師時,讓新員工陳艾琳(Irene,52歲)加入P-Max計劃。在這項計劃下,公司和員工得分別參加由勞動力發展局舉辦的工作坊。
打造親員工工作環境
工作坊傳授公司如何改善人力資源做法及管理政策,並鼓勵公司與PMET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鼓勵他們加入並留下來工作。至于員工,工作坊讓他們學習如何更快地適應中小企業的工作環境,了解如何在公司拓展職業道路。
劉明光說,培訓讓他意識到,中小企業在規模上或許不及大公司,但仍可通過改善環境及其他方式,把公司打造爲親員工的工作場所。
“我們更新了不少人力資源政策,包括重新發出受聘合約及信件給那些十幾二十年前加入公司的員工,讓他們享有最新的就業保障。我們也設立正式管道,讓員工可向公司管理層反饋可改進的地方,或提出建議改善人力資源政策。”
優化職場計劃配合年長員工資助工作程序及環境調整
除了P-Max計劃,GA Construction也在優化職場計劃(WorkPro)下受惠,接受計劃指導和資助,調整工作程序及環境,以配合年長員工所需。
劉明光說:“我們希望讓工作環境變得更具包容性,除了改進硬件設施,也嘗試營造大家庭的環境,包括定期舉辦聚會和餐敘等活動。”
擁有超過20年工作經驗的陳艾琳去年2月加入GA Construction。在那之前,她在一家規模較大的本地企業工作,但因公司當時進行業務重組而削減冗員,于是另找工作。
她說:“我透過P-Max計劃的培訓了解到,在中小企業工作也有它的好處,例如因爲公司管理結構較簡單,主管處理事情較直接。員工也可以跟主管們並肩作戰,共同發展公司業務。”
勞資雙方參加培訓 可獲高達90%津貼
入職培訓計劃(P-Max)旨在爲中小企業與適合的PMET求職者配對,幫助白領員工在中小企業尋找良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這項計劃下,企業和PMET都會參加培訓課程和工作坊,相關費用可獲得最高90%津貼。這能幫助企業進一步改善人力資源做法及公司政策,同時讓員工更容易適應在中小企業的新工作環境。
入職培訓計劃申請條件:
■中小企業
– 新加坡注冊公司
– 公司股份至少30%由本地人持有
– 年銷售額不超過1億元,或員工人數不超過200人
■PMET
– 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 持有專業文憑或更高學曆,或曾擔任PMET職位
– 男性須完成國民服役至少一年
有興趣的企業或求職者可上網www.wsg.gov.sg了解計劃詳情。
(本系列由人力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