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報道
隨著政府近年來更積極與民衆對話,無形中讓國人在國家建設和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日趨重要的角色。
以重新設計公共空間爲例,政府機構近年來推出多項計劃,並提供資金供個人或團體申請、落實改善或靈活運用公共空間。
這些由民間發起、政府支持的公共空間改造活動,由民衆根據需求提出設想,實在的參與感不僅加深社區認同歸屬,更在促進社區凝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把組屋之間的空地改造成居民聯絡感情的空間,把停車場轉換成展示環保理念的臨時活動場地……近年來,有更多人在政府的公共創憶空間計劃、步行街計劃等措施下獲得資助,發起重新改造公共空間的項目,或舉辦促進社區凝聚力的活動。
市區重建局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顯示,步行街計劃(Streets for People)推出兩年,已有至少16個無車區(car-free zone)舉辦了由社區發起的活動。而在去年開始的公共創憶空間(Our Favourite Place)計劃下,由社區發起的改造公共空間“快閃式”(pop-up)活動,至今至少舉辦了九個。
這些計劃的湧現,會如何影響公共空間的發展?受訪學者認爲,本地未來需要爲不同群體建造更多量身打造的空間,而實現這個目標的最佳方式,就是讓民衆參與對話和設計的過程。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建築與永續設計系助理教授鍾慶華,在談到公共空間發展時指出,由于必須盡可能善用每一寸土地,我國過去采取的是比較由上而下的規劃方式。
“要在本地鼓勵由下而上的項目確實存在挑戰,但隨著民衆教育水平提高、見識增廣,不同群體的需求日漸不同。人們在生活中所追求的已超越物質,他們追求的可能是意義,而不同群體的興趣也會不同。”
鍾慶華因此認爲,本地未來需要爲不同群體建造更多量身打造的建築與空間。
以社區爲本 珍·雅各理念獲國際認同
其實,放眼國際,以社區爲本的規劃已日漸流行。美國都市規劃師兼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撰寫的《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倡導的就是這樣的規劃理念。
珍·雅各向“以外來專家判斷爲依據”的傳統規劃方式發出挑戰,認爲以本土社群爲主的專業意見,更適合引導社區發展。在她看來,“只有當城市是由大家共同創造時,這座城市才有能力爲大家提供他們需要的東西。”
在亞洲,除了本地興起民衆參與公共空間改造,其他城市和國家也有這類鼓勵由下而上設計和改變城市空間的做法,例如台北有促進空屋靈活運用的資源分享平台;泰國及印度尼西亞也有越來越多非政府組織,帶頭爲當地弱勢民衆改造生活環境。這些都與珍·雅各的理念不謀而合。
對此,研究城市設計發展的鍾慶華指出,在由下而上發起社區設計項目的道路上,新加坡仍處于初期,但這股趨勢令人樂觀,他樂見政府推出相關計劃和資金,積極協助推動這方面的發展。
不過,負責提供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項目咨詢的機構負責人認爲,能否成功推行這一切的關鍵在于,政府是否願意釋放權力。
“齊設計”推動參與式設計項目
2010年至今已在全島13個鄰裏、參與23個參與式設計項目的非盈利組織“齊設計”(Participate in Design,簡稱P!D),也參與公共創憶空間計劃。
“齊設計”與公共、私人和公民社會機構合作,推動參與式設計項目,以用戶需求和體驗作爲設計主要基礎。創辦人之一的米劄·拉曼(Mizah Rahman)認爲,參與式設計過程是爲取得更理想的設計結果。
使用者知道怎樣的設計是實用的,設計師則發揮專長幫忙構想。米劄·拉曼說,設計師的角色在過程中轉變,不再告訴參與者怎麽做,而是傳授相關知識,將整個參與式設計過程組織得更好。
動員民間改造公共空間促進社區凝聚
動員民間打造公共空間,讓民衆參與空間的設計過程,能夠加深民衆對周遭環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更有助于維系本地多元化社會的融洽與和諧。
市區重建局總署長(舊屋保留與城市設計)周玫受訪時說,市建局希望通過公共創憶空間計劃、步行街計劃等措施,培養一個由理念相同的義工與公民夥伴組成的聯絡網,長遠啓發他們獨立自發推出更多項目。
“增加社群在打造街道和公共空間過程中的參與度,也能加強社群對街道和公共空間的認同和歸屬、身份意識,以及對自己所處地區的情感。”
鍾慶華也說,在賦予民衆決定權後,這種參與式設計的過程能培養參與者的擁有感,有利于構建具凝聚力和韌性的社會。
他指出,民衆必須意識到他們是改變背後的推手,在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擁有感,能讓社群在任何情況下變得更團結。
沉默大衆聲音被聽見
談及由社群參與的設計過程,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建築系助理教授曾若晖認爲,這能促進民衆和政府的溝通,達哥打彎未來的發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政府2014年宣布重新發展舊機場路熟食中心一帶的達哥打老區,消息傳出後,當地居民和建築師發起拯救達哥打彎運動。
他們花了一年多時間,研究及整理出有關達哥打彎的報告和計劃方案,並呈交國家發展部、市建局和國家文物局。小組在蒙巴登區議員林謀泉的協助下,也與相關政府官員對話。
曾若晖認爲,雖然讓社群參與設計的過程可能不是最快速成事的方法,但讓在地社群直接參與規劃,能産生出更有效的設計,長遠來看,有利于當地社群。
但他提醒:“參與式的設計如果能好好執行,會讓邊緣群體受惠,爲他們發聲,但也可能發生過度代表某群體的情況,導致某些少數群體的聲音被忽略。”
米劄·拉曼也認爲,參與過程中須確保並非只是一個人提供意見,而是要讓“沉默大衆”(silent majority)的聲音也被聽見。
曾若晖說,當中挑戰在于政府如何與民衆對話,在傳統由上而下的規劃方式,以及滿足各群體需求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個案①
永續星期天分享推廣環保知識
青年自發向政府申請資金,將實龍崗花園的一個停車場變成三小時臨時活動場地,讓13個參與團體設立攤位,與公衆分享永續生活理念的相關信息。這項活動在市建局的步行街計劃下獲得贊助津貼。
經過三個多月籌備,林鎮雄(28歲,公務員)于3月5日在實龍崗花園華麗道附近的一個停車場,舉辦了“永續星期天”(Sustainability Sunday)活動。
包括Repair Kopitiam、慈濟、城市農夫在內的參展團體,到場分享環保知識,例如用水果皮制作環保清潔液、如何維修物品減少浪費等。
林鎮雄是慈濟的環保義工,近年來積極推廣永續生活理念,希望帶頭做出改變,因此從籌辦到申請步行街計劃資金,一切親力親爲。
他認爲,舉辦活動的好處是能透過更有趣的方式,倡導他所堅信的理念,讓居民能和政府共同創造實踐這個理念的環境。
林鎮雄透露,上述活動吸引約兩三百人參加,居民反映活動很有趣,要求他再次舉辦,但他暫時無意在近期舉辦類似活動。
他說:“我希望以更能持續的方式舉辦活動,畢竟這些有興趣參與的機構都是義務幫忙。這項活動不能商業化,因此我正在探討如何做到這一點,爲這些機構或個人爭取到資金以籌辦活動。”
個案②
黃秋千不只是黃秋千而已
今年初,阿裕尼彎第96座和97座組屋之間的空間,出現了煥然一新的面貌:黃色的複古秋千和綠油油的花園增添了這個小地方的親切感與朝氣,成了居民聊天話家常、聯絡感情的小天地。
名爲“Welcome to Our Backyard!”項目在市建局的公共創憶空間計劃下,獲得1萬元資助。該計劃支持社區發起的改造公共空間項目。
項目也獲得建屋發展局親切與活力社區基金(Friendly Faces, Lively Places Fund)的1萬元支持。該基金旨在鼓勵居民由下而上發起促進社區凝聚力項目。
代表“齊設計”參與這個空間設計的米劄·拉曼說,他們前後與200名居民接洽,了解他們對使用這個空間的看法。
“在與居民、基層領袖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居民真的很希望參與空間的設計,而且在重新設計空間的過程中,參與者提出的建議也很實際。”
提出意見的居民希望這個空間能重現過去的甘榜風情,讓居民聯系感情。
她也說:“使用參與式的設計手法,能讓設計更加以人爲本,空間的設計也能讓使用者引以爲傲,真正感覺到擁有了這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