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淵文 報道
雖然政府提供津貼鼓勵公司發行有評級的新元債券,但由于新元債券市場目前仍然供不應求,短期內評級債券預料不會顯著增加。
受訪的市場人士指出,新元債券市場傳統上由政聯或淡聯公司主導,這些公司爲投資者所熟悉,因此並沒有必要爲發債取得信用評級。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周宣布推出新元信用評級津貼(SGD Credit Rating Grant),幫助公司抵消部分的信評開支。合格的新元債券發行商獲得國際信評機構的評級,可申請高達開支全額的津貼,總額最多40萬元。
金管局希望通過這個津貼,提高新元債券市場中評級債券的占比。
去年發行債券32%沒評級
我國去年發行的債券中,32%的沒有評級,比率低于2015年的56%和2014年的75%。不過,這並不反映更多公司發行評級債券。這是因爲無評級的高收益債券減少,以及建屋局于2015年10月獲得信評,建屋發展局的新元債券占市場總額的約15%。
多家大公司如豐樹産業(Mapletree Investments)、凱德集團(CapitaLand)、吉寶企業(Keppel Corp)、新加坡航空(SIA)和翺蘭(Olam)都沒有信評。
星展銀行固定收入部主管李福陳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新元債券市場傳統上由高質量的公司和政聯公司主導,投資者熟悉這些公司,因此並不須要評級,而且這些債券往往供不應求。他說,評級債券在G3(美國、日本、歐洲)債券市場更普遍。
奕豐集團(iFAST Corp)債券及投資組合管理助理總監林偉德指出,在較成熟的市場,國際債券投資者可能要求債券獲得評級,有些銀行融資也會要求信評。
但過去十年來,G3市場的無評級債券也增加。華爲、聯想以及不少香港發展商發行的美元債券並沒有評級,蘋果在2013年之前也沒有評級。
受訪的幾家大規模公司並沒有取得評級的計劃。
豐樹産業發言人說,目前沒有計劃獲取信用評級,因爲並沒有顯著的好處。集團能夠通過新元債券市場融資,並獲得有競爭力的發行價格。“市場熟悉我們,高質量投資者非常支持我們。”
凱德集團發言人受詢時說,金管局此舉可進一步加強市場透明度。“不過集團的信用情況良好,這可從債券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看出,債券的融資成本也具競爭力。”
新航發言人指出,航空業面對地緣政治、天災疾病、運能過剩等因素,這些可能會影響財務指標和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只有極少數的航空公司有信評。
市場人士認爲,當局提供的津貼數額不小,但除了開支外,公司是否取得信評還有其他考量。
林偉德指出,公司規模小不利于信評,甚至會增加公司的債券融資成本;若貸款銀行參考公司的信評,這也可能增加貸款成本。此外,維持信評也可能影響公司的商業決策,如提高負債來收購或擴展業務可能會使得信評被調低。
不過市場人士都同意,信評對發債公司和投資者有幫助。
惠譽新加坡(Fitch Ratings)分析師黃洧騰說:“對較小的公司而言,信評可幫助它們吸引大規模的機構投資者。”
對投資者而言,華僑銀行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師黃文傑說:“信評是個有用的基本分析工具。”以近期本地的油氣債券危機爲例,“信評能幫助投資者理解油氣業的業務和財務風險,並意識到投資風險。”
不過李福陳提醒,所有投資者都應該做好功課,債券有評級不意味著投資時可高枕無憂。“如果你無法理解或不滿意某個債券的信用情況,不論它有沒有評級,都不應該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