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兩年多的新加坡江蘇會,致力于以科技與創新方式促進新移民與國民融合。該會將在來臨周末首次與本地腳踏車發燒友合辦“一騎走2019新春嘉年華”,邀請500人一起徒步、騎行以及撈魚生。
新加坡江蘇會成立兩年多,吸引800多人加入,力求以科技與創新方式促進新移民與國民融合。今年農曆新年,該會除了撈魚生外,也將首次舉辦500人徒步與騎行活動。
江蘇會秘書長曹林博士(53歲)受訪時說,該會將在來臨星期天(17日)上午7時至下午3時主辦“一騎走2019新春嘉年華”。這項活動是與速成1954咖啡館等本地腳踏車發燒友一起策劃籌辦。
用運動爲共同語言聯系新移民與本地人
當天除了有新加坡傳統的新年慶祝方式,如舞獅和撈魚生,同時也將邀請新加坡腳踏車國手帶領參與者在實裏達航空園做熱身操、健走和騎腳踏車。活動主賓是通商中國主席、東海岸集選區議員李奕賢。
江蘇會會長周兆呈博士(45歲)說:“我們用體育把新移民和本地人聯系在一起,從籌備到活動當天都緊密合作。報名參與的500多人中,除了江蘇會會員,也包括本地不同種族的騎行愛好者,運動變成我們共同的語言。”
除了體育活動,江蘇會這兩年來都在透過創新科技,爲新移民與本地人打造新的交流平台。
江蘇會在2016年10月底注冊成立,目前會員人數超過800人,是增長速度最快的新移民團體,會員平均年齡40多歲,其中超過五成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新加坡傳統會館會員以商人居多,江蘇會的會員則以專業人士居多,當中包括科研人員、企業高管,以及教育界、金融界和文化領域的專業人士。
盼以科技公益與文化打造成新型綜合社團
周兆呈指出,這與中國江蘇作爲科技經濟大省的特點有關。江蘇省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徐州、常州、揚州、鎮江、泰州、宿遷等,是漢文化、楚文化和吳文化的發祥地。如今,江蘇已成爲中國的科技經濟大省之一,在本地生活的許多江蘇人才也擁有科技背景。因此,江蘇會理事會希望把該會發展成集科技、公益與文化的新型社團,
“不單純是同鄉會或商會,而是結合自身會員的優勢,使我們成爲綜合式和複合式的新型社團。”
這兩年多來,江蘇會積極邁向這個目標。該會去年6月與《聯合早報》、通商中國和科大訊飛在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聯合主辦“中新人工智能高峰論壇”;11月成立科創英才庫並舉辦科創論壇,未來目標是成爲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樞紐,爲新加坡與中國企業的人才儲備與交流貢獻力量。
活動策劃部主任顧海文博士 (44歲)說:“傳統宗鄉團體融合過去老一輩華人優秀的從商傳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年輕的新加坡人面臨更大的挑戰,即如何適應從資本密集型轉爲創新密集型的社會。這時就需要一個生態系統幫助他們適應,包括政府、企業和非營利性團體。江蘇會把自己定位成這個生態中的一環。我們很多理事在科技型領域工作,非常熟悉最前沿的技術需求和産業發展目標與計劃。如果可以通過引導性的活動打造創新的交流平台,會很有意義。”
江蘇會著重創新科技的特色,也延續到其公益活動。該會與福建會館、潮州八邑會館和九龍會組成的社會公益聯盟,前年舉行首個新加坡社會公益日,同樣融入科技元素,安排虛擬實境遊戲、機器人按摩、機器人教育等讓參與者體驗。
福利部主任王燕(55歲)說,江蘇會其他公益活動還包括每個季度帶領會員到裕廊東的同敬懷仁院做義工。除了科技與公益,江蘇會也通過文化活動,協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會。
文化部主任胡佳(57歲)說:“我們積極參與其他社團的活動,同時推薦一些節目如舞蹈、古筝或小提琴獨奏表演等,每次都大受歡迎。這是讓第一代和第二代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