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不願如此形容它,但謝謝你終于宰殺了中學分流制這頭‘聖牛’。”
議員潘麗萍(惹蘭勿刹集選區)昨天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對教育部長王乙康做出這番感謝。
實施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將在未來五年裏分階段取消。王乙康昨天作出這項重大宣布時,坐在他正對面的潘麗萍、殷丹博士(宏茂橋集選區)和胡美霞(西海岸集選區)等政府國會教育委員會成員都難掩激動的神情,不僅側身向前聆聽,也數次拍打座椅扶手表示贊同。
這無疑是一項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王乙康在近一小時的發言中,也顯然有意展現當局對此的深思熟慮。
他先是不疾不徐地闡述了我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推行分流制的初衷,即通過因材施教降低國人的退學率,再層層遞進地解釋21世紀以來教育部對這項制度做出的微調,以說明取消分流的舉措雖大膽卻不唐突。
王乙康也采用多個比喻,先發制人地反駁我國教育從分流制度走向科目編班,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的說法。
他形容,學生就像是口味各異的糕點,分流制度卻將他們通通裝進一個罐子裏,再一並貼上“黃梨撻”的標簽。相反的,科目編班意在打破罐子,釋放學生的潛能。
他也比喻,分流制度猶如“魚兒沿著三條不同的溪流遊動”,科目編班卻能讓涓涓溪流彙聚成河,“讓每條魚兒探索自身道路”。
無論采用的是哪一種比喻,教育部此舉的用意顯然是爲了打破既有的分隔線,鼓勵能力不同、背景不同的學生打成一片。
但若退一步思考,取消分流難道就意味著完全破除標簽嗎?這當然未必。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當初以分流制度的形式付諸實踐,原本也是出于好意,卻被社會的功利主義觀念所牽制,才形成了如今爲人诟病的標簽效應。
這是接下來負責執行科目編班的官員和教育工作者必須引以爲戒的,否則改革的目標與步伐可能再次偏離正軌。
其實,爲他人貼上特定標簽,也是造成社會不平等的潛因之一,而誠如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李智陞昨天在四個政府部門的聯合回應中所說,我們必須務實地解決不平等問題,而不是陷入意識形態拉鋸戰。
同樣地,在教育方面,分流制度與科目編班這兩種理念之間未必存在絕對的優劣,教育部所做的只是順應時代的需求、學生的需求,選擇當下最合宜的制度罷了。
李智陞也說,很少有政策是不存在權衡取舍或意料之外的後果的。“當新想法或理念被提出時,我們有必要了解它們在其他社會的成效,並仔細考慮其影響和取舍,以確保良好的意圖不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王乙康在總結時則指出,任何教育改革若能以“宰割聖牛”來形容,那未必是值得慶幸的。這是因爲,“聖牛”暗喻的是某個已經固化許久的制度,此時再來宰割,不見得就有多大膽創新,反而只是在解決因循守舊所種下的惡果。
我國的教育體系絕不能豢養這類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倔牛”,而是要審時度勢、靈活變化,確保制度能適應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需求,不是本末倒置,讓學生白白成了牛蹄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