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娟
中美貿易戰不見盡頭,目前也沒有畫下休止符的迹象,搞到股海風起雲湧,各地股市大起大落,嚇得一些人卻步,債券這時成爲相對安全的一種投資選擇。
上周五下午,一位年輕同事經過我的座位時,隨口問:“Astrea V,你會買嗎?”
我點了點頭,很快回答“應該會吧”。心想他應該是在考慮是否要申購,想聽一聽我的意見,正當准備開口說明這批債券有什麽特色、有何風險、申購活動幾時截止時,他已經搶先接話說:“我已經申請了。”
這位同事踏入社會工作只有短短三四年,之前不曾買賣過股票,這次竟然決定申購Astrea V零售私募基金債券,確實讓我感到意外。這除了說明他關注《聯合早報》財經新聞,多少也反映了淡馬錫控股旗下的Azalea基金管理公司這一年多來的投資者教育和宣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的確,過去星期三出爐的公衆申購結果印證了這個看法。這是Azalea隔一年後再度發行私募基金債券給散戶,1億8000萬元的Astrea V債券收到接近8億2000萬元的有效申請,申購率達4.5倍。債券票息率爲3.85%,低于去年Astrea IV的4.35%,公衆申購率低于去年的7.4倍是意料中事。
不過,今年的申購人數卻增加了,從去年的2萬5660人,增加20%至3萬零816人,可見散戶對私募基金債券産生了更大興趣。
Astrea V債券的發行機構是淡馬錫的子公司。雖然不像淡馬錫自家發行的零售債券一樣獲得無條件擔保,但畢竟市面上投資級別的零售債券爲數不多,它的出現爲散戶增添了多一項選擇。
這兩三年來,淡馬錫一直積極推動零售債券市場。去年先後有Astrea IV和淡馬錫零售債券,今年3月有淡聯公司新加坡航空的零售債券,接著是本月發行的Astrea V。
新債券讓散戶接觸門檻高的私募基金
就如Azalea公司總裁曾安素日前在記者會上所言,推出新債券是爲散戶創造收益投資機會,讓他們有機會接觸門檻非常高的私募基金。
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何晶去年也在一場論壇的對話會環節充當“推銷員”,解釋私募基金債券是經過淡馬錫團隊研究和設計的多元産品,爲個人提供更好的風險調整回報,可以是國人爲退休做准備時的另一投資選項。
散戶申購這四批債券的踴躍情況,確實說明了淡馬錫此舉是受歡迎的。當然,還是有新加坡人質疑淡馬錫的用意,認定它缺錢用或投資失敗所以要向人民借錢。
不過,用數據分析,這個說法顯然不攻自破。以Astrea V債券爲例,在開放讓公衆申購前,已經完成配售給機構投資者和合格投資者,認購率高達7.3倍,也就是說債券的需求遠遠高于供應。試想,如果發行機構純粹是爲了集資,只須直接配售所有債券,根本無須保留一部分給散戶申購,還能節省不少功夫和麻煩。
發行機構一再闡明,發行零售債券就是要爲散戶提供更多投資選擇,今年更推出新的分配機制,傾向小額投資的散戶。公衆申購少于5萬元可以獲分配全額或部分金額,申購5萬元或以上就必須抽簽。
申購的結果是,75%的發行額分配給申購5萬元及以下的有效申請,申購5000元及以下的獲得全額分配;獲分配5000元債券者占最大的比率,共有1萬零848人,其次是分配6000元債券者有9843人。
很有意思的一個發現是,竟然有四人申購150萬元或更高的金額,他們對這批債券所展現的信心和興趣確實是高得驚人。經抽簽後,有兩人各獲分配6萬元的債券。
中美貿易戰不見盡頭,目前也沒有畫下休止符的迹象,搞到股海風起雲湧,各地股市大起大落,嚇得一些人卻步,債券這時成爲相對安全的一種投資選擇。
然而,有了凱發(Hyflux)和Swiber等先例,散戶不應該忽略投資債券的風險,尤其違約風險,在投資前應該多加了解究竟是在買些什麽。
去年我投資了Astrea IV,今年也申購了Astrea V,但很慚愧地說,我是直到幾天前才發現Astrea系列産品其實是一種基金擔保證券(Collateralized Fund Obligation,簡稱CFO)。CFO這個詞彙並沒有出現在債券說明書中,但可以從一些分析報告中看到相關介紹。
CFO就是掀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債務抵押債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簡稱CDO)的姐妹産品。CDO的基礎資産是債務如房貸,CFO的基礎資産是私募基金。
CFO表現關鍵在于基礎資産素質
發行機構通過私募基金投資所獲得的現金流,用來支付債券的票息和本金。如果這些基金的投資回報差,無法取得足夠現金流,就可能無法支付票息,最糟的情況是連本金也無法支付。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Astrea V就是有問題的産品,一個CFO的表現如何,關鍵在于它的基礎資産的素質。我相信發行機構在篩選私募基金組合時已經做足功課,它也以持股權的方式持有投資組合,因此與債券持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此外,債券的設計上也加入安全機制,例如星展銀行和渣打銀行是流動資金設施(credit facility provider),萬一發行機構無法支付票息,兩家銀行將代爲支付。
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購買債券後還是應該密切關注發行機構派發票息的情況,以及旗下各基金的表現。
文末不得不稍微贊一贊發行機構,雖然它沒有用華文爲債券命名,但在華文介紹文案中還是挺有心思地以“投資當下,收獲未來”爲標語,英文原文是“Invest for your Future”。我樂見Azalea繼續推出私募基金債券,目前它有意在每隔12個月至18個月這麽做,這有助于形成債券市場的生態圈,讓散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胃口,選擇合適的投資産品。
終究還是那句老話:要追求更大的收獲,必定得承擔更大的風險。在做任何投資前,切記先盤點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所有投資也都要“量力而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