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時代改變,企業轉型刻不容緩。而企業在轉型的同時,員工也必須跟上腳步,學習新技能和適應新的營運或商業模式,打造全新競爭力。
“創新轉型·重塑未來”系列邀請五家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員工,分享企業如何協助他們轉型、他們又怎麽克服轉型時遇上的挑戰以及如何從中獲益。
本期介紹聯合木業控股如何讓員工從工業4.0、廢物處理和機器人技術相關的課程中學以致用。
尤龍冰(47歲)加入聯合木業控股(LHT Holdings)短短兩年半,前後完成三項分別同工業4.0、廢物處理和機器人技術相關的課程,不僅能學以致用,協助公司推動工廠自動化的進展,期間職位也獲得擢升。
聯合木業控股于1977年成立,是我國領先的木制托盤和貨箱制造商。公司的工廠位于雙溪加株,工廠對面也設有廢木回收廠,處理工廠丟棄的廢木。
尤龍冰過去先後在科學館和油氣行業任職。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他是在2017年6月1日加入公司,擔任軟件自動化工程師,主要負責在測試中心對托盤進行測試和監控,以及維修閉路電視系統。他如今已升任高級設備工程師。
根據德國工業大學課程制定
加入公司四個月後,他參與了一項名爲“通過工業4.0技術實現節能工廠”(Energy Efficient Factory Enabled by Industry 4.0 Technologies)的課程,這讓他對工業4.0的運作有了更好的認識。
爲期兩天的課程,是根據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的“學習工廠”課程,所制定的的課程。整個課程由能源管理專家指導,而來自德國和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SIMTech)的節能專家團隊則在旁協助,並在SIMTech的模範科技制造廠進行。
上完課程後,他馬上有機會實踐所學習到的新知識。公司同SIMTech結爲合作夥伴,在公司的智能托盤中心引入一個收集機器應用數據的設備。這讓公司在防範機器機器出現不勝負荷的情況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機器的聲量過大和環境汙染得以改善,而員工也能盡早發現機器可能發生問題,避免生産停工和財務損失。例如,工廠的空氣壓縮機(air compressor),若發生氣體泄漏,員工能夠利用數據分析,迅速找出問題所在,避免電源的浪費。
2018年10月起,他也參與新加坡固廢管理及循環協會(Waste Management and Recycling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簡稱WMRAS)和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聯合開辦的廢物處理與資源回收專業課程(Professional Course in Wast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Recovery)。這對他了解廢木的材質,以及更好掌握回收廠機器的操作大有幫助。
原來,廢木回收的順利進行,對于制造大量木制托盤的聯合木業來說非常重要。可是,當時回收廠的木材絞碎機卻時常出現故障,造成公司爲客戶處理廢木的效率受到影響。這當中包括要絞成碎片,然後交給某家發電廠作爲發電原料的木材。每次機器壞了,電工和技工只能進行維修,但問題無法徹底解決。
尤龍冰說:“上了課程後,我了解如何辨別廢木的材質,也懂得更好地根據廢木的情況操作機器,這使得機器出現故障的情況大大減少。”
該課程由上課、本地行業分享會和實地考察等環節組成,爲期10多天。他分別在不同時段上課,至12月中旬才完成課程。
課程當時分成三個部分,共有14個單元。第一個部分著重政策與策略,第二個部分探討廢物處理設施和服務的設計與運作,第三個部分,則專注于風險管理和人力資源,內容包括管理風險與危險廢物、監督技能、工作流程生産力。
尤龍冰說,該課程讓學員學習利用環境服務技能框架,來進行清潔與廢物處理的工作,對尋求加強知識基礎的行業人士很有幫助。
課程的最後一天,他和其他學員參觀了我國垃圾島——實馬高垃圾埋置場(Pulau Semakau),讓他感到備受啓發和受益。
參觀垃圾島 了解處理廢物的方式對環境起影響
盡管從新聞知道實馬高將在16年內堆滿,但是這一次的參觀,讓他得到的一個概念是,公司妥善的廢物處理的目標是能夠達成的,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進行。
他從中了解到正確處理廢棄物對環境的重要,“我在垃圾島看到活生生的螃蟹和蝦類,覺察到只要妥善策劃和維持衛生,即使在垃圾島生物還是能夠生存。”
他表示,工廠對面的廢木回收廠被政府征用,廢木回收廠的設施將須搬遷到工廠的範圍內,預計今年內完成。他認爲,他在以上兩個課程學習到的知識,讓他有信心機器在遷移後能更好地改善運作。
除了以上兩個課程,他也配合公司要朝著自動化方向邁進的目標,于去年7月至8月份在晚上時間,參與了SIMTech舉辦的另一項課程“制造自動化的機器人技術應用”(Apply Robotics for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這讓公司在爲年長員工重新設計工作方面帶來助力。
公司現有員工不少都爲公司工作二三十年以上,有些年長體力已大不如前,公司希望能夠減輕他們的工作量。
開始測試使用機器人制造托運托盤
去年11月,公司開始測試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高精密工程,以及制造和搬運托盤等。
他說:“工廠的運作仍然用到很多人力和員工,由于員工老化,公司要取得長期方案,自動化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按照原本的人工生産方式,工廠一天只能生産600個托盤。自動化測試階段的生産取得良好成果,每天生産量增加20%。
公司所引進的自動化生産設備,已經完成90%測試,預計今年第一季完全投入生産。
科技的進步給企業帶來新的作業方式和流程,也意味著員工要面對變化和改變工作,而尤龍冰正面看待培訓和學習。
他說:“不要害怕改變,不要害怕更換工作,也不要害怕學習新事物,或者長時間接受培訓。只要公司能取得進步,我就願意不斷學習,這樣才不會落于人後。”
五之四
【本系列由未來經濟理事會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