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報告指出,近兩年亞細安的外國直接投資申請或承諾顯著增加,已說明供應鏈轉移正在發生。此外,外國銀行在亞細安的借貸增加,在中國的借貸減少。
呂愛麗 報道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可能加速制造業的供應鏈轉移,企業減少對中國依賴,亞細安國家可從中受惠。
自從中國和美國發生貿易戰以來,不少在中國有業務的跨國企業已計劃把部分生産遷移到東南亞,以減少對中國的過分依賴。
隨著冠病疫情暴發,這股趨勢將更加明顯。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師蔡學敏、李主禮和劉若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疫情可能加速供應鏈轉移。例如,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Toyota)和本田(Honda),以及韓國三星(Samsung)已經透露,受到疫情影響,將加快生産轉移步伐。
豐田計劃把汽車座套的生産由中國轉移到日本或泰國;本田的供應商Ftech打算將制動器的制造由武漢,遷移到菲律賓。
報告說:“亞細安將因爲這樣的結構轉移而受惠。跨國企業采取‘中國加一’策略,尋找其他的生産基地,以分散風險。”
報告也指出,近兩年亞細安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申請或承諾顯著增加,已說明供應鏈轉移正在發生。
越南和泰國尤其明顯。去年,在越南的新FDI增加33%至121億美元(約169億新元),爲曆來最高。
在電子和電腦領域的帶動之下,泰國制造業的FDI淨流入自2018年以來強勁增長,單單在2018年就增加了326%。
另一方面,報告也指出,外國銀行在亞細安的借貸增加,在中國的借貸減少,也證實供應鏈正從中國轉移到亞細安。
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數據顯示,去年首九個月,外國銀行在亞細安的整體借貸同比增加6.9%,在中國的借貸萎縮3.9%。
有多家外國銀行在本地設有業務,新加坡因此也可從這些跨境借貸受惠。報告指出,我國的亞洲貨幣單位(ACU)貸款自2018年開始增加,增長最明顯的是給建築業和制造業的貸款。
本地三銀行
或是這波供應鏈轉移贏家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分析師迪蘭(Thilan Wickramasinghe)于1月份的分析報告中說,我國三家銀行很可能也是這波供應鏈轉移的贏家。
迪蘭引述上海美國商會(AmCham Shanghai)去年10月的一份調查指出,13%的美國企業代表選擇亞細安爲他們重新定向的投資目的地。這個比率在前一年的同期只有9%。
迪蘭認爲,這些企業勢必需要資産負債表強勁以及有能力提供美元融資的銀行夥伴。本地銀行在亞細安擁有最高水平的信貸評級,美元占整體存款比率也從2013年的14%上升至去年的大約30%,比其他大型區域銀行平均高出22個百分點。
加上擁有良好的區域網絡,迪蘭相信,本地銀行有能力把握這股趨勢,尤其是大華銀行(UOB)。該銀行在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都有顯著借貸業務,集團近年也拓展至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