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面對日漸沉重的民族危機,帝國主義列強的瓜分狂潮也讓變法變得迫在眉睫。而取得了初步發展的民族資産階級也進一步壯大,作爲統治者的光緒帝也有意願變法圖強圖存,于是在康有爲、梁啓超等維新派的支持之下,光緒帝開始進行變法。
而“戊戌變法”的實行,雖然僅僅持續了百日,但對于這樣一場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運動,也在曆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作爲代表人物的康有爲,也從幾年前公車上書時名不見經傳的舉子一躍成爲蜚聲海外的領導者。在曆史教科書上也對他在其中的作用也是大書特書,但是就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康有爲又做了什麽,曆史教科書上卻選擇避之不談,沒敢告訴你。那麽他後來 到底幹了什麽?
就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康有爲並沒有選擇像譚嗣同那般爲變法而犧牲,而是選擇了流亡海外,這自然無可厚非。
而流亡日本之後,他謊稱有光緒帝的衣帶诏,積極准備建立保皇派,並在與孫中山領導的陳少白的會談中有“今上聖明,必有複辟之一日。余受恩深重,無論如何不能忘記,惟有鞠躬盡瘁,力謀起兵勤王,脫其禁锢瀛台之厄,其他非余所知”之語,連女兒也被其派往香港籌措經費。其忠貞,其懇切似乎 頗有“士爲知己者死”以報光緒知遇之恩的決心。
可是這些卻僅僅只是表面文章,與嘴上的大義相比,知易行難,聖人論迹不論心。
他利用在戊戌變法中樹立的形象,以及戊戌六君子之死所帶來的民族歸心,民衆渴望變革,積極進行募捐,大肆收受南洋等地的華僑商人的捐款,而用途卻是挪爲己用,大肆揮霍。
至于口口聲聲要進行的下一步行動自然也被他抛之腦後,而面對慕名而來投奔自己的革命志士他也是避而不見,連接濟救助也是一毛不拔。
對待志士的吝啬,一毛不拔,到了投資獲取私利上,康有爲卻是大方的很。他利用海外僑胞的捐款,投資過墨西哥的房産;還花費巨資在瑞典購買了小島,也正是這樣的“招搖撞騙”之下,也爲他獲取了豐厚的社會財富,能夠支持他奢靡的生活。
而即便是私德上,這樣一位自诩進步的人士,雖然有倡導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觀點,他自己卻是妻妾滿地,單是姨太太便有5房。
這其中便有53歲時,娶16歲少女的醜行;更有69歲還不忘淫樂,不顧家人反對,強納18歲少女爲妾的行徑。
更爲可笑的是,當1917年,張勳複辟,扶持溥儀再登皇位,逆天下大勢之時,這位保皇派又成爲了擁立者。而在他的一生中,到處都充斥著2個字,那就是“投機”。
不知最後彌留之際,這位自稱聖人的“沽名釣譽”康先生,心下會不會有一絲絲的愧疚。
參考資料:茅海建,《公車上書考證補》
《中國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