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成功,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讓默默耕耘的小販及許多每天到小販中心解決三餐的國人振奮不已。
《聯合晚報》先後推出兩個系列的《小販周記》,深入發掘及報道小販中心特色,向讀者介紹超過60檔既好吃又有故事的小販檔口。
由于讀者和小販反應熱烈,第三系列的《小販周記》新鮮登場,請小販暢談他們手藝如何傳承創新,以及他們對創業守業的堅持。
去年病毒阻斷措施期間生意跌入谷底,但譚億林沒有灰心,反而善用時間潛心研究改良他的招牌香港油雞,目前收入比冠病疫情之前還高出一成。
來自馬來西亞芙蓉的譚億林(41歲)前年入籍新加坡後,在直落布蘭雅小販中心開檔做生意。雖然他17歲起就學習烹饪,曾在馬國和新加坡的多家酒樓和餐館當廚師,經驗豐富,但在經營生意上並非一帆風順。
他受訪時坦言:“起初,我選擇賣小炒,但沒想到工作量太大,我和太太兩個人忙不過來。我們清晨5時就起床到巴刹購買食材,午餐前開始營業直到傍晚,晚上還要爲第二天做准備,半夜才回到家。太太坐在我的電單車後座,經常累得睡著,差點跌落,我看了十分心疼。”
他也說,自己和從越南離鄉背井的妻子阮氏妮(Nguyen Thi Nhi,29歲)在那段日子每個月只賺1000多元,有一個月甚至只有區區500元的收入,著實難以維持。
“我們堅持了半年左右,生意卻還是不見起色。後來,有一位同行建議專注做我最擅長的粵菜,因此讓我萌生起賣油雞的點子。”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改賣油雞不久後就遇到冠病疫情暴發。政府實施的病毒阻斷措施,包括禁止堂食,對他們又是沉重的一擊。但與其怨天尤人,他決定不如趁這個機會改良配方,吸引更多顧客。
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檔口生意蒸蒸日上,夫妻倆的收入更比疫情前增長了10%。
真材實料 價格公道 3元美食擄人心
不僅用頭等生抽搭配八種藥材香料來腌制雞肉、扁魚和豬肉作爲手工雲吞的餡料,且所有餐品一律只賣3元,譚億林以真材實料和公道的價格征服食客的心。
他自豪地說,去年病毒阻斷措施期間調制出獨創的腌料,裏頭包含頭等生抽,以及如草果、甘草和羅漢果等至少八種藥材和香料,香味頗有層次感。
除了確保主角油雞適合大衆口味,他在作爲配角的雲吞上也費盡心思,保留港式雲吞的古早味。
“我把扁魚骨烤香後磨成粉,再拌入豬肉裏一起腌制。豬肉的肥瘦比例則是六成瘦,四成肥,口感順滑。由于扁魚的價格越來越貴,很多人都不用了,可是我堅持保留傳統做法。”
無論是招牌油雞,或其他經典港式叉燒和燒肉搭配的面或飯,每個餐品售價都爲3元。
“這裏是老人區,附近居民中有不少零收入或低收入的年長者,所以我選擇薄利多銷。例如,一整只油雞我賣14元,半只7元,很多居民都會向我買,省下在家裏煮的麻煩。”
家鄉創業失敗 來新闖出天地 促新手遇挫折別放棄
與多數來自馬國的打工族不同,譚億林年輕時沒打算來新加坡工作,直到年過30歲才前來打拼,但最後仍在這裏落地生根。
他說:“我不想像同胞們一樣夜以繼日在兩國之間來回奔波,之前在家鄉創業當小販三四次,但都以失敗告終。這讓我意識到或許應到新加坡發展,即使是打工也能更快地攢下積蓄。”
當時他已經31歲,但憑著接下來三年的不懈努力,獲得雇主賞識。“我原本覺得存夠錢了,可以回鄉幹一番事業,不過老板勸我留在新加坡奮鬥,還幫我申請公民。”
他以自己的經曆爲例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若非當初因創業失敗而身無分文,他很可能不會來新打工,也無法成功做起這門小生意。
因此,他建議新手小販和本地馬國人持之以恒,別因遇到挫折而放棄,更要避免在小有成就時變得自滿或松懈,事業道路才能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