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夷(1921-1946),原名鄭贻進,出生于新加坡。十六歲時,他從新加坡回國參加抗日戰爭,戰鬥在晉察冀邊區,先後任《晉察冀日報》、新華社晉察冀分社記者。國共談判期間,1946年8月8日,倉夷奉命作爲新華社特派記者調查“安平事件”。倉夷在大同轉機時,不幸被國民黨軍隊殺害,犧牲時年僅二十五歲。
倉夷烈士遺像
1946年在北平工作時倉夷(右二)與戰友合影
今年是倉夷殉難75周年,也是他誕辰100周年。謹以此文紀念倉夷烈士。
發布會上揭露國民黨陰謀
1921年,倉夷出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福清。1937年春天,年僅十六歲的倉夷,在日寇侵略,國家危難的時刻,懷著一腔熱血,告別了親人和剛剛訂婚的未婚妻,毅然從新加坡回到祖國。隨後,他投身抗戰,輾轉來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939年4月起,他先後擔任晉察冀邊區政府辦的《救國報》和民族革命通訊社記者。1940年冬,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産黨。1941年1月,倉夷轉任《晉察冀日報》、新華社晉察冀分社記者。
1939年開始,倉夷經常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進行采訪,與邊區的幹部群衆結下了同生共死的戰鬥情誼。他以手中的筆爲武器,寫下大量有血有肉、動人心魄的通訊和報道。他寫的《平原青紗帳戰鬥》《平原地道戰》《婚禮》《爆炸英雄李勇》《反掃蕩》等通訊和報告文學,生動報道了邊區軍民同仇敵忾與日本侵略者做鬥爭的事迹,極大地鼓舞了邊區軍民的抗戰鬥志。
特別是在1942年反掃蕩後,倉夷采訪了這場殘酷的戰鬥中表現最英勇的模範連隊,寫下了4萬多字的報告文學《紀念連》。這篇作品在《晉察冀日報》上連載7天,受到冀中軍區首長的嘉獎。倉夷也因此被周揚稱贊是最年輕、最優秀的新聞記者和報告文學作者之一。
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根據國共和談的協議,在北平成立了由美國、國民黨以及中共三方組成的“軍事調處執行部”(簡稱“軍調部”)。1946年初,中國共産黨派代表來到北平。與此同時,中共代表在北平創立了新華社北平分社和《解放》三日刊。
1946年2月,倉夷奉命走上新的崗位,來到北平擔任記者。不過,國民黨在北平大肆限制《解放》三日刊的采訪,經常布置特務和暗探跟蹤記者,毆打報販,沒收《解放》三日刊的報紙。倉夷和其他同志,運用巧妙的鬥爭方式,同敵人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
1946年4月3日淩晨,國民黨特務機關出動大批人馬,氣勢洶洶地要在天亮以前查封《解放》三日刊,是爲“四·三事件”。蕭殷在《桃子又熟了……——憶倉夷》的回憶文章中,講述了倉夷和報社同志們反抗國民黨的經過。
倉夷和報社的其他同志們一起與敵人做鬥爭,趁著敵人在樓上,倉夷和幾個戰友在樓下大聲嚷嚷提出抗議,吸引周圍的居民們前來圍觀。利用這個機會,倉夷湊近門縫大聲說:“鄉親們,因爲我們的報紙替老百姓說了話,國民黨反動派就恨我們,現在還想逮捕我們。”
不久,中共代表團的代表就來了。這時候,負責指揮抓人的特務看到驚動了中共代表團,就想溜走。倉夷拿起照相機准備把他的醜惡嘴臉拍下來,那個特務連忙扭過頭去,還拿出手槍對著倉夷,倉夷毫不畏懼,把鏡頭對准這個特務,按下了快門。特務溜出圍觀的人群,繞過牆角逃跑了。
大家稍微平靜後,倉夷便騎車出去了,他要趕去參加僞北平市副市長張伯謹舉行的例行記者招待會。當張伯謹念完了那篇枯燥乏味、沒有一點真實內容的發言稿之後,倉夷立即站起來,用洪亮的聲音問:“副市長,今天早晨,有大批的軍警憲特綁架解放報社人員的事件發生,你知道嗎?”
張伯謹回答不知道。倉夷就把發生的事件經過說完了,最後,他加重語氣說:“這事關系到國內的和平,請你注意。”張伯謹顯然有點狼狽,他沒有回答記者們提出的問題,就匆匆宣布結束招待會了。
不久,國民黨撕毀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向解放區大舉進攻,並對各大城市實行恐怖政策,新華社北平分社和《解放》三日刊等被無理封閉,倉夷也被迫從北平撤回張家口。
在大同被國民黨軍隊殺害
1946年7月29日發生了美軍陸戰隊十一團侵入安平解放區,打死十四軍分區五連戰士一名,並與五連及通縣大隊發生沖突的事件。此次事件被稱爲“安平事件”。
事件發生後,北平軍調部成立了第二十五特別執行小組。中共派出記者蕭殷與倉夷前往北平參加第二十五小組的工作。
1946年8月8日一大早,蕭殷與倉夷一起,到張家口機場乘坐飛機前往北平。正當蕭殷與倉夷在我方翻譯人員帶領下准備登機時,卻遭到美國飛行員的刁難,美國飛行員說飛機上只有一個降落傘,不能坐兩個人。
蕭殷他們據理力爭,但美軍飛行員依然蠻不講理一口拒絕。翻譯只好讓蕭殷先上這架飛機,而讓倉夷乘坐另外一架飛機到大同轉機到北平。倉夷在機場買了一些桃子,裝在蕭殷的提包裏,讓他帶上先去北平。
蕭殷上了飛機,飛機起飛後,蕭殷擡頭一看,十幾個降落傘整整齊齊地塞在艙頂的懸架上。蕭殷有種不祥的預感。
蕭殷到達北平後,左等右等,不見倉夷到達。蕭殷帶到北平的桃子爛了都沒有等到倉夷。待到蕭殷于8月24日回到張家口,張家口也沒有倉夷的蹤影,也沒有關于倉夷的任何信息,倉夷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
桃子熟了三載,直到1949年7月末,解放軍從俘獲的國民黨士兵中,才得知倉夷在1946年8月8日就已壯烈犧牲,並知道了敵人殺害倉夷的經過。
當天,倉夷搭乘的飛機在大同機場著陸後,立刻就有十幾個國民黨特務擁上“檢查”。當他們發現一個佩戴著新華社證章的人,就吼叫著要倉夷下去。倉夷憤怒極了。當他准備去大同的中共代表處時,一個自稱是“大同小組國方代表”的軍官走上前來,謊稱大同的中共代表回北平請示工作了,那裏沒有人,要他回解放區去,否則留在大同安全沒有保障。
面對威脅,倉夷冷笑:“如果屠殺可以嚇住我們,那就沒有什麽和平談判了。”
最後,特務還是硬把他“遣送出境”。車子走了一會兒,一個特務指著遠處說:“前邊就是你們的地帶。”這個特務要倉夷自己往前走。不久,倉夷便被殺害了。倉夷所帶的東西:望遠鏡、照相機、水筆、懷表、皮鞋、襯衣、錢等都被國民黨匪徒瓜分了。
倉夷英勇犧牲了,但人民沒有忘記倉夷。倉夷生前,他從自己曆年來發表的通訊報道中挑選出《勞動美化了大地》《詩》《婚禮》《冬學》等文章和一組副題爲《反“掃蕩”片斷》的特寫文章,彙編成《幸福》一書准備出版,周揚爲該書寫了前言。不幸的是,書還來不及出版,倉夷就“消失”了。在戰爭年代,沒有任何消息的倉夷被視作光榮犧牲。1947年8月,《幸福——倉夷遺著》由晉察冀新華書店印刷出版。
1986年,在倉夷犧牲40周年之際,中共山西大同縣委、縣人民政府在倉夷犧牲的地方,建造了“倉夷烈士紀念碑”,以慰先烈,以昭後人。
倉夷的戰友蕭殷,更是念念不忘昔日共同戰鬥的戰友。戰爭結束後,蕭殷把倉夷的照片裝進相架裏,擺在他書房的書桌上。每天他寫作時,就會和倉夷面對著面。這張照片的背面,蕭殷寫有這樣的字樣:“倉夷(一九四六年)”。
1957年4月,面對著倉夷的遺像,蕭殷奮筆疾書,寫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桃子又熟了……——憶倉夷》。在文章的結尾,蕭殷深情地呼喊:“啊啊!多雨的季節已經過去,桃子又快熟了。……可是,可是倉夷啊!他卻永遠不再歸來!”
補白
《解放》三日刊與“四·三事件”
1946年1月,由國民黨、共産黨以及美國三方參加的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成立。2月,新華社北平分社成立。
新華社北平分社積極籌辦在北平創辦第一份公開報紙,利用合法渠道公開宣傳中國共産黨的政策和主張,揭露國民黨政府“假和平、真內戰”的真實面目,號召民衆爲實現和平民主而鬥爭。在克服種種困難與阻礙後,北平《解放》報終于在2月22日正式出版,該報初爲三日刊,又稱《解放》三日刊。
當時大多數北平的居民,對于國民黨在各種報紙上的“新聞”以及“言論”普遍懷疑,因此以揭露國民黨政府“假和平、真內戰”真實面目的《解放》報在北平出現後,立刻受到北平讀者的歡迎,無數青年學生和小職員跑來報社申訴他們的怨苦。他們非常興奮地說:“《解放》出版後,使我知道中國還有希望,我也增加勇氣了!”
位于張家口的華北聯大在《解放》報公布招生廣告後,無數向往解放區的青年,紛紛跑到報社來詢問該校學習情形。隨著《解放》報發行量日益增加,報紙的社會影響越來越大,國民黨當局終于在1946年的4月3日對報社下毒手,制造了震驚全國的“四·三事件”。
1946年4月3日淩晨三四點鍾,大批軍警闖入宣武門外方壺齋九號《解放》報社內,以查戶口爲借口進行大搜查。國民黨特務借口報社藏有武器,到處搜查,妄圖找到一點口實,逮捕共産黨人。
國民黨軍警特務在報社內搜了半天,查不出任何武器和違禁品,找不到任何借口,警察局頭子只好寫具結。但有個特務向外打了一陣電話後,忽然又有大批軍警、憲兵、特務湧進報社來。他們大聲叫喊:“你們都到警察局去……”
報社社長錢俊瑞挺身而出,他表示自己跟軍警去警察局,隨後,他在樓梯口大聲說:“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單獨行動!大家團結在一起,反對非法捕人。”
錢俊瑞走後,一個國民黨特務領著一班憲兵到各房間去抓人。報社記者蕭殷走到院子裏,和倉夷、余修三人一起,向警察提出一連串的質問。他們沖到大門口,向四鄰呼喊,把附近居民吵醒,向附近居民揭發國民黨憲兵特務隨便捕人的罪行。就這樣,蕭殷他們同國民黨軍警展開面對面的鬥爭,太陽出來後,胡同口湧來了許多群衆。
這時,胡同口響起了汽車的喇叭聲,原來是接到電話的葉劍英同志派來了中共代表團成員。這時國民黨軍警想溜走,報社記者同志們不讓他們走:“你們抓了我們的人,不能走,你們要負責。”
當天晚上,中共代表團的滕代遠在北京飯店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向新聞界揭露國民黨軍警特務闖入報社,無理逮捕報社工作人員的暴行。經過中共代表團的交涉與抗議,國民黨方面不得已答應放人。
中共代表團調集十幾輛小汽車,派專人去接被捕的人員。4日晚七時,報社被捕人員登上汽車,來到中共代表團駐地翠明莊,再回到報社,報社的同志們共同慶祝來之不易的勝利。
1946年6月初,國民黨反動派又使用其他卑劣手法,強行封閉了《解放》報和新華社北平分社。
(原標題:從新加坡回國參加抗戰,國共和談時被敵殺害——韶華燦爛憶倉夷)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陳家基
流程編輯:L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