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1年那道令考生淚崩、令家長頭痛,並在網上掀起熱議的“海倫和艾凡”(Helen and Ivan)硬幣考題嗎?
小六離校考試(PSLE)是新加坡學生的必經之路,更是家長心頭上的大石,尤其是數學試卷中具有挑戰性的題目。教育部教育總司長劉慧麗星期五(7月15日)在社交媒體LinkedIn發文指出,小學離校考試考題的難度多年來都相當一致,這類較難的題目在每年的試卷當中,最多只占15%, 也就是占大約15分。
小六會考數學試題真的那麽難嗎?讓教育部的數學達人爲你破解“殺手題”!
左圖:特級教師曾敏兒
右圖:特級專科督導
立壯博士
我小時候都不是這樣學數學的,有必要改成這樣嗎?
立壯博士:
沒錯!數學的學習方式的確和以前大不相同。在以前沒有電腦沒有互聯網,人們更注重背下數學方程式和計算方式。
如今,以前的方法已經不足以讓學生應付這個複雜的世界。學生得學會利用‘加減乘除’解決現實世界問題。
課堂上學生嘗試在沒有測量工具的情況下找出呼啦圈的面積,他們得用手和腳來估計圓形的直徑。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測量單位”和估算的概念。(取自教育部網絡刊物Schoolbag.sg)
我理解教學大綱得與時俱進,但試卷上那些題目真的太複雜、太困難了。
曾老師:
現在的教學方式已經和你們上小學時的不一樣了。老師們都在以系統化的方式,逐步引導孩子去解答這些難題。在課堂上,學生們都會單獨或組成小組,使用教具和科技探索數學知識,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並讓他們更深入了解這個科目。
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日後面對新穎和更具挑戰性的問題時,他們才能夠找出不同的方法應對。
學生利用各種教具和好玩的遊戲,學習加法、計算和分數(fractions)。(取自教育部網絡刊物Schoolbag.sg)
立壯博士:
考試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在學校,考試讓教師知道學生是否跟得上學習進度。例如,在小四和小五階段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可讓學校爲學生提供更多符合個人需求的幫助。
因此,每份試卷中都包含簡單、適中和困難的題目,以讓教師斷定學生的程度。在數學考試中,我們評估學生的計算技能、數學概念、解決問題能力等。我們不指望所有學生都能解答所有考題,或對每個數學技能樣樣精通。不過,如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學生都應該能解答基本程度的考題。
數學不是應該考計算和應用公式嗎?現在是考數學還是考英文?
立壯博士:
小學生對數學術語的理解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也知道,在生活中,我們通常不會遇到需要用到符號或等式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反而經常在語句中出現,需要我們提煉出背後的數學問題。
話雖如此,我們也同意語文不應該爲學習數學增添障礙,考題應該用簡單的語句表達,也應該適合所有學生的語言能力。
老師批改學校考試會比小六會考嚴格嗎?
立壯博士:
學校和全國會考都采用類似的評分標准。在全國會考中,只要學生的答案裏有每道題的關鍵步驟,並以清晰和系統的方式呈現出來,就能得分。
在某些情況下,一些學校可能會在校內評分時更加嚴格。因爲他們或許要求學生的答案中運用某些課堂上所學的答題方式。
我們一直都在跟學校合作,讓教師的批改方式能夠和全國考試的方式一致。家長也得跟學校溝通,並在必要時跟校方澄清,這一點很重要。
我認爲利用“模型思維”(Model Method)來解答數學題比代數(algebra)更難。更何況,“模型思維”在小學之後就用不上了。爲什麽學校還是堅持這種教學法?
立壯博士:
根據學習理論,年紀小的學生更適合利用圖式學習,因爲這能讓他們更好地想像問題的結構,並理解問題中不同數目之間的關系。符號的使用和操作更爲抽象,因此更適合年齡較大的學生,如中學生。
在小學數學中使用“模型思維”,是爲了幫助年紀小的學生使用抽象的字母符號以外的方式,發展代數思維。
舉一個例子說明,以下有一道會考數學題。第一個解答方式使用了“模型思維”,另一個是使用代數。
立壯博士:
使用“模型思維”的孩童,以圖形呈現題目中的數學關系。圖形有助于孩童理解問題並想出解答的步驟。
成年人可能會覺得代數方法更容易(因爲我們從小學代數),但年幼的孩童更難理解抽象和機械化的代數。
剛開始學習“模型思維”的確需要時間,但是一旦孩子明白了,它會是一個厲害的解題方法,也爲學生下來會學到的字母符號奠定基礎。
這道考題也是具有挑戰性的小六會考題目之一。家長們其實可以放心,近三分之二的小六會考學生能夠部分或完全解答這類問題。許多其他國家也采用我國的“模型思維”。
我的孩子說,只有使用“模型思維”才能在考試中得分,使用代數方法則拿不到分數。這是真的嗎?
曾老師:
學生們學習不同的解答方法。教師也鼓勵學生在課堂討論中,分享解答考題的不同方法。
在考試中,任何用于解答考題的方法都是被接受的,只要提出的解決方案在數學上是合理、清晰和符合邏輯的。這也包括代數方法。
我買了很多往年的試卷,讓孩子不斷練習,行嗎?
立壯博士:
如果孩子對一個數學概念有誤解,再怎麽練習也可能沒有效果。若孩子沒有澄清,並盲目地練習,只會加強那些錯誤信息,讓孩子更難“忘記”錯誤的方法。
父母可以找出孩子反複出現的錯誤,並在繼續練習之前,提醒老師盡快幫助孩子糾正錯誤。
我自己數學也不好。要怎樣幫助孩子呢?
曾老師:
父母不是教師,不該指望他們教孩子解決學業上的問題。父母也不可在孩子面前一直強調自己的數學很弱,因爲這可能會影響孩子,讓他低估自己的潛力。
相反的,你可以對數學和他們所學的知識表達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也爲終身學習樹立榜樣。你也可以鼓勵你的孩子定期練習和複習數學,不要臨時抱佛腳。
家長也可以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例如,當你在附近散步時,你和孩子可以指出不同形狀的物件、看看汽車的車牌,把數字加起來、在逛超市時估計消費金額、比較物品的價格,看看哪個更值得購買。通過這些活動,家長可以發展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也能看到數學的實際用途。
文:李庚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