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在此地,又逢此時,我們是何其幸運。
我們可以嗑瓜子,還可以看著電視劇,可以不愁吃喝,還可以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然而,生活在這片土地的祖祖輩輩卻沒這麽幸運。
二
瘟疫,一個古老又可怕的詞語。翻開曆史的篇章,人類和瘟疫的鬥爭史,是一部又一部的血淚史。
建安之年,瘟疫肆虐,“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啼聲,揮淚獨不還。未知身所往,何能兩相完”。
那些人類曾經恐懼的日子。
“痛苦突然降臨到人們身上,傳播的速度比預想中要快,像火焰一樣吞噬了各家各戶,殿裏到處都是死人,他們本是懷著治愈的希望逃到這裏的。”
“泉水、溪流和水池旁邊擠滿了身體虛弱、饑渴難耐的病人。但是水的作用太過微弱,無法澆滅深處的火焰,那些病人在喝水後感覺和之前一樣痛苦。”
三
苦難,從來沒有將我們打倒。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說:“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張仲景說,他的家族是很大的家族,曾經有過二百多口人,建安元年以來,不到十年的時間,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傷寒、外感瘟疫。
爲了防治這些傳染病,挽救親人和百姓的生命,張仲景痛定思痛、勤求古訓、博采衆方,經過大量實踐,才寫出影響後世的醫學巨著《傷寒論》。
清代禦醫彭子益也是在瘟疫的曆練中,寫成著作《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疾苦摧殘人民,人民反而在實踐中鑄就民族醫學的精髓:中醫。
四
病毒比人類還古老。她們從來沒有消失,一直存在地球上。可是,爲何她們要來傷害人類呢?這個大家是否反思過?
天花、鼠疫、非典,這些瘟疫都是來自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包括人與動物,都是同在一片天地下,而人類對自然的索取,對動物的殺戮。殺戮不停止,大自然的報複就永遠不會停止。
五
瘟疫,或許只是個磨難,而磨難會讓人反思、讓人清醒。或許需要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停下腳步,讓生活更慢,日子更慢。
西醫沒有想象中的科學,生活也沒有想象中的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