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天(19日)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一(22日)將出席並主持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你對這場“雲峰會”如何前瞻?
特約評論員 管姚:峰會最大的焦點無疑是經濟領域,是協力推進自由貿易的成果落地做實。我們知道,新西蘭剛剛在線主辦了APEC峰會,新西蘭總理特別向媒體強調,各方聚焦RCEP和CPTPP,是亞太自貿框架的好兆頭。那麽作爲RCEP與CPTPP的雙料成員,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比較這兩大自貿框架體系,稱RCEP的深度可能不及CPTPP,但其廣度超過CPTPP,對促進跨太平洋合作,是一個正確的合作框架。
在我看來,RCEP就是亞太重要經濟體在東盟推動下,就自由貿易拉了個全世界最大也是覆蓋人口最廣的群,當然中國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明年元月1日起,RCEP就將正式生效,全球自由貿易最大的群就將全面啓動了。
李克強總理上月出席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就深化合作提出六點建議,其中第四條正是協力推進區域自由貿易,中國和東盟都堅定維護自由貿易,在打造互惠互利、開放包容的雙邊和區域經貿關系方面,雙方大有文章可作,都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而且我們也看到,中國最高領導人親自謀劃、鼎力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在東盟區內獲得熱烈響應,今天(19日)“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再就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事實上,習近平首倡“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此前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說時率先提出的。“一帶一路”的長期合作與發展對接,爲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注入持久動力。當然,包括戰疫合作、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等可以預期的重大議程,也是這次峰會的看點。
2021年11月12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直新聞:中國最高領導人上周在APEC峰會講話中強調,開放是亞太合作的生命線,他重申中方已申請加入CPTPP。就CPTPP議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已表態發聲,那麽你怎麽看東盟成員國的立場?
特約評論員 管姚:CPTPP現在確實是熱門議題,尤其是美國商務部長訪亞期間語出驚人,抛出超越CPTPP的所謂“印太新經濟框架”進程的大話之後,CPTPP話題急劇升溫。
推動申請加入CPTPP,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明確取態,也是堅定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決反對單邊主義、逆全球化的行動抉擇,就當下最高規則標准的自貿體系,中方申請加入也展現了自身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意願與決心。但CPTPP納新采取“一致性”原則,需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所以中國申請加入CPTPP也一定會經曆相對漫長相當艱難的談判過程。甚至有境外輿論斷言,考慮到中國與CPTPP某些成員的緊張雙邊關系,中國走不到正式談判階段。
CPTPP11個成員中,有4個是東盟國家,包括新馬越文四國,所以這些國家的取態很關鍵,上月在參加與東盟對話會時,李克強也特別在做東盟國家的工作,表態中方已申請加入CPTPP,希望得到東盟國家的支持。
李顯龍作爲東道主,周二在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上的相關表態,在我看來,是有相當余地的,他一方面強調從經濟角度看,中國進入CPTPP存在合理性,但另一方面也大談程序性,大談“一致性”原則,稱CPTPP成員不僅會評估潛在經濟影響,也會考慮政治、戰略和安全因素,乃至一些雙邊問題及關切等等,其潛台詞不言而喻,即現有成員不會降低談判報價。對此,我們恐怕要有充分預期。當然令CPTPP議程更加複雜化的,是中國台灣也提出所謂申請,甚至在APEC會議揭幕前,蔡英文還鼓動台方參會代表,去爭取所謂國際支持。
在CPTPP場域打“台灣牌”,操弄國際空間議題,其中利害關系與潛在危險,CPTPP現有成員,尤其是新加坡等東盟成員國,不可能無視。這也是李顯龍本人及新加坡防長黃永宏,今年連續在美國阿斯彭防務論壇就台灣議題警告發聲的原因所在,黃永宏上月更直指,台灣問題是美方碰不得的“深紅線”。
直新聞:韓企SK海力士更新升級在華芯片廠的自主投資計劃,竟遭美方阻撓,引發業內廣泛關注,你對此有何評論?
特約評論員 管姚:缺芯,尤其是汽車、手機等重要規模産業缺芯,是今年以來全球普遍性的痛點問題,影響持續至今,這也是爲什麽拜登上任沒多久,就牽頭在白宮召開芯片峰會。
從缺芯補芯的産業邏輯來看,外國企業自主投資擴大産能彌補缺口,是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在配置資源,是價值規律在試圖彌補供應鏈缺失,但爲什麽美國政府要伸手?這就是美方所謂經濟霸權所謂“長臂管轄”在芯片産業鏈的大肆延伸。聯系之前的一連串事態,我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理解更透徹了:拜登在白宮開芯片峰會,總統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也出席了,很顯然,美方把芯片供應鏈作爲安全問題看待,所以才有後來強逼台積電與韓國三星交出企業核心數據的霸道操弄,商務部長雷蒙多才會在回應電視主持提問時霸蠻表示,如果外國企業拒交核心數據,美方自有其他辦法。
韓企的最新遭遇,也大致印證了我昨天對雷蒙多所謂“印太新經濟框架”進程的觀察預判,它聚焦供應鏈,聚焦芯片、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高新技術産業競爭,就是要搞高科技領域的“印太小圈子”,這也從一個側面見證,爲什麽昨天中央政治局開會審議《國家安全戰略(2021年-2025年)》 ,特別強調要強化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特別強調加快提升生物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領域的治理能力。
此前沙利文已公開放話,高新技術領域將成爲美對華“激烈競爭”的重要場域,美方所謂“印太新經濟框架”的鼓噪,也意味著接下來美方在此領域的政治化安全化操弄,還將變本加厲。當然了,我昨天也曾評論,美方如此操弄面臨著國內外一系列不可調和的難解悖論,我還是堅持這一預判。
作者:管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排版丨葉俊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