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新加坡是憑借著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爲了亞洲重要的金融、航運中心,那在這個過程中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絕對功不可沒。
從1953年開始自己的從政之路到2011年從內閣退休,李光耀在新加坡政壇上整整耕耘了58年。在這58年間,李光耀帶領新加坡從獨立走向了富強,太平洋上的小島國就這樣一步步發展成爲了發達國家、成爲了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
然而,擁有華裔背景的李光耀在主政新加坡後沒有借鑒亞文化圈的經驗,也沒有沿襲馬來西亞的傳統,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西式的發展模式。
通過大力發展金融、航運等産業,乘著美英等國的東風,新加坡一舉成爲了“亞洲四小龍”之一。而在“獅城”日漸繁華的背後,卻是整個新加坡社會“去中國化”運動的流行,以及新加坡華人難以言喻的故土之思。
先是在新加坡廢漢語,後又扶持漢語學校的發展,李光耀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新加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這一系列措施反映出的除了李光耀作爲一個頂尖政客敏銳的政治嗅覺,還有小國崛起過程中的漫長與艱辛。
“國父”李光耀
新加坡廢除漢語的改革雖然背後有諸多的利益牽扯,但對于新加坡的創立者李光耀來說,這絕對是一次再簡單不過的選擇。
出生于新加坡甘榜的李光耀除了名字極具中國氣息外,其從小的生長環境和學識背景都充滿著西方色彩。
李家早在李光耀父輩開始就已經過上了富裕的中産階級生活,雖然祖籍廣東,但李家與大陸早已失去了聯系,就連李光耀的父親李進坤都是在英校接受的教育,並爲外國公司工作。
等到了李光耀這一代,新加坡接連被不同殖民者統治的曆史背景已經讓李光耀逐漸失去了對中國文化甚至是新加坡文化的認同感。從考入頂尖英校萊佛士學院到赴英留學,李光耀走過的每一步路都使得他身上西式的烙印越來越重。
此時的李光耀已經逐漸成爲了一個東方面孔的西方人。他說著英語,學習著西方的思想,同時也夢想著融入西方世界。
因此,從李光耀本人來說,他的行爲並不能算得上是“數典忘祖”,因爲他從未對中國、中國文化有過歸屬感,而從始至終他都是一個新加坡人。所以李光耀對廢除漢語的強硬態度是基于新加坡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當時時代背景下的必然。
“去中國化”浪潮
“你們得把我打倒,否則漢語永遠不可能作爲新加坡國語”。新加坡剛剛獨立時,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和組團遊說的中華商會代表說過這樣一席話。
在當時的新加坡,華人人口數量高達70%,且華人牢牢掌握著新加坡的經濟命脈。因此,以漢語爲官方語言看似順理成章,但出乎意料的是總理李光耀卻堅決不同意。
從一個國家元首的角度出發,李光耀決定廢除漢語,將英語作爲新加坡官方語言有以下幾點考量,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經濟問題。
從新加坡的人口組成來講,雖然近代以來新加坡屢次被外國殖民者占領,但是對于當地的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來說,他們始終沒有丟掉他們的母語。而這種對本民族語言的傳承一定程度上卻成爲了阻礙新加坡社會融合的壁壘,並且也加劇了不同種族之間的隔閡。
因此,對于李光耀來說,他上任伊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新加坡土著居民之間的交流問題。
占全國人口四分之一的其他人種完全不會說漢語,這就使得按照人種數量來確定官方語言的計劃破産。而自學漢語的經曆更是讓李光耀明白了漢語學習之艱難。
他沒有信心在推廣漢語後能取得顯著效果,所以要想讓身處新加坡的不同種族的人能無障礙交流,就必須選擇一種更具有普遍性的語言,而這種語言無疑是英語。
在被英國殖民時期,新加坡當地就曾推行過系統化的英語教育,因此,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都能運用一些簡單的英語。
再加上新加坡交通要塞,航運業發達,而英語作爲世界上適用範圍最廣的語言,不論是對內交流,還是對外溝通都非常實用,所以,在慎重考慮後,李光耀選擇了英語作爲新加坡官方語言。
而從英語本身來說,這也預示著李光耀向世界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即被迫獨立的新加坡會走西式的道路,會擁抱歐美、擁抱世界。
爲了讓這項政策真正的落地生根,李光耀不僅對以漢語教育爲主的高校南洋大學百般打壓,後來還直接將南洋大學並入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從教育領域對漢語進行了根本性的“驅逐”。
沒了高等教育作爲土壤,新加坡的漢語失去了發展的空間。而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在通識教育階段進行的英語鋪墊,成長起來的一代新加坡人已經基本擺脫了語言的壁壘,進入了民族、文化融合與創新的新階段。
其次,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李光耀此舉更是爲了吸引外資,在做大轉口貿易的同時,建立起獨屬于新加坡的工業基礎。
英方的撤退和馬來西亞對新加坡的抛棄讓這個漂流在太平洋上的“彈丸之地”雪上加霜。李光耀甚至在其回憶錄中直言:“新加坡的獨立是強加在它頭上的,我們奉命脫離馬來西亞,走自己的路,前途茫茫,卻不知何去何從”。
但小也有小的好處,發達的港口貿易和敏感的地理位置讓新加坡得以邁入發展的快車道。作爲歐亞大陸最重要的航海點,體量較小的新加坡完全可以借此成爲全世界的“超級推銷員”。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將到來之際,如果新加坡以英語打開西方世界的大門,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新加坡擁有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去中國化”不僅是爲了經濟的發展,更是爲了國家的未來。
最後,從政治的角度來說,李光耀堅持英語作爲官方語言更是向西方世界表態,即作爲華人執政黨首領的李光耀對中國、中國大陸沒有絲毫的留戀。
而這也表明了在“日不落帝國”黯然退場後,新加坡正急于融入美國的陣營,渴望通過這種政治站隊的方式割裂掉新加坡與中國之間天然的聯系,並以此來換取發展的良機。
扶持漢語學校發展
李光耀在上個世紀選擇英語是基于當時國際局勢的最佳選擇,語言更叠的背後不僅是文明的碰撞,更是國力的象征。
而在新世紀來臨之際,特別是中國飛速發展之後,李光耀卻一改當時對漢語的“窮追猛打”,轉而開始扶持語言學校的發展。
以航海貿易和金融爲主要支柱的新加坡,注定要跟隨世界格局的變化不斷地調轉風向。而在中國的對外貿易體量激增,在中國經濟足以比肩日歐後,新加坡則必須向中國亮明態度。
是排華還是友好交流?這將決定中國與新加坡的關系定位,而更直接的是將決定新加坡能否從中國的崛起中分一杯羹。
在曆史的轉折點中做出了重要選擇的李光耀在此刻依然敏銳、直接。海外不斷新建的孔子學院已經表明中國想要在海外不斷提高其影響力。而新加坡數量巨大的華人群體則成爲了李光耀試圖拉攏同中國關系的一大利器。
同樣的黃皮膚、同樣的祖先,中國大陸對新加坡華人本身就有一種天然的認同感,而如果是說著同樣的中國話則勢必會讓兩國人民在日常交往和經濟交流上更進一步。
李光耀選擇扶持漢語學校發展並非是在曆經千帆後領略到了漢語的獨特魅力、品味到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瞄准了漢語背後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
因此,漢語的廢除以及重新複興,關鍵並不在于漢語本身,而是關乎中國的發展,關乎世界格局的深刻變革。而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中國還是新加坡,從本質上來講,都演繹出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國家崛起之歌。
“小國”新加坡和“大國”中國的崛起之路自然不盡相同,然而卻同樣曆經艱險。兩國首腦肩上擔負著的是全體國民的生計,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身爲政治家高屋建瓴的廣闊視野使得他們不能拘泥于民族情感、也不能糾結于個人偏好,他們必須以國家利益爲重,在國際舞台上左右逢源。
李光耀的兩次針對漢語的變革是妥協,而在我們中國崛起的過程中,中國政治家們也同樣遭受過不平等的待遇,做出過妥協和讓步。這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必然之路,而只有大國的崛起,才能有小民的尊嚴。
李光耀治理下的新加坡在短短幾十年中上演了一場接一場的奇迹,這是身爲總理的殚精竭慮,更是一國領袖對自己國家深沉的愛。
身爲新加坡人的李光耀無疑是新加坡曆史上最偉大的領袖,因此,“老狐狸”並非指他老謀深算,更多的是指其目光如炬、高瞻遠矚。
而從新加坡漢語廢立的事件中來審視我們自身,我們也不難看出,只有國家的強大,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這不僅適用于自己的國民,同樣也適用于我們的文化。
如今,隨著世界局勢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不斷增強,我們有理由相信屬于中國的“明天”即將到來,而中華文明複蘇、覺醒之日也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