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徑文學社作品(夕陽淺唱)
七月半,中元節
文士明
民間習俗,農曆七月有兩個傳統節日,一個是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一個是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我國古代曾有把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的說法。農曆正月十五漢族稱爲上元佳節,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還被人們稱之爲元宵節,又稱爲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也是一個祭祀祖先的日子。下元節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但是,同樣作爲傳統節日,比較起來,七月十五這個中元節卻比上述兩者內容豐富得多,在社會上的影響要大得多。
中元節又叫“中元日”,民間世俗原稱爲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古人認爲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又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照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原本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而中元節其實是道教(中國本土宗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上元、中元、下元的合稱)爲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爲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爲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爲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管的是地府,所檢校的對象是諸路鬼衆。據傳在七月十五日,地宮會打開地獄之門,讓衆鬼離開冥界接受考校,而在人世間則會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
道教起源于東漢,到了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所說的中元節才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爲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中元是地官赦罪日,所以會在這一天普渡孤魂野鬼。自此“中元節”便正式成了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相沿迄今,在南方(這裏僅指華南地區,其以北統稱爲北方)還被稱爲“鬼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而且南方的中元節時間定在農曆七月十四日。
七月半祭祖習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間的祭祖節,並非“鬼節”,七月半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一般是不會將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爲“鬼節”的,“鬼節”應當是後來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的說法。前文已指出,七月半祭祖節被改稱爲“中元節”,是源于東漢後北魏時期的道教。道教神中的地官管地府,檢校的是諸路鬼衆。在中元之日,會大開地獄之門,衆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才會被稱鬼節,世人會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並點荷燈爲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則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爲亡魂的靈魂超度。而且節日這天,人們也可能會帶上祭品,像清明節那樣上墳去祭奠祖先。
前文還說到,古代“七月半”節日的誕生應當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在農耕社會或說農耕文明時代裏,産生濃厚的祖先崇拜是很自然的事,由祖先崇拜導致的祭祖習俗受到世人高度重視而盛行,還因而成爲某一傳統節日的重要特征,便很順理成章,所以認爲“七月半”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的說法千真萬確,無可置疑;同時,“七月半”節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也不可忽視,即“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從曆史文獻記載來看,秋嘗祭祖的活動,先秦時代已有之。古時人們對于農事的豐收,常寄托于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祭祖習俗是本土文化的産物,到後來其所包容的節俗則變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秋嘗祭祖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實實在在的俗道僧三流合一。農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我國一些地方自古就有在此時舉行祭祖儀式的傳統。古人春夏秋冬四時均要奉祭先祖,七月奉上新收獲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糧食,謂之“秋嘗”,又稱“薦新”、“嘗新”,即秋天讓祖先嘗新之意。清乾隆《普甯縣志》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馔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如同人世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樣。在舊時,中元節不僅具有信仰維度上的重要意義,在世俗層面,也是一個群衆參與度很高、具有鮮明娛樂功能的節日。所以說,原本的七月半節是一個很祥和美好的節日,人們重視祭祀先祖,講究孝敬,講究親情,充滿了人性和人情味;同時又看重現實的人生,關注生活,關注歲時農作,充滿著對豐收的喜悅與歡樂,充滿著對幸福甯靜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因此,節日世代承襲、相當盛行,每每很有規模,具有極強的公共性,參與度節的人數衆多,大家快快樂樂地共同描繪著一幅世道太平、歲月靜好的壯美畫卷。
不過,自從把七月半節變成“中元節”以後,節日的內容與舉辦目的,尤其是節日的氣氛,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後期的“七月半”習俗,變成了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而且其中的兩種宗教表現非常強勢,以不容分說的態度把各自對這一節日的理解與具體做法變化成了“七月半節”的主要而必然的內涵。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在根本上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也強調孝道,但其設立“中元節”卻另有深意,是因爲七月十五這天地官赦罪的需要,強調中元普度鬼魂、大開鬼門關的思想;何況究其本意,道教中元節就是要糅合佛、道二教因素而創造的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節日,它不過是中古時代佛道融合的一個典型例證而已。佛教則著重于爲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佛教認爲農曆七月爲報恩月,依照佛教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弟子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據《大藏經》的記載,盂蘭盆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盂蘭盆”指的是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衆生。這種儀式最早是從目連救母的法會開始流行,佛教傳說目連的母親墮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馬上變爲烈火,目連向佛求救,佛對他說盂蘭盆經,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後代便演變爲超度靈魂的大祭禮,與清明節同稱爲“鬼節”,或稱“盂蘭盆節”、“放焰口”,有祭墓、燃燒紙錢紙屋、接鬼送鬼等習俗,這一習俗主要是在漢族人民當中流行。
這樣一來,原本屬于世俗的七月半節在更名爲“中元節”後,幾乎成了一個真正的宗教性節日。宗教的儀式及相關活動本帶肅穆莊嚴的色彩,而這個節日讓人們看到的,又 主要是祭祖、祭祀、鬼魂、普度(或超度)等這一類性質和內容的活動,從而使得整個節日的色彩顯得相當灰色、晦暗,難以看到明快和暖色;節日的氣氛非常低沉,讓人在情感上感覺不到歡快、愉悅,甚至還可能有幾許傷感或悲苦。因而有些人或有些地方把它稱之爲“鬼節”,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中元節的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2]在這天,人們祭祀祖先,懷念亡靈。而寺廟裏每到這天有盂蘭菊會,超度亡魂。此時,市面上可買到冥衣、紙屋、紙人紙馬、明菜花、油餅、乳糕、豐糕之類物品,用來祭祀祖宗,並預報秋收。“中元節”有“放荷燈”的習俗,亦稱放河燈,是夜間重要活動。荷燈,一般是用彩紙做成的朵朵蓮花,在中心插上點著的蠟燭,使其飄浮水面,與河裏倒影相映成上下雙燈,且往往彙成一片燈海,堪稱奇景。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過“中元節”時,在“祭祖盡孝、祭祀亡魂”的基本做法上是相當一致的,但也不乏具有獨自特色的活動或方式。例如:山東沾化縣各家在中元節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爲“麻屋”,請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爲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陝西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爲“挂鋤”;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紙旗,名爲“田旛”。河北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爲“薦新”。山西永和縣讀書人在這一天祭魁星。而長子縣的牧羊人家于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産。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爲“行田”,忻縣農民于中元節在田梗上挂五色紙。河南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挂紙旗于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筝。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老上海在明清年間每年的七月半(還有清明日、十月初一日)都會舉行祭壇會,有聲勢浩大的城隍出巡,老上海俗稱其爲“三巡會”;上海中元節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爲“度孤”。在華南地區,七月十四有祭祀的傳統,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香燭和紙錢祭奠先人,以示對先人的懷念。廣東人稱爲“七月十四”。舊時居民們于節日前上冥店買來金銀紙衣(即各種色紙,俗以爲可制冥衣)、溪銀(冥幣)、元寶等冥具,盛于紙袋中,加封,俗稱“包袱”,擇日于午後配上牲醴、果品拜祭祖先,拜畢焚化冥具(包袱),俗稱“燒衣”。入夜以後,又以各種冥具及水飯、酒菜、香紙等祭于門前,施與無主之鬼魂。祭畢燃冥具,將祭品(酒飯)留在門外不收回,俗稱“燒幽”。港澳地區中元習俗與廣東一致。廣西桂林地區的人多以月十四爲祭祖節,節日是從七月七開始到七月十四晚上,有一個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過程;有的地方從七月七開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在七月七是都要“恭飯”(祭祀)的;七月十四晚送別祖先,從晚飯前祭祀到晚十點左右進行送祖先儀式,同時將寫有祖先名諱(至于寫多少代祖先各個家庭不一)的“錢包”及擔夫、引路大王的“錢包”紙錢等物于路口燒去,並以灑米水飯等儀式送別祖先;其過程繁雜嚴肅,是當地儀式最爲複雜的節日,當地人也特別重視。在廣西,七月十四也稱“鴨子節”,人們認爲亡靈可以站在鴨子上,通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也有“燒包”的習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後是給孤魂野鬼燒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須放在扁平笸箕內,意爲野鬼不得搶奪。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也實在不勝枚舉。應當說,過中元節出現這種“百花齊放”式的實際狀況是很自然的,不足奇怪,而且這樣會使得過中元節的形式千姿百態,內容豐富多彩,還能增加人們過節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這種狀況有利于世人對中元節的承繼與向前發展,能夠更新節日的內容與形式,過出新意,甚至有可能使節日越來越向具有現代氣息發展。
筆者家鄉舊時屬于湖南省邵陽地區,家鄉的父老鄉親從未將七月十五這個節日稱呼過中元節,始終都是直呼爲“七月半”,但是對待節日的態度卻是特別鄭重其事的。邵陽人的習慣做法是:于農曆七月十二前後“接老客”,于農曆七月十五晚祭祀先祖,燒香叩拜,焚化紙包,曰“送老客”。紙包內包有寸厚紙錢,紙包正面書祖上名諱,包好後須在背面書‘封’字。十五當晚,焚燒封包越多,火勢越大,表示家族越發興旺。此節除了隆重祭祀祖先和神佛菩薩外,另還有一個“燒大包”的習俗,即用袋子(大的布袋或紙袋)滿滿地裝上紙錢和內包檀香、楠香的小香包,還要寫上較近的祖輩先人的名單及其有關信息,如生辰、忌日、葬地之類,還有一些說不清起什麽作用的符箓,然後在自家門口點上大火焚燒;再在另一處焚燒一大堆散紙錢,說是給那些孤魂野鬼的,免得它們爭搶給祖先的供奉。到傍晚的時候,家居小鎮的街道便成了一條或許偶有間斷的長長火龍,鞭炮轟鳴,香煙缭繞,蔚爲壯觀。小鎮雖然沒有河流,但依稀記得鎮人也折一些紙船,燃上蠟燭,放在周圍大大小小的池塘裏,卻也是一道別具風格的美景。
中元節的祭祀先祖,有可能存在著像清明節那樣上墳祭拜的形式,但主要的或說普遍流行的是家祭的形式,即各家各戶在自家舉行祭祀先祖的儀式,進行祭拜。而不管使用何種具體方式,國人在這件事上,態度的莊嚴肅穆、鄭重認真,心理的極其虔誠,以及儀式具體進行時的中規中矩、一絲不苟,都是令人感到無可挑剔,擊掌贊歎的。筆者寫作此文時,正好在網上浏覽到作者爲江蘇武進網友老朱煮酒(實名朱學東)寫的一篇相關文章,詳盡地記述了作者所在地的這一習俗的具體情況,題目叫做《過七月半——江南農村民間舊俗與信仰系列之一》,文中詳細地寫到自家在七月半節祭祀祖先的情況,其祭祀儀式從准備到實際進行的具體過程乃至其中的每一步驟與細節,同我家鄉在七月半節的家祭儀式過程簡直出奇的一致。這充分表明,作爲我國傳統節日的七月半節(包括後來改名中元節),在全國流行的高度普遍性,以及在節日內容與具體形式上的高度一致性。
該文作者長期在外工作,已經許多年沒在家鄉過七月半節了。巧的是2015年左右一次約弟弟一起回家探親,剛好趕上了這個節日,在該文的後面,作者又記敘了這次在家參加七月半節家祭的過程,並同親人、戚友一起回憶了幾十年來七月半節的經曆情況,還談及到節日的前景。下面摘錄的便是這部分的內容。
按照舊禮和父母的要求,我和弟弟分別向祖宗磕了兩次頭,每次3個。幾十年沒磕過頭了,但磕頭時我心裏很平靜,也很有莊嚴神聖之感。仿佛自己熟悉的祖父母、早夭如今也位列新祖宗的弟弟、以及只是聽說沒有見過的曾祖父母等,就在眼前坐著看著我,他們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儀式之後,中午與父母兄弟及一些好朋友吃飯,聊及過七月半習俗,那些朋友的故居都在工業化城鎮化的大躍進中不見了蹤影,洗腳進了搬遷的小區樓房。所以,雖然有老人的人家過七月半依然虔敬,卻沒得了場地搞儀式,只能意思意思。而且,也不像過去過七月半多與兄弟親友通氣了,畢竟樓房雖好,做起這些事來,不若舊家陋舍方便。母親告訴過我,她娘家那些拆了房子的老人,半夜回老村的廢墟上燒化哭泣呢!
大家都慨歎,過去政治嚴酷的時代,破過四舊移風易俗之後,過七月半的儀式也一直沒有消失,它頑強地隱伏在民間,以各自隱秘的方式完成﹍﹍我的記憶中,文革後期,我家也一直悄悄搞著祭祀祖宗的儀式–那個時代物質匮乏,祭完祖宗的飯菜,儀式過後加熱一下,是要吃的。
但工業化城鎮化卻是一個格式化的過程,它不僅拆掉了祖居祖墳,很有可能也會漸漸拆掉人們心目中的祖宗牌位。比如過七月半,隨著拆遷和老人的慢慢故去,大概也會很快式微。小區新樓裏的意思意思,很快就會變味,最後忘了初衷,淪爲一個單純吃喝的節日。這是最有可能的。好在,那些小區新樓裏像我和弟弟年齡的人,都還記得過七月半祭祖的儀軌要求,還會盡量去做一些。但等到我們這一代的後人呢?他們會不會還像我們似地會向祖宗磕頭示敬,我不知道。大家也不知道,但都不樂觀。
生活方式改變了,改變也就會到來。如果不是格式化般強制推進,而是慢慢演進,或許,過七月半這樣的習俗,會維持相當長的生命力。但是,如今農村遭遇的革命,是幾千年來所未有,是斷裂式的。或許,幾十年後,等我們這一代承上啓下的人老去了,過七月半也就像其他所有農業社會古老的習俗一樣,隨風而逝了,只留在一些文字記錄中,供後人追想,偶爾心潮起伏一下。”(摘錄完)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所以,我國周邊的不少國家也有過七月半節(中元節)的習俗,有的雖然不叫這個名稱,但節日的基本內容祭祖包括過節的某些具體方式(形式)則是完全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例如泰國農曆七月十五當天將會舉辦水燈節,人們放天燈爲逝去的亡靈祈福。而中元節在日本和朝鮮也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過節的具體內容與方式同我國的中元節大體相同,不過也發展出了各自國家的特色。相對于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注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
而在新加坡的華人地區中,七月半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稱之爲“七月歌台”或簡稱“歌台”。這些歌台一般說是在空地上搭建臨時舞台,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並在台下觀衆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歌台表演通常安排于夜晚時分,台上表演包括诙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也稱盂蘭勝會或慶贊中元,除了祭祖普渡表演各籍貫的傳統習俗戲劇外,當地人也建立了與新加坡華人相似的歌台文化以娛樂鬼神,做法跟新加坡大同小異。
我國每年七月十五的這個傳統節日,雖然曆史悠久,精神凸顯,意義深刻,可由于事涉陰間、鬼魂,缺乏喜慶因素,似乎很難吸引人。然而,由于節日始終堅持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始終把祭祖尊親、恭敬孝順作爲節日活動最根本的內容與形式,並且始終把對農事的關注和豐收的喜悅有機地結合進節日,使得它從來都顯得特別熱鬧,深受民衆喜愛,參與的人極多,節日氣氛很濃。不過在當代,它曾有過一段曲折經曆。
在20世紀20-40年代,七月半是個隆重熱鬧節日。人們傳承著以家爲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在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七月十四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後,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
20世紀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熱鬧。但後被認爲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傳統七月半祭祖都是商辦官助,可到20世紀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迹。
60年代中期,北京北海公園還辦了最後一次七月半祭祖,瓊海中到處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燈,非常壯觀。“文革”時期,除了清明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七月半祭祖節也沒能幸免。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節日逐步回歸,但七月半祭祖節卻被冷落了。
到了當今,重提傳統文化的複興,並得到了國家的認同與支持,但由于“七月半”祭祖追遠的文化意蘊很大程度上與清明節共有,加上後期演變成“中元節”所賦予與鬼魅“迷信”的密切關聯,所以在現有的節日體系中並沒有得到突出。如今原始內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動,多是民衆自發地、零星地在家庭內舉行,不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公共性。不過,在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了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從有關七月半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己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盡力超脫鬼的角度,盡量減少與鬼魂相關的所謂“迷信”的色彩,加強人世間的彼此關愛尊重、和諧共榮的因子。再就其文化內涵而言,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之一,其文化背後體現的是一種信仰。七月半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一種傳統,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傳統。所以,七月半節(中元節)從來就是一個有深度內涵有美好韻味的佳節,是一個值得傳承和發展的傳統節日。
我們深信,七月半節(中元節)一定會在中華大地上永存,一定會不斷地向前發揚光大下去。(2022.8.8)
作者簡介:文士明,網名文明之士。1965年邵陽市一中高中畢業後上山下鄉務農。1978年考上大學,畢業後分至湖南長沙某高校執教,後來調任學校一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同時兼做教學工作,退休時爲該大學管理學院黨委主要負責人。作者從小愛好詩詞閱讀與創作,退休後常有佳作在朋友圈裏流傳,受到廣泛好評。
推薦閱讀文士明作品:
點擊鏈接-「鏈接」
(山徑文學社肖殿群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