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
近幾年,我國各大證券公司逐漸重視國際化業務的開展,中國企業逐漸加入到全球配置資源中去,也爲我國券商拓展海外業務帶來了契機。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券商海外業務收入正逐漸成爲券商收入的重要來源,海外布局動作更加頻繁。
據不完全統計,6家港股上市中資券商上半年實現海外業務收入共計35.66億元。除此之外,多家上市券商在今年上半年積極選擇英國、美國、新加坡等較成熟的金融市場作爲新的業務發展點,新增境外辦公室以盡早布局海外市場。
海通證券海外業務
營收占比近19%
根據已赴港上市的中資券商2018年半年公告來看,多家大型券商已經將海外業務納入公司核心業務結構中,並詳細披露了海外業務數據與情況。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018年半年報中,共有6家港股上市中資券商公布海外業務收入情況。這6家券商共實現海外業務收入共計35.66億元,平均占總營收比例達9.09%。
具體來看,上半年海通證券的海外業務收入最高,實現營業收入20.67億元,實現毛利潤14.79億元。海通證券的海外業務占總營收比例達18.89%,國際業務在業內領先。
其次是國泰君安,實現海外業務營收9.45億元,對營業收入貢獻度爲8.25%;光大證券的海外業務表現不俗,上半年實現營收4.7億元,對營業收入貢獻度爲11%。另外,中國銀河證券和中原證券的境外業務分別實現營收1.84億元和2654.64萬元,對營業收入貢獻度分別爲4.21%和3.1%。東方證券的境外業務營收出現負值,爲-1.27億元。
海外業務收入增幅方面,上半年中國銀河證券的境外業務同比增幅最大,達22.16%;其次是光大證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0%;海通證券的海外業務在領先業內的前提下,也實現穩步增長,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64%,毛利潤同比增加20.7個百分點。
上市券商海外布局戰略
持續進行
事實上,今年以來,13家港股上市券商對海外業務的布局持續不斷,齊頭並進多層次積極開拓國際業務發展。
海通證券作爲最早發展海外業務的券商,目前的海外業務經營主體運營主要是海通國際證券和海通銀行,其中海通國際證券一直保持在香港中資證券機構中的龍頭地位。據了解,2018年上半年,在企業融資業務方面,海通國際證券的IPO項目個數在香港所有投行中排位第三,股權融資家數在香港所有投行中排位第四,並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在美國市場的首單IPO項目。除了主要業務繼續保持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外,海通國際證券還完成了對海通銀行英國、美國子公司收購整合,進一步優化了海外的戰略布局。
光大證券的海外業務也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穩步增長。截至6月末,光大證券已完成保薦項目5個,居于中資券商首位;完成承銷發行項目5個,合規及財務顧問項目2個,美元債發行承銷項目2個。同時,光大證券在投資管理板塊、投資行業、資産管理業務等也有顯著表現。
另外,今年上半年,多家證券公司通過並購境外金融機構來實現海外機構擴容。例如,2018年1月18日,中國銀河證券通過銀河國際控股完成對CIMB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Pte. Ltd(聯昌證券國際私人有限公司,收購後更名爲銀河-聯昌證券國際私人有限公司)50%股權的收購,其業務現已覆蓋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香港、韓國、印度、英國及美國等八個國家/地區。對此,中國銀河證券表示,此次跨境收購使公司國際業務布局更加全面和優化,收購後業務加大整合力度、增強業務協同合力,效果顯現。
除此之外,上市券商還積極選擇英國、美國、新加坡、韓國等較成熟的金融市場作爲新的業務發展點。2018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就增設了法蘭克福辦公室,通過加強海外布局更好地爲客戶提供跨境並購及融資服務。國泰君安也已在美國和新加坡等地進行業務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