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黃金存儲量情況
科學家們認爲,黃金需要在一種極高溫、極高壓的環境條件下才能合成。而這種極端的環境在普通的恒星或行星中根本不存在。只有中子星的爆發、碰撞或超新星的爆發,才能夠形成這種特殊環境,從而産生黃金。雖然一次形成的量也不小,但這種特殊的天體變化概率比較小,因此宇宙中的黃金含量也是非常少的。因此地球上的黃金不是地球本身自然形成的,而是來自太空的隕石帶到地球上的。
也有地質學家樂觀的估測在地球上黃金的總數應該是在60萬億噸左右,這些黃金其實已經深埋在地球的內部,甚至是在地球的地核之中,因此難以開釆。但從黃金形成極其苛刻的條件來看,這種可能性的概率不大。故黃金不是地球形成的,人工也不能合成,黃金的生成是極其困難的,形成了黃金的稀有特性。
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截至 2017 年全球已探明黃金儲量 24.4 萬噸,其中已開采約19 萬噸,占比 78%,未開采黃金約 5.4 萬噸,占比 22%。
數據來源:世界黃金協會
在2017年以後新探測黃金儲量增加了5000噸左右,黃金礦産量2018年爲3503噸,2019年爲3464噸,合計産量爲6967噸。因此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已探明黃金儲量近25萬噸,已經開釆了近20萬噸左右的黃金,全球黃金存量爲19.69萬噸。未開采的黃金儲量爲5.2萬噸,如以目前的年開采量來計算,15年時間將開釆完畢。由于越到後面黃金開采難度會越大,因此年開釆量將會逐步下降,2019年的開釆量已經開始出現了下降的情況,故實際開釆黃金期間可能會拉長。
二、黃金的貨幣演變
2015年保加利亞考古研究所發現人類早在6600年前就開始使用黃金了,黃金最早以其稀有性、性質穩定性以及靓麗的外觀而成爲人們的裝飾品。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黃金逐漸成爲了人們進行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人類社會最初的社會分工是通過物物交換來實現的,而物物交換有適配性、時間性等限制,于是就出現了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是社會公認的可以與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換,其他一切商品把它當作抽象人類勞動的化身而同它發生關系。人類社會的發展初期曾把牛、羊、谷物、布、海貝、玉等充當一般等價物,後來逐漸把金屬銅、銀、金等也作爲一般等價物。
受地域和時間限制以及普遍性、便捷性的要求,同時隨著社會分工的深入,商品交換變得普遍而頻繁,商品生産和商品交換過程中,一般等價物逐漸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商品上,這種穩定的一般等價物就是貨幣。金屬金、銀、銅由于有不易變質、易于分割和熔合、體積小而價值大、便于攜帶等自然屬性,終于成爲各國或地區通用的貨幣。而隨著地質科學的發展,勘探和冶金技術的成熟,銅和銀被大量的發現、開釆並生産,而逐漸退出或淡化了貨幣功能,而唯獨黃金以其稀有性和性質的穩定性而成爲世界各國普遍認可並采用的貨幣。
黃金直接作爲貨幣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一直到1976年牙買加體系的建立爲止整整持續了近2600年。黃金作爲貨幣經曆了兩個階段:金幣位制或金塊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
在1944年以前,黃金被制成金幣或金塊,直接作爲貨幣支付工具。在二戰後的1944年7月,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建立了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其核心內容是以美元作爲世界通用貨幣,各成員國貨幣以美元挂鈎,美元又以黃金挂鈎(1盎司黃金=35美元),從而建立以外彙自由化、資本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目標的多邊經濟貿易制度。美國以其雄厚的實力爲支撐,以世界通用貨幣-黃金爲抓手,打跨了英磅,使美元成爲了世界通用貨幣。在這段時期裏美元和黃金是一個概念,黃金即美元,美元即黃金,所以美元也俗稱“美金”。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後的近30年時間裏,因美國經濟危機頻爆發,爲了應對危機,美聯儲不斷地開足馬力印制美元,造成美元的超發,通貨膨脹嚴重,美元在全世界泛濫成災。導致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從而無法持行美元按固定彙率兌付黃金的承諾,于是該體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結束。美元對黃金開始貶值,但美元與黃金依然是采用固定彙率制,直到1973年固定彙率制結束,開啓了美元與黃金的浮動彙率制。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其實質是美元的濫發造成美元支付體系的崩潰,于是不得不與世界貨幣-黃金脫鈎,從而去尋找新的國際貨幣體系。而這與黃金作爲穩定的通用世界貨幣本身沒有關系,也並不影響黃金的世界地位。雷頓森林體系屬金彙兌本位制,它使用鈔票,並規定其法定的含金量,是虛金本位,屬于金本位制的一種;而在這之前的金幣制和金塊制,也是屬于金本位制。故在金本位制下,黃金屬于直接支付貨幣。
三、黃金的貨幣屬性
1976年,以美國爲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建立了以美元放棄金本位制,除了以美元爲主外,拉入其他幾個主要西方國家貨幣一起成爲國際儲備貨幣爲核心內容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牙買加體系”。其具體內容除了浮動彙率改革外,取消了成員國相互之間以及成員國與IMF之間須用黃金清算債權、債務的規定。從而削弱了黃金的直接支付貨幣功能。
牙買加體系建立的實質是,在以美元作爲唯一國際貨幣支付不可行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與世界穩定支付貨幣-黃金的挂鈎,而拉入其他主要西方國家的貨幣如日元、英磅、德國馬克(現已由歐元替代)等,一起作爲國際貨幣支付體系的支撐,從而維持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
美國作爲現代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在維持世界秩序方面確實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特別是在“一戰”以及“二戰”中的付出。有許多人認爲美國現在這麽富裕,主要是發了戰爭財。其實不然,特別是在二戰中對英法俄中等參戰國進行了無償的大規模資金、武器及戰備物資的支援。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巨大的利益在後面,美國主導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把美元變成了世界貨幣,牙買加體系是其的後續傳承。美元作爲世界貨幣,能收獲豐厚的“鑄幣稅”,也就是可以收割全世界的“韭菜”。
作爲世界基礎貨幣的黃金,美國對其一直是持打壓態度的,因爲它對美元作爲世界貨幣構成了潛在威脅。而在美元成爲世界貨幣之前,不得不認可黃金,利用黃金使美元站上世界貨幣的地位。如果黃金作爲直接支付的世界貨幣,由于黃金儲備以及黃金的生産分散在世界各地,利用黃金收割“韭菜”不可能實現。所以現在的西方國際社會包括華爾街的媒體宣傳中,很少提及黃金的基礎貨幣屬性,而主要宣傳它的商品屬性以及投資避險屬性。 所以在與朋友的交流時,提到了黃金的貨幣屬性,發現好多朋友竟然不知道,說現在不是已經脫離金本位制了嗎。
雖然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削弱了黃金的直接支付貨幣功能,其主要內容就兩點:1、取消了金本位制,即取消了美元和黃金的固定彙率,而變爲浮動彙率,也就是說現行體系下黃金與美元的彙率是可以隨時變動的;2、IMF各成員國之間以及與IMF本身的債權債務可以不必用黃金清算,意即可以用外彙也可以用黃金清算。所以該體系本質上並沒有動搖黃金的貨幣屬性,實際上也不可能動搖。由于牙買加體系除了美元外把其他國家的貨幣也拉入了國際貨幣支付體系,其本質上是削弱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更鞏固了黃金的世界貨幣地位。黃金貨幣屬性是社會自然形成的,深入人心,其基礎不可撼動,黃金依然是全世界普遍認可的基礎貨幣。一個國家的國際儲備中除了外彙儲備外還必須有黃金儲備,有些國家黃金是禁止帶出境的(比如我國)。當世界形勢出現特別狀態時,黃金仍然是最後的支付手段,發揮世界基礎貨幣的功能。
在世界各地旅行時,只要你手中有黃金,在當地的銀行、首飾商、金商都能夠把黃金兌換爲當地的貨幣,黃金可以全世界通行無阻,黃金仍然是世界通行的貨幣,它的貨幣地位實際上比美元還要穩固。爲什麽呢?原因很簡單。美元、日元、英鎊等都是紙幣,紙是很廉價的,美國印制一張100美元鈔票的成本只需0.12美元,但它的價值確是100美元,可見其收益有多豐厚。人性貪婪的劣性使發幣方不可能不多發。美元從成爲世界貨幣後,美元的M2從1945年的1120億左右到1971年猛增到7140億,6年翻了6倍多。
而黃金的稀缺性、穩定性使其成爲天然的貨幣而被世界普遍認可。一個國家發行法幣,其之所以有價值,名義上說是因爲後面有國家信用來支撐,但國家信用後面是需要有真實的實物黃金來支撐的,這就是近幾年來,各囯的央行在經濟下行周期下爲了維持本國幣值穩定,而不斷增持黃金的原因。所以黃金才是真正的世界通用貨幣。
四、黃金的內涵價值
既然黃金是世界基礎貨幣,那麽黃金真正的價值是什麽呢,它是黃金的價格嗎?它們之間存在什麽關系呢?
我們已經知道,美元是世界貨幣,黃金是世界基礎貨幣,因此,它們都對應著社會商品總價值。我們假設,社會商品總價格爲g,美元發行量爲m,黃金存量爲n,單位黃金價值爲v,單位黃金價格爲p。則它們之間的關系式爲:
g=m=n*v
我們可以求出單位黃金價值:
v=m/n
根據這個等式,只要知道m和n,我們就可得出單位黃金價值。美元發行量m爲M2,黃金存量n爲已開釆的黃金總量,黃金存量的單位通常爲萬噸,我們要把它轉化爲盎司,因爲黃金市場最早在英國倫敦開始,黃金價格在國際市場上通常是以英制單位盎司來報價,1盎司=31.1克。從以上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黃金價值/價格與美元M2呈正相關的關系。我們從下圖的趨勢線可以得到印證。
因爲測算需要很多具體的數據,由于網絡上的信息並不全面,且還不太准確,有些數據只能由本人比較、分析、推測出來,所以並不一定完全准確。如1945年的M2怎麽也找不到,只有1950年的M2爲1500億,1951年和1952年兩年M2平均增速爲6%左右,因此按年增長6%的增速來測算得出1945年的M2。雖不一定完全准確,但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大致狀況。
我們首先來測算並推測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內容,美元與黃金挂鈎的固定彙率:1盎司=35美元,是怎麽得來的。當時會議的開會時間是1944年7月,因此在這個時間點以前,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體系起草的負責人)肯定已經組織測算完成了。公開資料顯示1940年的全球黃金存量在6萬噸左右,因黃金礦産每年還在不斷開釆,在測算黃金存量時應考慮未來幾年的增量,當然在用M2時也應該考慮了增量。1945年美元M2爲1120億,黃金未來幾年後的存量取整數爲10萬噸,折算成盎司爲32.15億。因此1盎司黃金價格爲:
v=m/n=1120/32.15=34.83
取整爲35美元。這就是我推測35美元的由來。
根據上述公式,我們也可以測算出現在黃金真實的內涵價值,截止到目前全球黃金儲量19.69萬噸,折合爲63.3億盎司,美元M2爲15萬億,于是可以得出:
v=m/n=154380/63.3=2438美元/盎司
本人選取了曆年來的幾個關鍵年份,測算了黃金價值與價格關系的波動情況,列了如下表格:
從以上表格數據可以看出,黃金的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價格一會兒低于價值,一會兒高于價值。但價格始終會是以價值作爲中樞標准的,也就是說價格大部份時間會偏離價值,但它終究會回歸價值。
價格偏離價值分爲正偏離和負偏離,兩個偏離區域理論說來應呈正態分布,如果時間序列繼續拉長的話。但在從上表看來,價格大部份的時間裏卻低于價值,究其原因,有可能與我們正好經曆了長達20年的黃金熊市有關,也許我們將要迎來長時間的黃金牛勢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