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傳媒8頻道推出《星期二特寫:鍾聲響起時》節目,介紹八所傳統華校的轉型和變遷曆程。這八所學校是:南洋女中、華僑中學、立化中學、南僑中學、聖尼各拉女校、公教中學、中華中學及德明政府中學。第一批九所特選中學當中,中正中學、海星中學和聖公會中學這三所學校沒有入列。在2000年成爲第十所特選中學的南華中學也未獲介紹。“紅螞蟻”找來中正、海星、聖公會及南華的校友執筆,補上這個缺。撰稿人從校友的角度,談談母校的特色和曆史,並與讀者分享回憶中,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
近期電視台播出《星期二特寫:鍾聲響起時》系列節目,透過昔日傳統華文中學的師長和校友之經曆,述說新加坡傳統華校自1979年以來的轉型和變遷曆程。節目初衷立意良善,然而在播出第一批八所傳統華文中學名單中竟沒有中正中學,讓人感到意外和不解,其回顧本地華文教育發展的曆史代表性也因此失去了厚度。
1930年代新加坡和馬來亞的華校多由熱心教育的華僑領袖興辦,學生完成小學教育後遠赴中國升學。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許多知識分子避難南來,新馬一帶的華小畢業生無法赴中國求學。1938年10月,本地先賢林文慶、李振殿、林中杏等成立籌備新校委員會,並獲得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蔣介石之同意,取其字“中正”爲中文校名,英文校名一度爲Chiang Kai-shek High School。1939年1月成立董事會,由香港企業家胡文虎出任董事長,本地抗日英雄林謀盛擔任監理,並禮聘廣州中山大學法學教授莊竹林博士出任首任校長。創校初期高、初中一共11班,學生400多人,在1942年獅城淪陷前更增至650多人,其中不乏遠自泰國、印尼、菲律賓前來求學者。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正複課,首倡男女平等求學機會,成爲新加坡第一所男女合校的中學。1947年董事會購得加東月眠路(Goodman Road)一幅14英畝(5萬6655平方米)的土地,奠定了今日中正中學總校的發展基礎。1950年代中期,中正總、分校學生人數超過5000人,單是總校初中一年級一度就開辦近30班,比當時一些中學的學生總數還多,莊竹林校長抱著“有教無類,所過者化”的精神,有意將中正發展成爲“萬人中學”。然而,由于1954年本地華文中學普遍反對英殖民地政府的青年服役計劃,殖民地教育官員極欲削弱作爲學潮大本營的中正中學,多次限制該校學生人數。成立于1956年的德明政府華文中學和華義中學,最初的師生均從中正分割出來。
中正當年既有傲視東南亞華校的師生人數規模,又有享譽本地文藝界的合唱團和戲劇研究會,卻苦于沒有合適的演出舞台。從1955年起,總、分校學生開始通過捐獻、公演籌集興建大禮堂基金,1964年和1965年更利用中正湖景色兩度舉辦園遊會,受到社會大衆的關注和支持;其中1965年園遊會在兩天內就吸引超過10萬名各族人士前去參觀。經過多位董事慷慨捐贈、曆屆師生的辛苦捐獻,得以籌集165萬元,興建占地2787平方米、總面積5574平方米的大禮堂暨科學館;其中大禮堂更依照劇場規格設有2665個座位,可放映教育電影、舉辦音樂會、戲劇演出,還可以作爲乒乓、羽球比賽的室內體育館。這座集表演、藏書、教學試驗、運動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標志性建築物,在1968年落成時更邀請我國總理李光耀主持開幕典禮。如今,這座紅柱綠瓦、古色古香、呈中國宮殿式外型的雄偉大禮堂已是改名爲“竹林樓”的行政樓,在2014年與學校正門牌坊,一起被列爲受保護的國家古迹。
地靈人傑,78年來中正人才輩出,傑出校友遍布我國政、商、文藝、新聞界,例如銀行家黃祖耀、航運企業家傅春安、城市規劃師劉太格、工人黨秘書長劉程強、社會發展部前高級政務部長莊日昆、書畫家林子平、文史工作者韓山元、文化獎(戲劇)得主韓勞達、華樂指揮家鄭朝吉、新明日報前總編輯杜南發……這裏就不一一列舉。據1978年該校文藝刊物《湖聲》記載,當年我國國會中至少有10位議員是中正校友。
筆者有多位家族長輩均爲中正校友,從小從他們的畢業特刊中就對大禮堂和中正湖留下深刻印象,所以1979年來獅城選擇中學就讀時,自然將中正總校列爲首選。記得以前星期六上午參加課外活動,華樂團在大禮堂四樓練習吹奏,笛聲悠揚,遠近飄送,與大禮堂的中式建築外觀互爲表裏,散發著濃郁的中華文化韻味。後來聽鳳飛飛唱《聞笛》:“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曲罷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飄空”,腦海中就浮現這樣的意境。
我國教育部從1979年起推行“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下,開辦華文、英文同爲第一語文的特別源流課程,是新加坡語文教育政策的裏程碑。中正中學(總校)與華僑中學、聖公會中學、公教中學、 德明政府華文中學、海星中學、南洋女中、立化政府華文中學、聖尼格拉女中,成爲第一批“特選中學”,說明官方當時認定這九所中學爲最具代表性的優秀傳統華校。
所以,無論從學校發展曆程、人才培育、對本地社會貢獻和影響力所及,乃至學校建築風格和校園特色,中正中學在我國華文教育史上均有不容忽視的社會地位和曆史意義。要談本地傳統華校的轉型與發展,豈能不提中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