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傳媒8頻道推出《星期二特寫:鍾聲響起時》節目,介紹八所傳統華校的轉型和變遷曆程。這八所學校是:南洋女中、華僑中學、立化中學、南僑中學、聖尼各拉女校、公教中學、中華中學及德明政府中學。第一批九所特選中學當中,中正中學、海星中學和聖公會中學這三所學校沒有入列。在2000年成爲第十所特選中學的南華中學也未獲介紹。“紅螞蟻”找來中正、海星、聖公會及南華的校友執筆,補上這個缺。撰稿人從校友的角度,談談母校的特色和曆史,並與讀者分享回憶中,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
那些年,別人有黃城、綠園、白雲崗等用以昵稱校園的雅號,我們卻只能有個翡珑山,聽了都讓人覺得烏煙瘴氣的。多少個摸黑的清晨,爲了避免上學遲到而抄捷徑穿過比達達利墳場步行那十來分鍾;趕不及朝會就會跟其他淪落人在骨灰排位間跟糾察員玩捉迷藏。那種拾墓而行的體驗,到現在還曆曆在目。
以墓碑爲“地標”
從起初擔心擾往生人安甯的戰戰兢兢,到後來對墳場了如指掌,穿梭自如,走在其間還有一種說不出的平和安甯,感悟人生不過如斯;同學之間甚至是以XXX的墓碑爲“地標”,邀約在墳場裏會晤,然後一起上學、嬉戲,甚至逃學。現在墳場已清除,興建另一批令人欣羨、價格連城的“民房”。幾周前老板的家屬成員辭世,到其中的殡儀館治喪處吊喪,不禁哀悼又一處城市回憶和景觀線的逝世。
球瘋
對籃球瘋狂的程度簡直無法形容。讀下午班時,卻清晨6點半准時到校門報到,摸黑在籃板下搏鬥,一邊看著學兄們拉籃圈、扣籃的神氣。當時校內籃球風行,大家各組各的球隊,最頂峰的時候單是同一年級裏有16支隊伍之多,足夠打聯賽。我們課室門口有一條長長的梯階通往籃球場,臨著休息或下課鍾聲敲響前,就會先看到籃球拾級滾跳到球場上……,鍾聲一響起,大夥就都往球場上沖。打完了一整個早晨、下午和黃昏的球,又還各自到民衆聯絡所和代表的選區球隊,繼續練球。日複一日。
真搞不懂,年輕哪來那麽多的精力?如今老來也只剩腰酸背痛的提醒和遍體磷傷的記憶。
華文好窘
海星是九所語特中學之一,向來非常注重華文。
記得中四畢業那年,有幸代表學校參加校際華文問答比賽。筆試之後,我的這支“候補”隊伍不小心擠進了決賽。雖然最後因經驗不足只落得了第三,但也還是爲著是決賽中唯一的男校代表(向來都是女生的天下)而引以爲豪。那個令我得意了幾天的獎杯,幾年前搬家的時候終于決定丟掉了。但丟不掉的卻是心中慢慢對中文在本地的窘境的心灰意冷。
年前有機會到其中一所語特小學教雙文化課程的翻譯部分,驚覺原來本地學生的華文程度,竟然比普遍大家以爲知道的,還要慘不忍睹。
後生可“危”
更納悶的是,年初小女上小一,隔了姐姐五年之差,課本都經修訂須重買了。買完書,拿起華文課本時,《華文課本》竟然變成了《歡樂夥伴》。我頓時咋舌!改個題,挂個羊頭就希望學生對學習華文感興趣嗎?官方都會在推介禮上出糗,豈能對小朋友有所要求?
文化,是傳承,還是累贅?
也許是時候重新檢討,找個折衷的切入點和關聯性,重新分析劃定語特學校在新時代的使命,而不是老想些治標不治本的短淺對策。要不,小朋友們倒成了後生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