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傳媒8頻道推出《星期二特寫:鍾聲響起時》節目,介紹八所傳統華校的轉型和變遷曆程。這八所學校是:南洋女中、華僑中學、立化中學、南僑中學、聖尼各拉女校、公教中學、中華中學及德明政府中學。第一批九所特選中學當中,中正中學、海星中學和聖公會中學這三所學校沒有入列。在2000年成爲第十所特選中學的南華中學也未獲介紹。“紅螞蟻”找來中正、海星、聖公會及南華的校友執筆,補上這個缺。撰稿人從校友的角度,談談母校的特色和曆史,並與讀者分享回憶中,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的小學念的是菩提學校,畢業後多數同侪選擇在島國東部升學。那些上特選中學的許多時候如果不是選了德明 ,就是去了中正。因爲小學二年級搬家,結果我和孿生哥哥昭鵬最後選了海星中學。猶記得我倆會考成績放榜後去新學校報到時缺少友伴的寂寞和忐忑。如今回想,1991至1994的那四年,卻是非常充實且美好的時光,而最讓我回味的是海星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
體育群育兩不誤
今天學生熟知的"課程輔助活動"(co-curricular activities; CCA) 當年稱作“課外活動”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CA)。聽起來像是額外的負擔,但卻是我求學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當年教育部沒有要求中學統一ECA的設計模式,海星的課外活動結構因而顯得獨樹一幟,特別能體現體育和群育兩方面的特色。
入學的前兩年,所有的學生每周都必須參加三項課外活動。除了全體劃一的遊泳和跆拳道訓練之外,每名學生可在制服團體和其他社團兩組當中選擇第三項活動。還記得中一中二那兩年,每周總有一個下午跟同學浩浩蕩蕩從學校出發,穿越校園內那條蔥郁迤逦的梯級步道,到巴特裏路(Bartley Road)的巴士站搭乘巴士,前往坐落在實龍崗上段私人住宅區裏的巴耶利峇遊泳池上課。
到了星期六下午,則是大家換上白色的跆拳道制服參加集訓,發散青春期用之不竭的精力。在教練的引導下,我和哥哥從一年級學習站穩馬步、揮拳呼和、舉高踢腿、慢慢進階到模擬打鬥。(迫近四十都快沒得找的年紀回望有點不可思議,昭鵬當年竟能做一字馬!)。
而每逢學校假期,遊泳教練舉辦三、五公裏的長程訓練和救生課程的認證,讓有興趣的同學報名。到了高年級,遊泳課和跆拳道課不再是指定的課外活動,但我們兄弟倆繼續參加後者,腰帶顔色不斷變換,等級一路考到黑帶爲止。
全級露營
除了規定的課外活動之外,海星還有計劃地在中一、中二階段組織全級參與的露營活動,爲我們學生在中三到烏敏島參加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School)的體驗時做好准備。前年年底才正式對外開放、位處東北部海岸外的科尼島(Coney Island)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中二那年,我們在學長的帶領下徒步深入萬國(Buangkok)和榜鵝地帶,再劃獨木舟到科尼島上紮營。(如果沒有那次經驗,我不會在服役之前就提早認識到自己非常厭惡一面齊步走,一面高歌。)
中二學年結束時,爲了做進一步的准備,學校安排我們舊地重遊,繼續接受劃獨木舟的培訓。上課需搭乘82號巴士,途經榜鵝那片人迹罕至的森林和那條直通海邊的馬路,才能抵達榜鵝尾的碼頭。別人晚上去那裏吃海鮮,我們則是去運動。獨木舟訓練中心就在碼頭邊,而我們訓練的地方就在島國和科尼島之間的水域。正是由于學校提供了這些難得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並喜歡上水上活動,中三年底選擇進階的獨木舟課程。
往事曆曆 日子真惬意
往事曆曆,遂想起每次訓練結束,總會和同學們去吃那攤晚上很熱鬧的檔口的煮炒。而回程途中,運動後填飽肚子的我坐在車窗邊,讓微風拂面,感覺日子真是惬意極了……
說實在的,我和哥哥都不算運動咖,但當年海星多元化的課外活動編制,讓我們在一般社團的形式以外,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那難忘的四年對我而言確實是很好的鍛煉,也培養了我今天對各種戶外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