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星期,原油交易空前慘烈,期貨價一泄不止,直到上周跌破零美元,以每桶負37.63美元收市。
油價崩盤的消息傳來,懂財經看大局者無不震撼,很有江湖從此多事之感。
但對市井小民來說,這個世界是越來越難懂了。
油價開始猛跌時,油變得比水更便宜,這樣的情景已經夠難懂了。
不料油價竟跌成負數,賣家不僅不收錢,還願意貼錢,其中的道理,真的需要很強的大腦才能理解。
中國強大腦特別多。當地《新華網》引述專家的話說:
原油供過于求,期貨價格跌成負數並不奇怪。賣家怕原油砸在手上,甯願貼錢找買家接手。負油價並不意味著原油本身無價,只是原油運輸成本或存儲成本已超過石油的實物價值。
看懂了嗎?不懂不要緊,反正我們只關心一件事:
原油價大跌,油站的汽油價,家裏的電費,會不會也應聲下跌?
油價拉動各種物價,直接影響民生,民衆自然很注意。
疫情期間,大家宅在家中,用電用得厲害,特別希望電費下調,因此都在等待能源公司的好消息。
至于汽油價,相信一些蟻粉早有行動,已經到油站探測一番。
各路消息顯示,跑了一趟油站者,無不高高興興地去,大失所望的回來。汽油價是掉了,但打滿一缸的油,省的錢少得可憐,只夠買幾粒雞蛋。有些還貨比三家,而價格出奇的接近。
其實,紅螞蟻兩年前就有一篇專文提醒各界:
在這個世界上,汽油價總是漲得又快又多,降得又慢又少。
今年一月,我們就有這樣的體驗。那時中東局勢告急,美國和伊朗劍拔弩張,國際原油價格跟著猛漲。許多人看了新聞馬上沖到油站,然而還是遲了一步,汽油價已經隆重上漲。
世界各地的媒體都說,這個“跟著漲不跟著跌”的現象很普遍。
人們不禁懷疑:這是賣油老板pakat(串謀)的結果嗎?
新加坡人也曾這麽懷疑,政府兩年前也曾展開調查,而調查的結果是:無證據顯示它們串謀定價欺瞞消費者。
那麽石化業者自己又怎麽說?它們一般的解釋是,原油價和汽油價的起落,總會有個時差。簡單來說,煉油廠現在所用的原油,不是現場買的,而是過去買的,買下後加上運輸,需要好幾個月才開始提煉。
它們也說,影響汽油價格不僅是原油價,還有汽油稅,消費稅,地價和其他運營成本。
這是油企業籠統的解釋,沒進一步透露各個成本的比重,也沒正面回應價格漲降幅度有別的問題。
石化公司有沒有趁機牟利,我們不易判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個經濟困難的時刻,它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疫情下,世界對各種石油産品的需求大幅下滑,企業停工了,汽車不開了,輪船不跑了,飛機不飛了……
世界各大石化公司拉起警報,紛紛減産或停産,整個石化産業鏈都受到很大壓力,上下遊企業都可能陷入困境。
這是當前世界經濟慘況的一幕,原油期貨市場崩盤影響至深又遠。
不過,大企業盡管困難,還是需要公平對待消費人,尤其是在生活困難的日子裏。
消費人也應該出聲,爲自己討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