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去年底至今年初,很多國家首腦和要員訪華,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加拿大總理來了,韓國總統來了,法國總統來了,英國首相也來了。
日本來個外相,需要說明的是,不是日本首相安倍不想來,而是中國不讓他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883559_1.html/ ]
如果中國讓安倍來,屁顛顛比誰跑的都快。
還有一點要說明,如果德國的組閣早已成功,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要在來華的行列。
這一輪訪華高潮,出來一個共同現象:就是這些來訪的國家都是GDP排名靠前的所謂已開發國家。
出來一個共同話題:支持經濟全球化,對接一帶一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出來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來的都是聽得多,說的少。多了一點謙虛,少了很多傲嬌。更不要說坐而論道,指手畫腳。
出來一個共同轉變:就是過去這些人來訪,多是挾美自重,伸手要價。而今則都是準備弄成挾中自重,向美要價。角色轉變就是如此之快,令人瞠目。
不過,虎狼當道,安問狐狸。
作為美國的特殊夥伴,核心傳統盟友,近身鄰居,英國人都走到了挾中自重,向美要價,走鋼絲,兩頭吃利的地步。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據報道,從1月26日起,美國軍方在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與澳大利亞、英國舉行為期3周的「紅旗18-1」空中軍事演習,規模是42年來最大。然而,演習第2日發生意外,澳洲皇家空軍一架戰機於起飛時引擎故障並起火,所幸無人受傷。
呵呵,英國首相1月31日訪華,還在美國玩了這麼一出,不外乎是想顯擺點兒實力,自抬點兒身份,製造點兒籌碼,提高點兒要價。
強大的軍事機器不能當飯吃,何況已經是破落的武器。
要解決經濟問題,還是要拿出真心實意,切實可見的利益。看來這次是英國人要用軍事合作來粘合美國人已經破碎的玻璃心,用實在的利益來贏取中國的實惠。
軍事經濟兩頭逢集,哪一個是大集,能購買到自己真正的所需,英國人心裡十分清楚,也是敢於出手,美國也是拿它沒辦法。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883559_1.html/ ]
同樣,不付出足夠的貨款,從中國這裡也是提不走貨滴。
東風漸換人不知,暗隨流水到天涯,世事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根本變化。
特蕾莎·梅來中國,用行動再次證明了「自1982年起英國首相任內必訪華」的定律。為了亞投行、「一帶一路」不惜和美國漸行漸遠的英國,把中英關係端上了一個新高度。
不過**發現,相比美國,特蕾莎·梅的此訪,有一個國家比特朗普還著急。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來了「梅姨」這次訪華,規格之高,前所罕見。
雖然行程只有三天,但含金量很高。首先,中英兩國從今開始,將設立「總理年度會晤」機制,要知道,能有這種穩定對話機制的,也僅中俄、中歐、中德、中澳寥寥幾個國家組織而已。而且,特蕾莎此訪是受到李克強總理的邀請而來,中國為其首設年會,足見地主之誼。
此外,英國媒體天空新聞此前披露了隨同首相訪華的「豪華」商業團陣容,包括滙豐銀行、英國石油公司、渣打銀行、阿斯頓·馬丁、阿斯利康製藥公司、海事衛星inmarsat和曼徹斯特大學等40多家全球知名企業和高校,「幾乎搬空了英國」。
官方公布的行程中,有一段話值得注意:中方領導人將同特蕾莎·梅舉行會談,就中英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深入交換意見」意味著什麼,此前網絡上流傳段子稱,交換意見意味著「分歧很大,各說各的」,這種說法並不靠譜。要知道,外交辭令中,深入交換意見後面一句,往往跟著「達成廣泛共識」。
中英之間有哪些廣泛共識?知事觀察,主要是四個方面:鞏固黃金時代,拓展戰略合作,增強人民交流,加強國際協作。具體層面,包括探索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發掘更多合作機遇,以及為脫歐後英國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鋪路。
掰了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鴻溝,遠不止英吉利海峽350英里的寬度。歐元危機,是點燃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導火索。英國急於脫離泥潭,不惜要公投脫歐。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歐洲內部的紛爭,實際上卻是美國逆全球化引發的連鎖反應。從政治經濟上看,當前美國只需要歐盟這隻「右手」,在針對中東、俄羅斯等問題上承擔責任與力量;英國被邊緣化,早就寫在了特朗普的小本本兒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883559_1.html/ ]
英國人當然不會束手就擒,經濟上向中國靠攏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抓手,脫歐後,說是救命稻草也不為過。
開玩笑地說,如果讓英國人來中國上課,哪門課學得最好?肯定是歷史——「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現在仍適用。
需要說明的是,英國是最早提出要加入由中國倡導的亞投行的西方國家,早在2015年年初就提出要成為創始成員國。因為這事,美英鐵盟罕見地產生了裂痕。
當時,有白宮官員措辭嚴厲地批評英國:我們對於那種不斷遷就中國的傾向十分警覺,這不是同一個崛起中的強國打交道的最佳方式。
與此同時,脫歐後的英國在經貿上抱大腿,無疑令白宮十分不爽。自上周特朗普重啟塵封16年的「201」條款後,美國一直在找茬兒。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就在昨天,代表900家在華運營外資企業的「中國美國商會」發布報告稱,多數美國企業看好中國經濟增長,也有一些企業表示受到不公平待遇,有記者把這個問題帶上了外交部記者會。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先禮後兵」地表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並繼續為他們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投資營商環境。
但同時也希望,其他國家同樣能為中國企業赴他們國家投資興業提供公平、公正、透明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這話說給誰聽,想必不言自明。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急了中俄、中美,中國與歐洲,中國與東協……無論中國與哪個國家走近,都有一個國家特別著急,那就是日本。
去年年底,知事曾發文《年內第五次!日本開展中國跟屁蟲式外交》分析,日本跟著中國大外交「壓馬路」,從東南亞、中亞以直到歐洲、非洲,並且樂此不疲。
中國的足跡所至,都讓日本「眼紅」,拉關係、搶生意更是稀疏平常,包括中英關係走近,也讓日本心急火燎。不過這次,日本人賺眼球的方式,卻突然換了個姿勢。
在外交部網站公布的外事日程上,原本是英國首相先宣布訪華,日本外相訪華此後一天才獲官宣,不過後者卻彎道超車,先於特蕾莎·梅3天就成行。雖然不排除日程安排的因素在,但官宣後一天(27日)就到訪,同樣可以看出日本外交官的急迫心態。
近期,首相安倍及日本外交官員突然轉向,對「一帶一路」建設開始拋出積極表態,訪華的河野太郎也對日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探索三方合作表明了積極態度,這裡面存在什麼考量?日本媒體給出了答案。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883559_1.html/ ]
《東京新聞》稱,安倍政府內部多數人員認為,在長期視野下考慮日本安全保障和經濟利益,與進一步走向大國化的中國改善關係成為當務之急。
據知事觀察,2017年中美兩國實現了元首互訪,極大地改善了兩國關係,即便兩國間仍存在摩擦,但大方向是既定的、穩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同樣作為美國傳統盟友的英國也在不斷向中國靠攏,安倍如果繼續延續著同中國對抗的政策,勢必會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因此,雖然時不常跳出來碰碰瓷,但從2017年中上旬起,日本政府就作出了積極改善中日關係的表態。
綜上原因,日本急於在特蕾莎·梅到訪前蹭一波流量也可以理解,但急迫的心態如何能化為真正的行動,需要日本政府高層認真思考。正如王毅外長在會見河野太郎時所言,希望日方重信守諾,按規矩辦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變化無常,說不準就會向反面轉變,難以預料。
咱們今天要談的英國,就是在逐漸衰落道路上磕磕絆絆的「模板」。
2016年6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至今,代價付了,顏面丟了,本想甩掉歐盟這個包袱,重新「做人」,不料「包袱」毫不留情,該給的「分手費」一分不能少,該割的肉,一塊也不放過。英國在鐵鍋里「內外翻滾」,愛爾蘭人已磨刀霍霍向倫敦,大英帝國的衰落程度,遠比咱們預料的還要嚴重……
——光榮孤立!
19世紀下半葉,鼎盛時期的英國,奉行「光榮孤立」的大陸均衡傳統,擁著強大的海軍力量和經濟力量,協調歐洲各國關係,既不結盟,也不承擔義務,保持自由之身,見機而行,坐收漁翁之利!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二戰後,面對滿目瘡痍的歐洲大陸,1951年,法、德、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六國簽訂了為期50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準備正面跟美蘇兩大強國剛一剛。
起初,大英帝國不願意:自由自在慣了,不想和「難兄難弟」共同進退;但隨著《布魯塞爾條約》的簽訂和「歐洲共同體」的成立,英國吃驚了,也無奈了!只能開啟「坎坷」的加入歐共體之路。
——一意孤行!
一戰爆發是英國衰落的轉折點,英國想消滅崛起的德意志帝國。自己「坐山觀虎鬥」,不願親自動手,就讓法國和俄國去。沒想到的是,德軍硬生生把看客拉下水,變成局中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883559_1.html/ ]
看戲的成了美國,撿漏的還是美國。英國自己惹得一身腥,好不容易回了點血,又被砍,直到印度獨立,英國的輸血管也被切斷了。
美國迅速上位,英國一落千丈!
哪有什麼日不落?東方註定亮過西方——
心術不正
毛主席曾說,帝國主義亡我之心未死。實際上指的是資本!大英帝國稱霸全球,本質就是英國資本稱霸全球。表面上大公無私、道貌岸然,內里卻發財當官兩不誤。資本集團利益就是英國國家利益,反過來也一樣。
這一套,在美國也適用:如今「精明商人」就是典型代表,在經濟界有著極強的存在感。官就是商,商就是官,反映出來的就是自私自利,美國優先。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如今的英國就像垂垂老矣的英女王,外表依然光鮮,談吐受人注目,動作依然有力。但無法否認的是,它已經老了,不以全人類共同幸福為宗旨的帝國在歷史長河中當然沒有出路。
歷史就是一個複製,如今的美國優先,也是同理。
霸權思維
英國在鼎盛時期,收割了很多羊毛,附合馬太效應:你有,給你更多;你沒有,把屬於你的都拿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這樣的結果是也預埋了很多炸彈,只行霸道,不行王道,內部就會分裂,人心是打不服的;只知權謀,唯利是圖,一群烏合之眾,又如何同舟共濟?沒有道義的大國終將沒落,靠蠻橫霸權得來的輝煌,也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