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北美健身界很多人透過限定進食時間的“間歇性斷食”來保持健身效果。有科學網站發表論文稱間接性斷食有可能減少壞膽固醇,改善胰島素抵抗,甚至促進幹細胞啓動。不過,受訪的本地營養專家認爲,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加上不少人營養攝取不均衡,因此不宜輕率斷食。
所謂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以下簡稱IF),指的是限定進食時間,例如過了傍晚6時不吃東西,一直到第二天早上10時後才進食,16小時斷食,早上10時至傍晚6時這八個小時裏可以隨心所欲地吃東西。
不少人透過這樣限定進食時間成功瘦下來,也有健身族用這種方法保持健美身材。美國媒體認爲,是名人效應帶動了這股飲食潮流。據報道,美國歌壇天後Beyonce(碧昂絲)、澳大利亞巨星Hugh Jackman(休傑克曼)、男星Ben Affleck(班艾佛列克)、澳洲影後妮可基曼(Nicole Kidman)都采用這個飲食方式保持健美。
和其他瘦身飲食法相比,IF不講究吃什麽,只限定進食時間,因此執行起來看似比較容易。每天健身和跑步的瑪麗(化名)試了一個星期,發覺要持之以恒需要意志力,並且要調整應酬聚餐時間,不是人人都可以配合。40歲的她激勵自己:“很多寺院的修行者都做到過午不食,我16小時不吃東西可以的。”
瑪麗自以爲每天運動量大,熱量消耗大,因此在飲食方面相當放任自己,有晚上吃零食的習慣。她開始每天斷食16小時後發現,因爲晚上不吃東西,睡眠質量改善了不少,思考和反應更加靈敏。
西方營養專家指出,IF隱藏健康陷阱。有些人會在可進食時段暴飲暴食,想減肥,結果熱量攝取更多,營養不良,得不償失。瑪麗注意到營養攝取要均衡,吃足夠的蛋白質、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不過,試了兩周後,礙于交際應酬時間難配合,她恢複正常用餐時間。
美國科學家針對斷食對健康的影響做了初步研究,發現IF具備改善健康,延年益壽的潛能。在斷食期間,人體許多細胞會死亡,啓動幹細胞,新細胞再生。也有研究發現斷食可以減少壞膽固醇,減少炎症,改善胰島素抵抗,穩定血糖水平。
然而,由于這些研究很多只在白老鼠實驗階段,用人實驗的數據還很少,許多營養專家並不鼓勵人們嘗試,特別患有糖尿病、新陳代謝失常或飲食沖動的患者。
任何飲食改變都應漸變
百彙東岸醫院營養治療師葉維銘告訴聯合早報,IF有好幾種,包括16/8,即8小時吃東西,16小時斷食;5-2飲食,即一周的5天正常飲食,連續2天攝取非常少的卡路裏,一天攝取500至600卡路裏。還有一個方式是“吃-停-吃”,一周當中有一天或兩天24小時不進食。
他說:“IF是一種飲食方法,但欠缺科學證明它的效用和可持續性。這樣的飲食法多用作減輕體重,但改變的不只是飲食時間,也改變生活方式。”
葉維銘說,IF能在短時間內減輕體重,效果顯著。但是這種飲食方式並不適合所有人。減輕體重固然能預防慢性疾病,但是如果缺乏自律,瘦下來後很容易打回原形,體重甚至比之前有增無減。
想控制體重還是應該請教專家建議。葉維銘說,體重突然下降情緒會變得不穩定,甚至影響注意力,肌肉變得軟弱無力。
他說:“最近有關IF報道稱可改善糖尿病症狀,但相關的研究是針對實驗老鼠,而不是人類展開的。也有研究稱針對100人做了實驗。但也有研究指出,斷食只對少數同時有肥胖問題的糖尿病患者有效。糖尿病患者有些可能有心髒疾病或腎病,因此IF對他們無益。”
葉維銘強調,任何的飲食改變都應該逐步調整,可長期維持爲宜,不贊成突然做大改變。
可能加劇營養不良
現代人輕率地斷食還隱藏營養不良加劇的健康陷阱。共和理工學院應用科學學院講師王強順博士說:“現代人飲食的問題是吃得多但又吃不夠——所攝取的總熱量過高,但所攝取的營養量卻不足。我們應該吃得適量,營養又充足。”
王強順認爲,斷食法與吃得適量的目標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方式不同;斷食法可在短期內采用,但長期保健還是有賴正常健康飲食。
他指出,盡管一些人體研究確是顯示間歇性斷食與擬斷食對減輕體重與改善慢性疾病的助益,但這些飲食方式的長期影響與安全性則有待證實。“對于特定狀況,比如肥胖,短期內采用間歇性斷食或擬斷食來達到燃燒脂肪,減低體重的目標是可接受的,而一旦達標,則應該恢複正常的健康飲食方式作爲長期保健。”
IF發揮作用在于透過限時控制進食量,減少攝取卡路裏。現代社會物質發達,人們追求健康飲食,講究吃什麽,卻忽略了吃多少。
王強順說:“所攝取食物的種類與攝取的分量一樣重要,必須同時關注。物極必反的道理同樣可用在飲食上。舉個例子,水果提供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也是抗氧化劑的重要來源,但若每天單單大量地吃水果餐,經久必見反效果。”
不是人人都適合斷食
每次談到健康飲食,許多本地營養專家都會舉出保健促進局推出的“我的餐盤”作爲參考准則。根據不同食物種類分類,“我的餐盤”將進食分量分爲四份,蔬菜水果應占一半,四分之一是全谷物,如糙米飯、全麥面包,四分之一屬肉類及其他食物。按照這個標准,很多現代人飲食營養都不達標。在營養攝取不均衡的情況下,長時間斷食,未必能實現理想健康目標。
王強順說,斷食對人體産生不同程度的生物化學與生理變化,所以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斷食。他說:“因每個人體質與健康狀況不盡相同,若未經咨詢而貿貿然自行斷食,恐怕將得不償失。舉個例子,若各類礦物質與電解質攝取不足,斷食減輕體重的同時,會導致肌肉無力或痙攣、低血壓等問題。”
既然一般人都不適宜貿貿然地嘗試新飲食法,那麽營養不良的人、體重過低者、孕婦、哺乳母親、心髒衰弱人士、免疫力低落或重病患者等特定人群更不宜斷食。
如果非試不可,營養專家建議斷食前應咨詢醫生或營養師,讓專家評估結果,再量身定制斷食計劃。
營養學專家提醒,攝取食物的種類與攝取的分量一樣重要,必須同時關注。物極必反的道理同樣適用于飲食。(iStock圖片)
中醫調節飲食理論
亞洲人對斷食並不陌生。古時候的僧侶奉行過午不食的修煉。時至今日,許多佛教徒也在修行期間過午不食。一些指導人們靜坐禅修的課程也讓學員在靜修期間一天只吃早餐和午餐,過午不食。因爲是避靜修煉,很多學員發現活動量少,飲食量減少並不會影響思考和反應,應付簡單活動量不成問題。
受訪的中醫師則指出,看待過午不食養生的課題要結合古代人的生活環境,現代人不像古人那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只吃早午餐未必發揮健康效益。
余仁生中醫健康管理診所@多美歌、勿洛、後港中醫師李金順告訴聯合早報記者,古人勤于遵守天地的規律,陰陽消長的法則。也就是說白天爲陽,夜裏爲陰。人體陽氣,也就是生命活動的能源在淩晨5點始生,旺于中午,是身體機能最爲活躍的時段。在這個時間段進餐,有助于良好的消化及吸收。中午過後,陽漸轉陰,人體代謝率放緩,消化機能沒有中午時旺盛,所以不建議進食。
中醫認爲,如果食物未能完整地消化,則會導致食積、痰濕、血瘀因而影響氣血正常生成及運行。換句話說,消費能力放緩時,過度進食,營養攝取不全,消化不良,無益健康。
然而,現代人不像古人那樣隨著日升日落作息,用餐補充能量的規律未必能完全效仿古人。但古人奉行的飲食健康原則仍具參考價值,而現代營養觀念其實和舊時原則異曲同工。
五味五色養五髒
受訪中醫師指出,西方健美族提倡間歇性斷食,中醫也有調節飲食的理論,並且飲食要求各個方面如食物選擇、用餐分量、食物溫度、定時定量等更加周詳。
李金順說,有關中醫調節飲食的理論,在中醫現存最早的著作《黃帝內經》就有論述。書中提到“陰平陽秘”“謹和五味”“飲食有節”及“寒熱適中”的飲食原則。
他指出,所謂“陰平陽秘”“謹和五味”說的是不宜挑食,平衡飲食,食物中的五味包括酸、苦、甘、辛、鹹及五色青、紅、黃、白、黑,而五味五色相對應的髒器爲肝、心、脾、肺、腎,均衡攝取五色五味便能達到充養五髒之意。至于“飲食有節”就是定時定量,不宜過饑或過飽。
“寒熱適中”則是要注意食物的溫度,過熱可導致火熱內生,灼傷食道,太涼則損傷脾胃,導致痰濕(代謝廢物如高血糖、高血脂等)內生。
李金順說,《黃帝內經》也提到違反以上原則的危害,如“高梁之變,足生大丁”。“高粱指肥甘厚味之品,如高糖、高鹽、高脂肪類食物,大丁則泛指潰瘍性及瘡瘍類疾病(如糖尿病足)。總而言之,該書提倡均衡飲食,不偏嗜食物的味道及溫度以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從吃什麽到吃多少,到幾時吃,人們講究飲食健康越來越精細。中醫在飲食方面強調的是“度”,更勝于推薦哪些補品或超級食物。
李金順說:“ 中醫認爲食物不分好壞,各有所用,重點在于“度”。例如大家聽到膽固醇都聞風喪膽,避而遠之,殊不知膽固醇在身體也有它重要的作用,如生成荷爾蒙、維他命D,形成細胞膜,加速神經細胞的傳遞等。所以均衡的飲食中必須包括膽固醇。若因爲某些食物被挂上‘健康食品’或‘較健康’標簽而大量攝取,只會物極必反。”
雖說食物不分好壞,但加工食品絕對多吃無益,少吃爲妙。李金順指出,中醫體系是在數千年前就形成的,當時的食物不像現在多屬加工産品。防腐劑、色素添加品必定對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因此攝入的食物越原始越完整越好。
李金順說:“中醫講求的是個總原則,進食的多少則因人、因年齡、因生理需求而定。”
論及斷食禁忌,他認爲發育生長迅速的幼青年,懷孕或哺乳的婦女,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特定人群都不宜嘗試。一般人想嘗試可先和醫學專家討論比較明智。
-摘自 聯合早報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公衆微信號,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