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時任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首次訪華,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李光耀的祖籍是廣東梅州,但在訪華期間,他並沒有展現出與中國“過度的親近”。在所有官方場合,李光耀都說英語,簽名也用英文。
在中國贈送給李光耀的禮物中,有一本涉及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內容的書。最後,李光耀把書還給了中國。
那時的新加坡不能不小心。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中新關系已經與四十多年前完全不同。
2019年10月15日,有“李顯龍接班人”之稱的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訪華,在重慶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共同主持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以及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和中新(重慶)合作項目聯合協調理事會會議,共同出席有關合作文件簽字儀式。
會上,深圳市人民政府與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簽署了智慧城市合作倡議的諒解備忘錄,標志著深圳與新加坡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合作,上升到國家層面。
這一幕,應該也是四十多年前的李光耀,不曾想到的。
東南亞最後一個跟中國建交的國家
1965年,新加坡獨立。當時的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對未來的發展並沒太大信心。在他眼裏,新加坡沒有自然資源,沒有水源,兵力空虛,國力不足。李光耀曾說,獨立後的新加坡是國際海洋中的一條小魚,在印尼、馬來西亞夾縫中求生存。爲求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李光耀把目光對准了美國。
上世紀70年代初,英軍撤出新加坡之後,新加坡的不安全感加劇。當時已是越戰末期,東南亞各國普遍要求擺脫美國,李光耀卻積極爭取讓美國留在東南亞,目的就是讓美國成爲新加坡最好的“護身符”。
新美兩國于1989年達成協議,美軍可以在新加坡休整、停靠。1991年,美軍在新加坡建立了服務中心,1992年美軍入駐新加坡,2003年美國在新加坡擁有了全東南亞第一個航母停泊基地……
一直以來,新加坡都是美國的忠實盟友,這也讓新加坡在外交上格外小心,甚至喊出了“要做東南亞最後一個跟中國建交的國家”。
新加坡沒有理由拒絕中國
不建交不代表不交流。
新加坡直到1990年才和中國建交,但在建交前,中新兩國人民已有較密切的交往,雙方高層之間互動也十分頻繁。
畢竟,新加坡超過70%的人口都是華人,從血緣上就與中國親近。建交後,雙方關系發展順利,在多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兩國領導人互訪頻繁。如今,新加坡已成爲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經貿合作夥伴。
2013年至2018年,中國連續6年成爲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新加坡則連續6年成爲中國第一大投資來源國。
新加坡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貿易對這個國家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對于新加坡來說,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可以提供性價比很高的産品和資源;出口方面,中國則提供了龐大市場。就沖這點,新加坡沒有理由拒絕中國。
貿易摩擦沖擊下的影響
去年至今,美國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全球出口依賴型經濟體受到較大影響。雖然新加坡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謹慎作風,但這一次也很難做到獨善其身。
今年6月27日,新加坡金管局2018/2019財年的年報記者會上透露,近期的經濟指標顯示,新加坡上半年GDP增長較爲疲軟,尤其在貿易相關領域。鑒于外部環境疲軟和持續的貿易沖突,新加坡今年的經濟下行風險明顯增加,政府部門正在評估1.5%至2.5%的經濟增長預測。
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已開始影響亞洲的供應鏈,除越南之外的其他東南亞經濟體並未看到對美出口商品的增加。中國作爲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以及投資和旅遊的重要來源,中國經濟放緩可能對新加坡産生重大影響。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麽從今年1月到現在,新加坡政府高層一個接一個地來到中國,就連總統李顯龍也來了。
10月15日,有“李顯龍接班人”之稱的王瑞傑也來了。
當天,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在重慶舉行,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帶著內閣近三分之一的部長們來到中國。會上宣布:中新自貿升級議定書將于10月16日正式生效。
中新自貿升級議定書對原來協定的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貿易救濟、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合作等領域進行升級,還新增電子商務、競爭政策和環境等三個領域。
中新合作全面開花,合作才能共贏。
新加坡探尋深圳“答案”
(2019年5月27日,王偉中會見到訪的王瑞傑一行)
(2019年10月15日,陳如桂與楊穎儀在重慶簽署智慧城市合作倡議諒解備忘錄)
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上,深圳市市長陳如桂也參加了,並在會上與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楊穎儀簽署了關于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倡議的諒解備忘錄。
爲什麽這場國家級的會議上,會出現深圳的身影?
新加坡和深圳之間的交流一直很密切。2019年1月到8月,深圳對新加坡進出口總額53.34億美元;其中出口額28.68億美元,進口額24.66億美元。新加坡與深圳的外貿總額在各國與地區中排名第10位。
今年5月和7月,王瑞傑和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主管貿易關系部長易華仁先後率團到訪深圳,充分釋放了新加坡希望能和深圳攜手,探尋雙方在智慧城市發展上最合適的合作機制的意願。
此次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結束後,陳如桂會見了易華仁。易華仁再次表示,希望以智慧城市合作爲新的起點,聚焦重點領域,更好地推動區域合作,爭取早日取得更多務實成果,實現共贏發展。
可以猜想,新加坡希望以智慧城市爲支點,撬動與深圳的全方面合作。
新加坡爲何如此積極地推進與深圳的合作?
答案直指科技創新。
外界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新加坡科技創新能力很強,能從與深圳的合作中獲得什麽呢?
筆者查閱發現,盡管新加坡發明專利絕對數量多、覆蓋的技術領域廣,但就單項技術領域的專利數與專利總數的比值看,有集中在少數領域的趨勢,申請專利的企業也集中在少數大型企業。
新加坡的高速成長得益于其政府主導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但這也帶來了明顯缺陷,就是大項目太過突出,帶來的高投資高成本嚴重擠壓了中小企業和創業者的生存空間。當前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打響,但在這一輪科技革命當中,新加坡卻沒有自己的代表企業。
而深圳,是全球創新創業者的熱土,超過3萬家科技型企業已然成爲了深圳的名片。截至目前,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已突破1萬4千家。
如何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活力,也許就是新加坡迫切想在深圳探尋到的“答案”。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楊穎儀,在接受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采訪時就坦言,深圳是中國的先行示範城市,擁有很多優秀的科技企業,這些公司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聲譽。新加坡期待著在一些領域進行合作,以實現兩國之間的國際連接,比如促進城市間的商業合作。與此同時,新加坡也期待著兩地的人才交流,促進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