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批展負責人李志賢副教授說,公衆可從僑批中一窺潮人家庭倫理、教育理念、生活習俗等。此外,配合這次展覽,汕頭市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屬下的僑批文物館也借出部分僑批。
僑批是本地潮人移民史中一面清晰鏡子,詳實地反映早期移民離鄉背井後的生活面貌。僑批中有大時代的曆史記錄、有不同時期的社會寫照、不同階段的發展面貌,更有小市民說不盡的個人故事,也是先輩遷徙過程中的集體記憶。
僑批的年代離我們似乎很遙遠,但作爲本地移民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先輩們用生命譜寫成的骊歌,它不該也不能被後輩遺忘。
“潮州節2016”特地在空間有限的展區設立一個文化館展出潮人僑批,正是要推廣潮人傳統文化,讓年輕潮人子弟更深入認識自身文化,了解先輩已褪色的移民血淚史,讓這段曆史曆久彌新。
公衆可在文化館僑批展上看到早期移民被賣豬仔時所使用的“豬仔錢”、用毛筆字洋洋灑灑書寫,信箋長一米的僑批、單用一個“難”字道盡酸楚與艱辛的信函、女性移民僑批,還有借用潮州歌謠訴心聲的僑批等。
潮州節顧問兼文化館僑批展負責人李志賢副教授說,僑批蘊含豐富文化內涵,公衆可從中一窺潮人家庭倫理觀念、教育理念、鄉土人情、生活習俗、民間信仰,以及語言和藝術特色等。作爲詳實的原始文獻資料,僑批對研究中國近代史、本區域移民史、家族史、社會史、郵政史、金融銀行業,以及商業網絡等具有積極意義。
配合這次展覽,汕頭市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屬下的僑批文物館借出50封僑批和另外30封複印僑批。本地收藏者也借出大約150封僑批。潮州節另一位顧問兼僑批展負責人陳克湛說,由于場地有限,他們會挑選當中一些精品展出。
兩位策展人已從借來的文物中挑出六封與早期移民宋嘉銳有關的僑批展出,因爲這六封信能勾勒出一個典型本地移民故事。
來自澄海冠山鄉上社的宋嘉銳,第一封信是寫給祖母和雙親,信中述說他抵新後的際遇,還提及父母要在家鄉爲他娶親,他不反對卻叮咛父母不能因此讓年近半百的叔叔搬離家中。
展覽也將介紹“水客”
後來的批信除了彙錢,也提到他寄日常用品,患風濕病等。到了1954年,宋嘉銳寄批的對象不再是父母,而是女兒宋錦梅。他此時彙錢是給一對兒女買筆買布,最後一封信則提到他費盡心力財力,欲申請兒女來新,正在焦急等候當局的消息。
陳克湛說,他們也會挑一些日本占領新加坡前後的僑批,即1935年至1945年之間的僑批來展出,以反映昭南時期的情況。
僑批展也會介紹僑批史中很重要的一環,即最早負責送批的水客。陳克湛認爲,“水客”是僑批史中的無名英雄,他們千辛萬苦把別人寄托的批與錢送到,靠的是“誠信”。
李志賢說,文化館僑批展凸顯了“潮州節”不只是一般的商品展銷會,而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同時肩負著傳承文化價值觀的大型活動。
由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主辦的“潮州節2016”,定于本星期五(9日)起至18日,一連10天在濱海灣金沙會議與展覽中心1樓A展廳舉行,開放時間是9日下午1時至晚上9時,10日至18日則從上午10時30分開放至晚上9時。入場費每人10元,但今天起至星期四(8日)期間購票,將享有10%折扣。
公衆可浏覽潮州節網站www.teochewfestival.com或潮州節面簿專頁www.facebook.com/teochewfestsingapore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