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正計劃開發一套適用于無人機的航空管理系統,管理方案包括應用感應器讓無人機相互探測及閃避、采用“地理圍欄”技術防止闖入機場或軍營等禁飛區,以及監控無人機行蹤與速度等。
無人機的用途日漸廣泛,其數量也預料會增加,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員正在探究如何開發一套適用于無人機的航空管理系統,確保大批無人機在我國空中能安全並有效地運作。
這套“無人機空管系統”(Traffic Management of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的研究項目由南大與新加坡民航局聯辦的“航空交通管理研究院”(Air Traff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ATMRI)帶領進行。
研究員將從多方面探討方案,旨在確保多架無人機在空中飛行時能不相撞,並在高樓林立且人口密度極高的城市環境中也能有效運作。
這些方案包括設定安全的飛行路線、應用感應器讓無人機相互探測及閃避、以衛星導航和雷達等技術確保無人機之間有安全的飛行距離、設立無人機專用的起降平台、采用“地理圍欄”(geo-fence)技術防止無人機飛入機場或軍營等禁飛限制區,以及設置控管中心監控無人機的行蹤與速度等。
飛行路線盡量設在建築物上空
參與這項研究的航空交通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法薩爾指出,空管系統設定的無人機飛行路線就好比公路上劃出的不同路道,讓汽車有規律與秩序地安全行駛。
他說:“我們也設想空管系統將能根據空中無人機的數量與實際狀況,及時調整飛行路線,讓無人機時時都能有效且安全地運作。”
法薩爾也透露,爲確保民衆安全,無人機的飛行路線都會盡量設定在現有建築物的上空,以備無人機在緊急時刻能輕易降落在建築頂部,而無人機的起降平台也會設法建在人流較稀的位置。
主導該研究項目的南大機械與宇航工程學院教授羅錦發博士指出,隨著無人機的用途越來越廣泛,未來空中出現大量商用無人機是極有可能的情況,因此如今更有必要開發一套空管系統,讓大批無人機在我國有限的空域中同時操作。
通過注冊 休閑用無人機或納入系統
羅錦發博士也說,空管系統目前雖然是導向管理商用以及有特定用途的政府部門無人機,但待系統成熟後,休閑用途的無人機或可能通過向當局注冊等途徑也納入空管系統,進一步確保空域安全。
“當然,要將休閑用途的無人機也納入空管系統或許要一定的官方管制措施,但就算系統內不能存錄本地全部私用無人機的資料,但至少我們要確保系統中設有措施,當出現來曆不明的無人機闖入空域或飛行路線時能安全應對,例如安排周圍的無人機緊急降落等。”
無人機空管系統的研究項目從今年8月開始進行,預計爲期四年。
研究小組計劃在明年底完成初步的設計及軟件開發,並在2018年開始在大士(Tuas)或其他地區進行戶外實地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