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類似産品條碼的裝置,可植入三維打印産品,避免仿冒。研究指出,到了2020年,全球將有75%的制造商會使用三維打印工具等來制作産品。這是全國增材制造創新組合資助的研究項目之一。
三維打印技術往後會更普及,南洋理工大學正在與企業合作研發類似于産品“條碼”的裝置,可植入三維打印産品,以更好地辨別三維産品的“真僞”。
這個研究項目是全國增材制造創新組合(Nation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Cluster,簡稱NAMIC)資助的其中一個項目。
NAMIC去年3月設立至今支持了39個研究項目,撥款約380萬元,此外企業也爲這些政企聯合開展的研究項目投入約280萬元。
三維打印屬增材制造技術中最常見的一種。根據研究公司Gartner去年的報告,到了2020年,全球將有75%的制造商會使用三維打印工具等來制作産品。
力促研究成果 轉商業用途助降低成本
貿工部長(工業)易華仁前年宣布成立NAMIC,希望把我國公共研究機構和高等學府的研究成果,轉爲商業用途,旨在協助企業降低成本,把增材制造技術納入核心業務。
NAMIC是由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新加坡標新局、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聯合推出。制造業占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約20%。
貿工部常任秘書羅錦賢昨天爲NAMIC的正式推介儀式暨增材制造研討會擔任嘉賓。他指出,NAMIC旗下的南大新加坡3D打印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醫藥科技三維打印中心,以及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數碼制造與設計中心,在促進公共機構和私企協作,將研究轉爲實際的商業用途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四年內向千家企業推廣
他說:“未來經濟委員會將先進制造技術列爲新加坡具發展潛力的項目。確保制造業能使用先進技術如三維打印來提高生産力、創造新産品和營運模式至關重要。”
自成立以來,NAMIC已同超過380家企業與機構聯系。接下來四年,它計劃通過工作坊、業界聯系活動等向1000多家公司推廣三維打印技術。
NAMIC執行董事何兆欣博士指出,NAMIC所支持的研究項目,以生物醫療、設計、宇航類居多。“傳統制造技術還是有保留的必要,但我們也想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利用三維打印,以經濟實惠的方式,開發産品和模型。企業面對的主要障礙是技術成本高,NAMIC旗下的大學研究中心能爲他們提供這方面的資源。”
一些獲NAMIC支持的研究項目包括:南大將開發能打印人體組織的技術,以及能辨別三維産品原創性的技術;國大將研發能監控三維打印品質的軟件,避免耗時耗原料;新科大則會開發能爲火箭固體燃料打印樣板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