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總編輯潘正鐳下月底退休 朱志偉接掌《新明日報》

2021 年 3 月 11 日 鹿星河读书

《新明日報》副總編輯朱志偉將從2月25日起,升任總編輯。

黃偉曼 報道

[email protected]

37年來爲本地華文報業積極作出貢獻的《新明日報》總編輯潘正鐳(62歲)在2月24日退休,該報副總編輯朱志偉(48歲)從2月25日起,升任總編輯。

新加坡報業控股昨天發文告宣布這項人事變動。潘正鐳從事新聞工作37年,他在1980年加入《南洋商報》《快報》當記者,之後先後擔任《聯合晚報》采訪組副主任、《聯合早報》副刊主任,以及《聯合早報》高級執行編輯兼《早報星期天》主編。他在2011年出任《新明日報》總編輯前,也曾是該報與《聯合晚報》聯合新聞部總編輯。

朱志偉則在1990年12月加入新加坡報業控股。他先後在華文媒體集團擔任不同職務,包括《星期5周報》(中學生報刊《逗號》前身)副主編、聯合新聞部執行編輯和《聯合晚報》執行編輯。

華文媒體集團主管李慧玲感謝潘正鐳多年來克盡厥職。她說:“在長期主持早報副刊期間,正鐳通過媒體影響,對新加坡的文化發展作出貢獻。《新明日報》近年來跟其他報紙一樣,面對數碼時代的挑戰,但在正鐳的領導下,《新明》的讀者人數保持穩定。”

“我謹代表華文媒體集團,祝正鐳退休生活健康愉悅。”

李慧玲說,本地仍有不少讀者喜歡購買和閱讀紙媒,《新明日報》的忠實讀者即是如此,該報須了解這群讀者的喜好,提供適合的産品,滿足他們的需求。她肯定受委新職務的朱志偉說:“志偉向來實事求是,草根性強。我對他帶領《新明日報》同仁,繼續服務讀者有信心。”

潘正鐳昨天接受早報訪問時也指出,《新明日報》團隊的互動性強,“關心社會、關心民生、關心讀者、關心市場”的共識明確。他說:“在媒體大挑戰的生態裏,我看好並祝福志偉和他的團隊。”

朱志偉指出,潘正鐳在《新明日報》建立強有力的班底,能夠從他手上接下新任務是他的榮幸。他說:“《新明日報》一直深受小市民的喜愛。今年邁入創刊50周年,我們期望與讀者一起歡慶這個新的裏程碑。”

“我相信,《新明日報》團隊在共同努力下,不管是新聞內容,還是舉辦的活動,都能滿足讀者的需求。”

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 人事調動應對新挑戰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近期在人事上有一些更動,以應對數碼時代的挑戰及更好地服務受衆。

《聯合晚報》原副總編輯潘君琴調任《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采訪主任,早報原言論組副主任葉鵬飛升任言論組主任。

潘君琴已于去年11月23日出任新職務,葉鵬飛則在去年12月24日出任言論組主任。

《聯合早報》采訪組副主任鄒美琳將在今年3月中調任《聯合晚報》執行編輯。

兩家晚間華文報章《聯合晚報》和《新明日報》也有系列人事變動,原聯合新聞部助理總編輯陳玉嬌去年12月1日調任《聯合晚報》副總編輯兼華文媒體集團娛樂總監;《聯合晚報》原執行編輯賴曉薇在同日升任助理總編輯。

《新明日報》方面,該報原執行編輯郭玉珍去年12月1日升任副總編輯,采訪主任劉麗清升任執行編輯。

現采訪組副主任劉嘉铿將在2月1日升任采訪主任。

爲拓展區域的新興媒體及相關業務,原新興業務助理副總裁周兆呈從1月16日起升任新興市場副總裁,協調新加坡報業控股相關部門在這個領域的工作。

此外,《聯合早報》原采訪組副主任陳能端去年12月12日接替王慧容,擔任學生報主編;王慧容調任早報采訪組副主任。

在教育界有20多年經驗的黃靖雅,1月16日加入華文媒體集團,任文創、教育與新興事業群助理副總裁,負責教育相關的新興業務與項目。

黃靖雅曾任中國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校長特別顧問兼發展規劃處主任。

相關文章:

  • 一代天驕金庸辭世!深扒金大俠對新加坡的深遠影響~
  • 62歲“囚歌之王”遲志強的無奈人生:大好前程時,卻因罪入獄
  • 《新明日報》創刊50周年 推出56版周年特輯
  • 《六封信》對話會 現今新加坡華語文文化如何立足?
  • 中共十九大五位新常委與新加坡的淵源
  • 近代五大家族--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
歷史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5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