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官方計票顯示,由現年92歲的前總理馬哈蒂爾所帶領的反對黨「希望聯盟」(PH)已勝選,終結執政聯盟「國民陣線」(BN)60年的執政。
一如過往,選前爭議不斷,朝野兩派針鋒相對。不過,這次多了不少新看點。人們看到一場現總理(納吉布,左圖)與前總理(馬哈蒂爾,右圖)的對決,看到政壇大咖們的盟友、政敵、師徒等關係快速轉換。與此同時,種族話題並未缺席。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少有的制定「旨在保護多數民族(即馬來族)」平權法案的國家,身為該國第二大族群的華人已深受其影響數十年,大批人因此移民海外。如果說這些還未偏離馬來西亞大選傳統的政治性,中資企業無辜「躺槍」就有些新鮮了。要知道,在馬來西亞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外交或國際問題很少成為選舉話題。
從普通白領到商界巨擘
種族「玻璃天花板」逼走百萬華人
36歲的朱女士是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人,她在馬國上的大學,後來去英國留學。6年前她來到新加坡,並最終選擇在這裡定居。「新加坡很宜居,公共設施、交通都很好」,朱女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裡就業條件好,治安也不錯,還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朱女士說,新加坡曾是大馬來西亞家族的一員,她心理上並不覺得走遠。由於距離近,她可以隨時回檳城看望父母。「這裡比馬來西亞的政治氛圍好,政府效率要高。相反,馬來西亞的腐敗問題嚴重,種族問題時常激化。」她還透露,她舅舅也舉家遷往澳大利亞,不是因政治原因,而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在新加坡,有很多像朱女士一樣的馬來西亞移民。某種程度上,馬來西亞成了新加坡的人力「供應國」。他們以白領居多,有會計師、工程師、教授及主管級人員。多數人因在新加坡工作多年而希望定居,其他因素則是婚姻、孩子教育、居住環境等。
對馬來西亞來說,這是人才流失,而且很嚴重。「過去幾年離開的華人可能接近百萬,很多人覺得得不到公平對待,卻又無力改變現實,只能選擇離開。」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胡逸山對《環球時報》記者如是說。
在馬來西亞大選前夕,不少媒體再度關注華人出走現象。「投票日臨近,馬來西亞人對未來希望與憂懼並存」,法新社8日的一篇文章稱:「由於感受到種族『玻璃天花板』,近些年來,很多非馬來人少數族裔移民海外。」
香港《亞洲周刊》曾曆數海外馬來西亞華人精英——從社交網站Plurk創辦人云惟彬到創作女歌手戴佩妮,從為英國王室成員設計鞋子的周仰傑到率先研發隨身碟的潘健成……他們都有一個身份——旅居海外的馬來西亞人。他們為追求更大發展空間而去海外,背後是馬國政策的缺失、留不住人才。
在馬來西亞,馬來人一向享有優越地位,華人只在商界活躍。不少華人感覺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他們常提及在華社備受尊敬的馬來西亞首富、「亞洲糖王」郭鶴年:就連郭鶴年都被氣走了!郭鶴年把資金全投到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全家搬去香港!
不久前,《郭鶴年回憶錄》出版後,郭鶴年在書中談及他唯一一次嘗試「干政」——試圖說服馬國第三任總理、他的同學胡申翁改變過度保護馬來人的國家政策,但沒有成功。郭鶴年還披露第二任總理敦拉薩兩度要他分配船運公司股權給政府。由於深刻體會到激進馬來民族主義者無法忍受華裔掌管船運業,他最終決定退出船運業。
據媒體報道,郭鶴年還形容當局上世紀70年代推行的扶持馬來人經濟地位的新經濟政策為「傷害性快捷方式」,其精神與內涵至今仍在各個層面保留下來,成為政客動輒使用的武器。
而在今年2月,馬來西亞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指責郭鶴年長期資助諸如民主行動黨等以華人為主的反對黨,主張取消優惠馬來原住民的政策。新加坡《聯合早報》以「巫統攻擊郭鶴年凸顯種族與宗教分化」為題稱,「這20年來,感覺受到不平等待遇的馬來西亞華人紛紛『用腳投票』,即移居他國,導致馬國人才和資金外流。」
選誰上台來改變「二等公民」待遇?
華人群體面臨無奈的選擇
郭鶴年年初遭遇的風波,被認為是馬來西亞這場大選的前哨戰,它同時反映出華人的複雜處境。
馬來西亞總人口3200萬,其中以馬來人為主的土著占61%以上,華裔緊隨其後約占20%(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時華人占比高達37.2%),其後是占6.2%的印度裔。各族在執政黨及在野黨中各有代表,執政的「國民陣線」中的最大黨巫統代表馬來民族,從華人基礎政黨看,馬華公會在朝,民主行動黨在野。
2013年大選,「國民陣線」雖控制國會多數席位,但馬華公會僅保住7席,民主行動黨則拿下38席。納吉布將此歸咎於華人大批轉投在野黨,是「華人海嘯」,更稱如果華人不再支持馬華公會,政府就不再有華人部長。
為何會有「華人海嘯」?自近半個世紀前發生一場種族主義色彩濃厚的大暴亂後,馬國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土著的政策。「美國之音」稱,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少有的制定「旨在保護多數民族」的平權法案的國家,馬來人在公務員、高等教育名額等多方面受到保護。近些年,不少華人更感受到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宗教化與保守化。
數字能說明問題。據統計,在2006至2016年宣布放棄馬來西亞國籍的56576人中,49864人是華人。另據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強烈希望移民的是至少完成中等教育的人——他們在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中的占比分別為17.3%、52.6%和42%。香港《南華早報》去年刊文稱,近半華人強烈希望移民。一名女士說,她感覺自己一直因華人身份而被當作「二等公民」。
本屆大選,華人普遍支持反對黨的趨勢仍可能持續。胡逸山說,如今馬國的華人社會對執政黨有著「幾近徹底」的失望情緒,對馬華公會等黨派同樣不滿,認為他們無法有效代表華人利益。
實際上,「國民陣線」的宣傳策略客觀上助推了馬來人與華人的對立。巫統一直將民主行動黨領袖林吉祥描繪成「華人沙文主義者」,以鞏固在馬來人中的地位。雖然巫統作了一些放寬考國立大學及公務員的承諾,但對華人的吸引力已不夠大。而且由於選區劃分機制,華人集中在城市選區,人口比例不到30%的鄉村馬來人選區卻在總選區數量中超過半數,有評論稱巫統已不在乎華人選票。
另一方面,民主行動黨雖以華人支持者居多,但其政黨以「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為號召。至於反對黨領袖馬哈蒂爾,拋開他針對中國投資的言論不說,他的「土著團結黨」是一個強調「馬來人優先」的政黨。30多年前馬哈蒂爾擔任總理後,延續並強化「馬來人優先」政策,很多華人至今對他難以信任。對此,馬哈蒂爾的盟友說他已經知錯,他的時間不多了,希望給他一個機會。
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副主席潘永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馬哈蒂爾新成立的黨強調「馬來人優先」,更被視為一種「政治策略」,「反對黨認為上次大選失利的原因在於馬來人支持度不夠,因此需要新成立一個政黨來格外強調馬來人的利益」。
這是華人的無奈和尷尬。潘永強說,鑒於反對黨內部代表華人利益的人士的地位較在執政黨中更高,反對黨如勝選,有望更好地來回應華人訴求。
中國投資是個問題?
媒體:「只有在選舉時才會」
儘管煽動種族話題在馬來西亞的政治中是常事,總的來說,這次大選華人話題其實不算突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審、馬來西亞華人歷史研究專家宋燕鵬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不少馬來人已經厭煩,開明的馬來人越來越多,他們認識到華人不應該背鍋,很大程度上是他們自己受到過度保護才缺乏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華人700多萬,但華人這個「共同體」是否存在也是存疑的。宋燕鵬說,馬國華人構成與特點十分複雜,比如在東馬,當地多數人是說英語、信奉基督教的原住民,華人在那裡不存在明顯的宗教隔膜。在西馬,華人主要聚集在西海岸,不同的教育塑造了他們對於華人身份的不同認同。對於大部分華人而言,第一認同是「馬來西亞人」。
相比之下,這次「中國議題」被熱炒更顯眼。一段時間以來,馬哈蒂爾多次公開表示,如果勝選,中國在馬來西亞投資將面臨嚴格審查。今年4月,馬哈蒂爾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再次表示,馬來西亞過去的確歡迎中國投資者前來開公司、聘請當地人,然而,「現在我們在投資中一無所獲」「我們不歡迎這樣的投資」。
在這種氛圍下,一些與中企有關的競選海報也成為話題。今年4月,納吉布的批評者們在社交媒體上嘲笑說,執政聯盟的宣傳橫幅上印出的製造商是一家中國企業。執政聯盟的一位領導人則回應稱:「反對派也在這麼做……僅僅是因為便宜、高效。」
潘永強對《環球時報》記者回憶說,馬來西亞過去60年的大選幾乎不存在外交或國際議題,唯一例外的一次是1974年馬中建交那年,在所有東協國家中第一個和北京建交成為當時執政黨的重要政績之一,「執政黨把大馬總理和毛澤東主席的合照到處張貼,獲得很多民眾支持」。
馬哈蒂爾的言論無疑是惡劣的。有分析說,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借部分人的反華情緒,爭取選票。潘永強說,這其實是最近幾年馬國政治力量鬥爭的結果。目前朝野雙方的表述都有「失真」之處:在野黨聲稱中企侵害主權、搶占本地人工作,這並沒有根據,即使馬國本土企業,也請不到本地勞工,要依靠外勞。而執政黨說,如在野黨上台,中國將停止購買棕櫚油、會斷交,同樣失實。
潘永強認為,儘管「中國議題」被「熱炒」,但馬國社會並不存在所謂「反中情緒」。在大馬各派政治力量中,沒有人想改變發展勢頭良好的馬中關係,反對黨如勝選可能會重新審查個別中資項目,但已經上馬、資金已經到位的項目基本不會受到影響,更不會從整體上反對中國投資。
「中國資金是個問題?在馬來西亞,這隻有在選舉時才會成為問題。」香港《南華早報》6日的一篇文章稱,外國投資絕非新鮮事,馬哈蒂爾心知肚明。在擔任總理的22年間,他一直歡迎來自日韓等東亞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新加坡星展銀行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加坡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地,荷蘭、日本、中國香港緊隨其後,中國內地位列第6。
該文援引馬國一民調機構負責人的話說,更為重要的是,過去的民調都表明「中國對這個國家的投資基本上都受到民眾歡迎」,在種族是所有政治討論「不言自明主基調」的馬來西亞,公眾對這個特定事務的支持令人驚訝地跨越了種族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