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注冊了一部《山海經》
在剛過去不久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上,羅胖在說到中國文化符號的時候,說了華爲的一個故事:
連華爲這樣的科技公司,在爲下一代産品注冊商標的時候,也恨不得注冊了一本《山海經》。全都是這樣的詞,操作系統叫鴻蒙,實驗室叫玄武。可能有的詞我們都不認識,但是這樣的字眼總讓我們內心澎湃。你怎麽解釋?只有一個解釋,因爲中國文化符號。
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殃及華爲,讓大家都知道“備胎”鴻蒙操作系統了。可大家不知道的是,除了鴻蒙之外,華爲把一本《山海經》裏顯得高大上的詞,比如乾坤、子龍、玄武、昆侖、朱雀等等全都注冊成自己的商標了。
(這是一本很厚的資料,有264頁)
而一個商標要注冊,雖然它覆蓋的範圍不能超出一個大類,但在這個大類下面可覆蓋的小類、段落、群組是無數量限制的。
舉個極端的例子,假如華爲要把“鴻蒙”全品類覆蓋,那麽理論上它只要注冊45個“鴻蒙”商標,分別對應不同的大類,而且每個“鴻蒙”商標覆蓋足夠多的小類、段落、群組,那麽這樣一來,至少在中國,別人無論如何也別想再注冊“鴻蒙”商標了。
第二,商標因爲其商業價值,被越來越多地注冊,“坑”不多了
一項資源如果沒有價值,再稀缺也沒人搶。
然而商標既然姓“商”,就注定了它有商業價值。因爲它和商品、服務密切相關。
打個比方,可口可樂因爲叫“可口可樂”所以全球暢銷,但如果換個名字叫“非常可樂”就沒人喝了(知道這個牌子的人都暴露年齡了)。
所以,嗅覺靈敏的商家,不論是做這行的,還是不做這行的,都把手伸向了商標資源,一有空就像華爲一樣,注了一堆商標,等著它們出名。
做這行的注冊一堆商標,叫商標布局;不做這行的注冊一堆商標,叫商標搶注。
布局也好,搶注也罷,它們的存在使得商標注冊變成“紅海”,比如網絡上一有流行語,或者有點名氣的網紅,都趕緊注冊了商標據爲己有。
華爲讓人恐懼的地方就是,它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盤棋就是商標布局。
普通人也可以學習華爲,打造個人IP從注冊一枚商標開始
說到這裏,你也許會問了,注冊商標是華爲這類大公司的事兒,和我一枚普通人有啥關系呢?
當然有,原因有兩個:
1 商標是個潛力股
爲什麽說是潛力股呢?因爲商標本身的成本很低,而潛在收益卻很高。
成本低,體現在商標注冊只要300元,注冊滿10年續展費用500元。也就是說,商標的持有成本才每年幾十塊錢。
當然,上面說的是文字商標。如果是圖形商標需要設計的,那麽設計費就另當別論了。
而潛在收益高,那就是,你注冊的商標(特別是文字商標)將來很可能被大公司、大機構、大廠所使用,那麽多半的可能性是他們會來找你收購商標,或者找你要授權,那麽屆時你就可以以一個合理市場價格出售,或者長期收取授權費。
舉個很典型的例子,多年前,土耳其有個叫“圖蘭”(Touran)的人把自己的名字注冊了商標,其中範圍就包括汽車。結果後來德國大衆汽車進入土耳其市場銷售“Touran”車(就是上汽大衆國産的途安),才發現Touran已經被注冊。于是,德國大衆不得不向每年向圖蘭支付高昂的授權費,圖蘭因此過上躺錢生活。
2 商標是打造個人IP的一塊基石
都說現在是個人IP的時代,而個人IP的特征就是流量變現。要想實現流量變現,必然會線上線下到處出現你的名字,或者你的標志,這些都是商標使用的場合。如果好不容易打造的個人IP被別人搶注了去,反過來倒打一耙告你侵權,那麽打造個人IP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要花非常大的代價才能挽回。
前段時間算是塵埃落定的“喬丹”商標案就是個反例,NBA巨星喬丹盡管1990年代就來過中國,其影響力那時國內就已經非常大,但他就是沒有把自己的名字注冊商標。直到“喬丹”被福建晉江的“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注冊爲商標並用于體育用品,並且很多人以爲國內“喬丹”牌體育用品就是喬丹個人的品牌時,才發現爲時已晚。真假“喬丹”打了好幾年的官司,耗費巨資聘請律師,才算是基本奪回“喬丹”商標。
老幹媽商標
當然,直接用別人的頭像注冊商標是不行的,商標局會要求你出具頭像本人同意注冊商標的授權書。
(3)信念、口號
企業通常有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的核心又通常是一句口號、理念或願景,如果足夠短的話,也可以注冊成爲商標。此外,企業廣告也可以提取商標。
比如羅輯思維的“陪你一起終身學習”,蘋果的“豈止于大”。
寫在最後
我們可以看到,華爲可以把一本《山海經》注冊爲商標,你作爲一名普通人,也可以把你的名字注冊爲商標。
因此,打造個人IP,注冊商標是第一站。
我國法律對商標注冊的範圍並未做出太嚴格的規定,爲打造個人商標體系提供了寬松的環境。而個人的姓名、筆名、藝名、網名、頭像、信念、口號等,都可以成爲注冊商標的素材。
小巴等著你早日拿到商標注冊證的那一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