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印度人口已達13.26億,是世界上僅次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靠什麽養活13多億人口的呢?目前印度是世界範圍內的糧食生産大國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如今印度每年出口大米超過1000多萬噸,與此同時小麥的出口數量也在穩步提高。印度政府表示:將在短期內將小麥出口量提高到年均500萬噸左右。其實印度農業發展的先天基礎還是很不錯的:印度的國土面積約爲298萬平方公裏,在全世界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位居全球第七位。地處南亞的印度位于青藏高原以南,地形從北至南分別是山地、平原和高原,除了北部的少部分山地地形之外,中部的恒河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幹高原都地勢平坦,都適宜作爲耕地開發。地處南亞的印度南瀕印度洋,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降水豐富,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適宜農業生産,而且熱量豐富,可以實現一年三熟。得天獨厚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印度成爲耕地面積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國家,國土總面積還不到我國一半的印度卻擁有153.5萬平方公裏的耕地面積,這占全世界可耕地總面積的10%左右,比我國還多3萬多平方公裏。然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的印度在上世紀60年代卻不能實現糧食自給。當時印度的人口約爲4.5億,如今印度的人口已接近于當年的3倍左右,爲什麽反而能實現糧食對外出口了呢?
印度人所謂的”綠色革命“其實就是通過提高農業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來提高單位面積産量。具體的操作方法是:選擇耕作條件好、雨量充足且有一定水利設施基礎的地區采用優良品種、化肥、農藥和灌溉配套的現代農業技術以及必要的農業機械。印度的這個農業方案得到了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支持:印度在引進新技術的過程中所需資金由世界銀行附屬組織國際發展協會提供貸款。僅1968年印度就從國外獲得農業貸款1.24億美元。印度政府選定的首批實施新戰略的地區是北印度的旁遮普邦、哈裏亞納邦和北方邦西部地區。這批試點地區一共有大約三千二百萬英畝耕地,占當時印度全國耕地面積的10%左右。這裏的水利條件相對比較優越,具備較好的農業基礎。土改後這裏還留有相當一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不過相對更多的還是中小土地所有者。政府通過貸款向土地經營者提供資金上的幫助,以此鼓勵他們積極采用新技術。與此同時政府還從國外購買種子、化肥以較低價格出售,興修水利工程,幫助農戶解決技術問題。政府的農業價格委員會根據市場行情確定適當的糧食價格,以確保經營者能通過投資得到合理的回報。
1970-1971年度綠色革命在風調雨順的環境下成效明顯,然而1972年、1973年持續兩年的旱災造成的農業減産抵消了綠色革命地區增産的成績。英迪拉·甘地政府審時度勢後認爲:1972年、1973年的糧食減産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綠色革命本身是取得了成績的,實踐證明采用以技術投入爲主的新戰略是有效的,那麽就應當將綠色革命推向全國。等到英迪拉·甘地的兒子拉吉夫·甘地成爲印度總理的80年度綠色革命繼續向全國推廣擴展。在推廣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麽呢?60年代作爲綠色革命首批試點地區的旁遮普等地主要是小麥種植區,那麽小麥種植區的成功經驗能否推廣到東部的水稻種植區以及種植雜糧的全國幹旱半幹旱地區呢?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技術難關,同時推廣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兩屆政府都組織了農業技術力量研究技術方案,然後政府再據此增加財力投資。結果推廣工作在全國各地普遍取得了成績:1981-1982年度西孟加拉邦的糧食增長率只有0.48%,而同一時期印度全國的平均糧食增長率是2.33%,西孟加拉邦成爲了全國最差的邦之一。當綠色革命推廣到西孟加拉邦後的1991-1992年度該邦糧食增長率爲6.1%,而全國平均糧食增長率爲2.83%,西孟加拉邦一躍成爲全國糧食增長率最高的邦。80年代印度糧食的增長主要是通過農業技術手段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産量,靠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的只占0.99%。80年代印度兩次遭遇嚴重旱災,政府手中有充足的糧食儲備使印度得以安然度過這兩次旱災。
進入新世紀後的2004年印度再次進行“綠色革命”:利用生物技術的進步改良品種,推廣高效無毒農藥,完善水利灌溉系統,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管理中的運用……這一系列措施又一次明顯提高了糧食産量。印度的綠色革命本質上是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通過加大對農業技術的投入改變糧食短缺的面貌。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目前印度的糧食生産和民衆的人均消費水平都還處于世界落後狀態。2018年我國在耕地面積只有印度76%的情況下使糧食産量達到6.58億噸,而印度2018年的産量只有3.13億噸。印度的糧食産量數據也低于美國的5億噸,全球排第三名。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糧食生産水平與我國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單産和全年糧食總産量都明顯落後。印度所謂的擺脫糧食短缺現象其實只是說相比以前印度人基本上都有飯吃了,但要讓全印度人都吃飽乃至進一步都吃好仍是遙遙無期。以印度在2018年的3.13億噸糧食産量均分下來的人均糧食産量約爲472斤。相比之下我國的6.58億噸糧食産量均分到13.95億人口中的人均糧食産量約爲982斤,大約相當于印度的兩倍。目前印度仍存在大量的貧困人口,對他們而言不要說想吃好,即使只是滿足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也是一種奢求。迄今爲止印度仍有40%的兒童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每年有二百五十萬兒童因饑餓導致的各種疾病而死亡。與此同時印度的肉類消費水平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極低的:世界人均肉類年消費量爲43公斤,印度爲4公斤,我國是61.8公斤,而美國達115公斤。印度的人均肉類消費量幾乎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甚至低于非洲的一些貧困戰亂的國家。當然印度的肉類消費水平低應該不完全是貧窮的原因,否則印度的肉類消費水平低于發達國家可以解釋,那麽印度總不可能比非洲那些保守戰火、饑荒和疾病困擾的國家更貧窮吧?事實上導致印度肉類消費水平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號稱”宗教博物館“的印度幾乎能見到全世界各種宗教。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飲食禁忌: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還有的印度人壓根就是素食主義者。無論如何印度也算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了糧食問題,甚至每年還有大量糧食出口。這既與印度的整體生活水平有關,也與印度人的膳食結構有關。不過這只能說是基本滿足讓人人有飯吃,至于能不能吃飽就是另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