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拾遺
在經過六個多月的醞釀後,物流設施供應商普洛斯(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 簡稱GLP)上個星期四終于宣布,它已邀請競購方在這個月底之前,提交競購方案,以進行最後的評估。
然而,普洛斯不忘警惕投資者,它至今還沒有收到有約束力的方案。此外,競購方案須符合相關條規及獲得公司接受,否則還是沒有約束力。雖然這些都是公式化的警惕文字,但是市場還是擔心,一旦買賣雙方談不攏,股價將回落到收購消息前的價位。
自去年12月1日宣布進行“戰略檢討”以來,普洛斯的股價從2.06元上漲至2.96元,接近2013年10月24日的曆史高點3.13元。
分析員普遍認爲,以目前的價位,上漲的空間有限。根據彭博社的數據,分析員對這只股的平均目標價訂在2.78元,比目前的股價低。這個目標價,相等于它的賬面資産,也就是市賬率(P/B)一倍。
但以普洛斯的規模以及大股東的背景而言,分析員或許低估了這只股的價值。
按倉儲設施的總面積計算,普洛斯是中國、日本及巴西最大的物流設施供應商,而在美國則位居第二。全球電子商務急速發展,對現代物流設施的需求激增。這推高相關公司的資産價值,也激活這個資産類別的買賣。
6月2日,美國私募基金黑石集團(Blackstone)就宣布,以122.5億歐元(138億美元)將旗下倉儲公司Logicor賣給中國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簡稱中投)。
據報道,普洛斯也參與競購Logicor,而另外一個競購方是豐樹投資(Mapletree Investments)以及淡馬錫控股。
Logicor擁有及管理的倉儲設施面積是1360萬平方米,而普洛斯的投資組合則有5500萬平方米。此外,Logicor的脫售價換算成新元是190億元,而普洛斯目前的市值則是139億元。
不過,現代物流設施的價值,在于它有一定的規模及覆蓋面。Logicor是歐洲最大的物流設施公司,在英國、法國、德國及南歐等17個國家,擁有及管理倉儲設施。
普洛斯雖然只是在四個國家有據點,但它在中國擁有及管理的倉儲設施,遍布38個城市,而在美國也有35個據點。
另一方面,普洛斯的第一大股東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持有近37%股權。其他大股東包括美國銀行屬下的NH控股以及中資高瓴資本。
除中國財團還有三方人馬有意競購
據彭博社未經證實的報道,中國厚樸基金老板方風雷牽頭的中國財團,去年底表示有意收購普洛斯,導致GIC要求普洛斯進行戰略檢討。這個中國財團的成員包括中投、高瓴資本以及普洛斯總裁梅志明。
除了中國財團,還有三方人馬有意競購。它們分別是美國黑石集團、美國私募基金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私募基金RRJ與淡馬錫控股旗下的獅城控股公司。
GIC是在2008年底,以13億美元向ProLogis買下中國及日本的物流設施,並隨後成立GLP,但繼續沿用ProLogis當時的中文名稱“普洛斯”,而ProLogis則改用“安博”爲公司的中文名稱。
當時恰逢全球金融危機,ProLogis爲了減輕債務,以低過淨資産的價格脫售這些資産,其負責中國及日本業務的管理層也加盟新的公司,包括普洛斯現任總裁梅志明。
曆史似乎正在重演。有意收購普洛斯的中國財團,成員包括梅志明及普洛斯董事方風雷。對于GIC而言,此時此刻應該是退出的時候,以將資金轉到其他投資。
電子商務對現代化物流設施的需求殷切,而金融市場對這個投資類別的興趣也很濃厚。在這個賣方市場,相信GIC的要價,會顯著超過分析員的目標價。
物流設施的買賣,是大戶之間的高賭注博弈。黑石集團在2015年,以81億美元將美國的倉儲設施賣給普洛斯及GIC。最近,它又以138億美元將歐洲倉儲設施賣給中投。與此同時,黑石集團以及中投雙雙競購普洛斯。對黑石而言,在脫售歐洲倉儲設施後,購買普洛斯算是補貨及進行資本再循環。對中投而言,普洛斯與它收購的歐洲倉儲設施,可發揮協同的作用,有利于它的全球布局。
不論何種原因,普洛斯的戰略檢討最終若真能爲股東帶來價值,那是值得小股東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