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起,當局放寬供華語和馬來語會話課的資助。教育部透露,過去五年,每年平均有2萬3000名學生上馬來語會話課,9000名學生上華語會話課。
教育部于2013年放寬供華語和馬來語會話課的資助後,學校便以更多元化的活動輔助會話課教學,提高學習興趣,也加強學生對異族文化的認識。
當局自2005年開始鼓勵中小學和初級學院辦華語和馬來語會話課(Conversational Chinese and Malay programme,簡稱CCM),旨在培養學生對異族語言的口語能力。
教育部受詢時透露,目前有超過七成的學校開辦華語和馬來語會話課,而過去五年,每年平均有2萬3000名學生上馬來語會話課,9000名學生上華語會話課。
校方決定上課時間與形式
兩種語言的會話課都根據中小學和初級學院分爲入門、中級和高級三個級別,並有相應的教材課本。由于會話課不是考試或強制性科目,因此上課時間與形式由校方決定。
據知,各校會話課的上課天數與時長不一,有些融入課表,有些則安排在放學後。
師資方面,許多學校會聘請合格的校外導師授課,有些則由校內教師進行,有些小學還會跟附近的中學合作,讓中學生到小學當“小導師”。
自推行會話課以來,對外聘導師的學校都可向教育部申請資助,款額以學生人數計算。
從2013年起,教育部放寬了資金用途,學校除了可用來聘導師,也可用于舉辦與文化相關的學習之旅等活動。教育部說,這是爲了“讓學生在學習口語以外,也提升他們對其他族群文化的了解與欣賞水平”。
之後,更多學校便爲會話課注入了文化元素。
自2008年開始爲每屆中一學生辦華語和馬來語會話課的華義中學今年動用了額外資金,爲原本10堂各兩小時的課程添加一場“文化嘉年華”。
外聘導師會在校內設置攤位,讓學生體驗踢毽子、寫書法及玩馬來拼字遊戲(Sahibba)等與華族和馬來族文化有關的活動。
負責策劃該校會話課的教師法拉(29歲)受訪時指出,學校希望通過嘉年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今年是新嘗試,學生的反饋很不錯。我們將來會考慮爲學生安排文化學習之旅,進一步豐富會話課的內容。”
她也提到,華義中學多年來堅持開辦會話課,是因爲校方意識到其中益處,如學生做義工時能更容易與年長者溝通等。
德樂小學也同樣在2008年開辦華語和馬來語會話課,最初只讓母語水平較好的小四和小五學生選讀,在2011年擴大至全年級。
爲讓學生應用新學用語,校方原本安排上完五堂課後,帶學生到附近熟食中心與攤販交流。可是當所有小四和小五學生都上會話課時,帶大批學生到熟食中心就成了問題。
教育部當時正好放寬資助,因此學校便讓外聘導師也安排一天的文化活動,讓學生通過學習傳統歌謠、手工及遊戲等方式,進一步了解異族文化,強化學習效果。
該校母語部主任陸惠芳(51歲)說,學校願意“犧牲課時”辦會話課,除了因爲馬來語和華語分別在本區域和中港台受用,也有助促進社會凝聚力。
“記得以前在甘榜內,華人和馬來人會以對方的基本語言溝通,感覺非常親切,大家的關系也很融洽。”
德樂小學小四學生諾拉紮哈(10歲)告訴記者,他通過會話課學會了打招呼和問路等基本華語用語,而他希望學會如何以華語慰問有親人過世的朋友。
“我期待明年繼續上會話課,將來畢業後也會盡量嘗試學習華語以及了解華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