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翔宇 報道
參與“幼兒培育輔助計劃”的家長通過專人進行的家訪和參加遊戲班,學到了不少育兒貼士,以及增進孩子身手動作和腦力發展的技巧後,見到孩子表達能力加強,也變得更有自信。
幼兒培育署去年7月試行“幼兒培育輔助計劃”(KidSTART),截至今年6月有超過400名低收入家庭孩童受益。李顯龍總理在國慶群衆大會上透露,計劃初見成效,日後有望擴大。
這個試行三年的計劃,目的是讓1000名住在紅山、牛車水、文禮、達曼裕廊和芽籠士乃的低收入和弱勢家庭的幼童及早獲得學習、發展和健康方面的支援。
計劃的其中一個項目是定期家訪。幼兒培育署及竹腳婦幼醫院人員會定期上門教導育兒知識,參與項目的母子也會接受産前及産後健康檢查,這份援助可從母親懷胎延續至孩子滿三歲。
31歲的家庭主婦蘇拉絲(Sulastri Abdullah)與當清潔工的丈夫育有三名子女,她與五個月大的幼子目前在計劃下受益。
她坦言,自己過去對嬰兒早期發育的認識不足,以爲讓寶寶吃飽睡足及給他們換尿片就足夠了。在幼兒培育署家訪人員的建議下,她意識到平時同嬰孩多互動可激發他們的腦力發展,而簡單的運動則可幫嬰兒鍛煉肌肉和肢體動作的協調。
“我如今會給孩子唱童謠、講故事,以及用鼓勵的口吻跟他們說話。幼子已開始牙牙學語,還懂得伸出雙手討擁抱,表達能力似乎比他的兄姐在五個月大的時候來得強。”
蘇拉絲的六歲長女和兩歲次子分別有學習進度慢和過動現象,目前正接受介入治療。“我從計劃中學到的知識,在照顧另外兩個孩子時也派上用場,而女兒在我的指導下,英文聽寫也略有進步。”
孩子首幾年是成長關鍵
李玮琪(30歲)是負責援助蘇拉絲的家訪人員。她有六年幼教經驗,曾當過幼兒園副校長,約一年半前加入幼兒培育署。她目前在計劃下援助10組個案,每個家庭隔兩周或一個月做一次家訪。
“不少家長以爲,很難同‘什麽都不懂’的嬰幼兒進行什麽互動,其實孩子成長的首幾年是極爲關鍵的。家長參加計劃後一般能覺察我們建議的育兒技巧對孩子産生積極作用。我相信早期介入可幫助有需要的孩童,奠定較好的基礎,在人生及學習道路上有更好的起跑點。”
陳姓德士司機是該計劃下另一名受益家長。他和妻子及兩歲兒子已參加10次遊戲班活動。家長和孩子經過遊戲班協調員的引導,通過玩遊戲,增進親子關系;家長也從中掌握育兒知識。
他說:“我這個原本很怕生的兒子,變得更有自信,遊戲班協調員牽著他到遊樂場玩耍,也不鬧情緒。我相信他將來能順利過渡到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