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明下,這裏講的打罵是有一定限度的。打,是小力度的打,只起警示效果,並不是往死裏打;罵也只是提高分貝的喊,就爲引起重視,並不是髒話連篇。
在中國,千百年來,打罵是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嚴師出高徒,一個嚴字就少不了打罵。還有一句常用語:打是親,罵是愛。雖然這句話經常用在打情罵俏中,但我覺得更適合用在教育中。“打在兒身,疼在娘心”更是體現了做父母的一種無奈。
到了現代,孩子越來越少。而在現在社會工作等因素制約下,社會逐步形成了父母工作,老人帶娃的現象。而因爲隔代親,爺奶(外公婆)普遍寵娃,如果父母也寵,那這個被寵慣的孩子成長後會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唯我獨尊,處處指使別人;不懂得體諒別人;自理能力差,不會照顧自己;抗打壓能力差,一有不順心的事就無所適從,嚴重的話可能就選擇一死了之來解決,等等。而且,現在師生之間,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國家明文規定老師不能體罰學生,讓學生對老師的敬畏之心減少了很多。所以,唯一能讓孩子敬畏的只能是父母了。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大道理一套一套,關鍵是缺少自制力,父母的打罵關鍵也在于培養孩子的自制力。當然,父母的打罵不能隨心,要有理有節,讓孩子服氣。我個人認爲要做到四個方面:
- 打罵在合理的部位。打是很好理解,孩子身體是不能隨便打,尤其是頭,一般我們可以打打手心。而罵其實也一樣,不能隨便罵孩子傻啊,笨啊,神經病啊,孩子對這些詞還是比較抗拒的。可以罵孩子不專心,聽不見話時罵他(她)耳朵塞東西了等等。
- 打罵在合理的時段。父母打罵孩子不能隨心所欲,想什麽時候打罵就什麽時候打罵。在被孩子激怒時,父母是最想打罵孩子的,可偏偏這時候不能打罵。這時候父母是越打罵越激動,容易造成打罵過度,對孩子形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打罵一定要在自己冷靜下來的時候。
- 打罵要控制合理的次數。這個很好理解,不管什麽,次數多了都會麻木。所謂物以稀爲貴。所以,打罵的次數一定要控制好,會比天天打罵要有效的多。
- 打罵在合理的對象上。孩子能被打罵是有年齡段的,一般在10歲以下。10歲以上的孩子開始進去青春期和叛逆期,對于父母的打罵會有很強的抗拒心理和動作。父母如果強行打罵,孩子有可能作出離家出走、跳樓自殺等極端行爲。所以,10歲以上的孩子要引導爲主,多講道理。
由此,在教育孩子上,打罵未必不能用,而是關鍵在于怎麽去用。用好了,對于孩子的教育有奇效。同時,一定要牢記,打罵只能針對孩子小時候,成長了千萬不要用了。
我就是個普通孩子的年輕爸爸,上面也是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點體會,如果有同意的請點個贊,不贊同的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觀點,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