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 楊浚鑫 報道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新加坡駐美國大使米爾普裏致函《紐約時報》,否認我國政府在數十年的“語言壓制”後,因公衆不滿而放寬對華人方言的使用。
《紐約時報》于上個月26日刊登一篇題爲《在新加坡,華人方言經過數十年管制後複蘇》的報道。該報道的作者是美國駐華記者、普利策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他在文中描述一個三代同堂的新加坡家庭,因爲祖母口操福建話、孫女講英語而存在溝通障礙。
文章指“家族成員之間難以溝通,是新加坡政府過去幾十年來的大規模語言工程所結出的苦果”,並聲稱“這種對語言的壓制,和對多代同堂家庭所造成的影響,人們怨聲載道,也使得現政府態度軟化”。
米爾普裏(Ashok Mirpuri)于報道刊登隔天致函《紐約時報》說,該報道提出有關語言壓制和政府因公衆不滿而軟化方言政策的兩項指責都是錯誤的。
他在信中說,新加坡選擇英語爲工作語言,因這是國際經商語言,而本地家長相信孩子必須掌握英語才能生存,從上世紀60年代起大多家長便將孩子送往英校。“盡管面對這股強大趨勢,新加坡政府仍致力保持母語(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的活力,將推廣雙語視爲教育政策之本。”
他說,新加坡華人必須在維系多種方言或采用華語之間做出選擇。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力推華語,是因爲它具有經濟價值,要教導多種相互難以理解的方言也不實際。李光耀也有意在新加坡華人之間建立起共通語言,這仍是當今政府的政策。
我國向來都爲年長國人
提供方言廣播
張彥也在《紐約時報》的報道中提及我國去年推出的方言劇《吃飽沒?》和由本地導演陳子謙擔任監制的方言電影《回程667》,試圖證明我國方言政策已放寬。
對此,米爾普裏在信中澄清,以方言廣播並不新奇,我國一直以來都爲年長新加坡華人提供這類節目。
“祖父母想用方言同孫輩溝通,卻不希望孫輩爲了方言而影響學習英語和華語。大部分新加坡人不是具有語言天賦的語言學家,他們知道掌握多種語言有多困難。”
米爾普裏在信末指出,像新加坡這樣的年輕國家將繼續發展自身的文化與身份認同。“我們鼓勵年輕新加坡人了解他們社群的曆史、文化、文化遺産和語言。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新加坡華人面對的是講英語和華語的未來。”
《紐約時報》至今未刊登米爾普裏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