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安裝工作料將在明年下半年展開。該局也會探討在適當時候,在其他小販中心進行廚余分類和處理。
宋慧純 報道
繼中峇魯與宏茂橋4道巴刹與小販中心之後,國家環境局明年將爲另兩個小販中心安裝廚余處理器。
環境局透露,將安裝廚余處理器的是新樟宜路上段第58座小販中心和勿洛南路第16座小販中心。據悉,安裝工作料將在明年下半年展開。該局也會探討在適當時候,在其他小販中心進行廚余分類和處理。
環境局是在去年初宣布在中峇魯及宏茂橋4道第628座巴刹與小販中心展開廚余管理試驗,探討不同在地(on-site)廚余處理系統的可行性。
中峇魯與宏茂橋巴刹與小販中心各采用不同的廚余處理系統。該局在首年試驗結束後與參與試驗的利益相關者進行了咨詢,隨後決定在宏茂橋巴刹與小販中心延續在地廚余處理系統試驗一年,直至今年底。
而中峇魯巴刹與小販中心因發現處理器在磨碎廚余的過程中發出臭味,試驗結束後便沒有再進行。
環境局正在探討另一替代方法,將中峇魯巴刹與小販中心的廚余送到公用事業局位于烏魯班丹一帶的設施,與使用過的汙泥水(used water sludge)一起進行分解。
根據目前的處理方式,宏茂橋巴刹與小販中心攤主必須在丟垃圾和廚余前進行分類,將可被分解的廚余和無法被分解的紙質、塑料、貝殼等垃圾隔開,方便Eco-Wiz廚余處理器進行分解。
廚余被分解成再循環水後,可被處理器循環使用或是用來當液體肥料。
Eco-Wiz執行董事陳偉萍受訪時說:“機器在處理廚余時,必須用水將泥狀廚余反複進行沖洗(flushing),一直到廚余越變越薄,大部分被分解成爲水狀爲止。每噸廚余中,有97%會被分解成一立方米(cubic meter)的水。這些一般會被機器系統在分解過程中,再循環使用。”
宏茂橋巴刹與小販中心將廚余分類並分解成可循環使用水的試驗,使廚余處理得更整潔環保,也減少了廚余發出的難聞氣味。
宏茂橋巴刹與小販中心
每天處理約一公噸廚余
環境局發言人在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透露,宏茂橋巴刹與小販中心每天能處理約一公噸廚余。在評估了使用上述廚余處理方式的可行性及正面成效後,國家環境局決定擴大試驗計劃,讓另兩家小販中心也安裝廚余處理器。
負責宏茂橋巴刹清潔承包工作的永順清潔公司老板傅金星(66歲)透露,未使用廚余處理器前,垃圾槽如果沒有及時清理,就會發出惡臭,而且會引來老鼠和蒼蠅。
“雖然現在多了一個先進行廚余分類的步驟,但200多個攤主已學會了分類,垃圾槽的惡臭減少了很多,也變得更爲整潔。”
該巴刹聯誼會主席林裕松(67歲,魚販)受訪時說:“過去的垃圾處理方式比較雜亂,現在好多了,蒼蠅也較少。只是多了一個步驟,不會太麻煩。”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上周在國會之後以書面回複議員楊益財(丹戎巴葛集選區)的口頭詢問時說,本地仍具備更廣泛使用廚余處理器的潛力,但他也指出,安裝廚余處理器在經濟方面與實際運作會面對局限,例如所需費用和是否有空間放置機器等。
環境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廚余占了本地總垃圾量約10%。我國去年産生的廚余共計79萬1000公噸,但被回收的廚余只占廚余總量的14%(約11萬1100公噸),其余67萬9900公噸廚余被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