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時評
昨天下午12時28分,在植物園地鐵站乘地鐵的女兒發短信說:“媽咪,地鐵延誤了,這麽久了它還在地鐵站裏。”
即刻打電話給她,才知她頗有耐性,傻傻地等了近30分鍾。幫她召了私召車。10分鍾後,她平安抵達西部家門。扣除優惠,車資僅三元。私召車既便利,有時也相對便宜啊!
相比之下,常發生故障的地鐵,讓不少人不斷搖頭歎息。暫且不論延誤所造成的時間和金錢耗損,地鐵故障已成了生活常態,而多數國人經過這些年來的“另類洗禮”,容忍度顯然提高許多。
多數人都很理性,知道要求有一個“零故障”的公共交通系統是不可能的事。可是,要大家怡然面對地鐵常常壞,甚至“信心滿滿”地預見將來肯定還會發生問題,是不是顯得吊詭,有些違反常理?
昨天是濱海市區線第三階段開放日,卻受市區線第二階段故障影響,列車服務一度延誤。乘客調侃說,當局設想周到,因爲開放日活動也包括故障,讓乘客有了全面的乘車體驗,爲本周六(21日)第三階段的通車做好“地鐵隨時壞”的心理防禦。
在國際上,“新加坡制造”成了優質品牌,國人引以爲傲。新加坡的公交系統,包括地鐵系統,在外人眼中其實也是挺優秀的,但對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它的乘客來說,斥巨資打造的地鐵系統如果頻頻發生故障,經常讓人得緊急應對,個中滋味絕對難受。
這裏,也許必須思考問責制(Accountability System)。任何企業引入問責制,不僅強化管理,也可以提高管理層的責任感,對消費者或客戶群都大有助益。
以最多人搭乘的南北與東西線來說,雖說已有30年,但也不至于很老舊。每次一出現故障,當局會搬出一堆數據,還有晦澀難懂的技術問題,說系統獲改善雲雲。結果,數據和資料尚未消化掉,過不了多久又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
以本月7日隧道積水事故爲例,排水系統如果維修妥當,就能避免這場讓人啼笑皆非、瞠目結舌的“水災”。但是爲何排水系統仍會失靈?誰忘了監督?系統會不會還有其他隱患?
積水事故不僅帶來震撼,也引起更多的疑問——事情發生了整整一個星期,除了陸交局隔天發文告說是因爲排水系統故障;SMRT和陸路交通管理局至今也沒解答有關排水爲何出現故障、上一次的維修是幾時,維修周期等問題。把維修副總裁調職,就能徹底解決問題嗎?
有人說,問責制是爲增強官員的責任感而設置的一道“緊箍咒”。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系,利爲民所謀”。
地鐵關乎全民福利,如果頻頻壞,小則損壞國人對地鐵系統的信心,大則削弱國人對政府執政能力的信心。
我們靜待當局(也只能這樣)有個說法,回應小市民的心聲,重振國人對“地鐵品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