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口規模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曾經有一種觀點認爲,人口大國在發展過程背負著更沉重的社會負擔而導致經濟發展緩慢,小國才能實現快速發展。
現代社會,第二第三産業在整個國民經濟已占絕大部分比例,經濟發展主要無非就是第二第三産業的發展。要討論上述這個觀點在邏輯上能否站住腳,我們先來看看現在工業發展有哪些特點。
第一,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産業鏈條越來越長,企業間合作越來越緊密,高度倚靠配套産業鏈,通常在交通運輸便利,市場信息更加暢通無阻,人力資源、能源供應更加充裕之處獲得更充分的發展機會,越來越趨向集群化。
第二,行業內贏家通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如果說過去工業生産機械化程度較低,生産效率遠沒有現在高,同時貿易和運輸遠不如現代便利,外來競爭者由于高額運輸成本就難以對本地企業形成優勢,大魚吃小魚的現象不太明顯。古代的金屬冶煉業,只要掌握技術,煉鐵業世界各國基本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煉鐵工場,手工紡織業則遍布于世界各地。
到了近代,我們曆史教科書上說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大量工業品的輸入導致中國小手工業者大量破産失業,這標志著隨著以大航海爲標志的運輸貿易手段發展,工業全球範圍贏家通吃的時代拉開序幕。
經濟全球化和資本的跨境流動則導致企業兼並和産業集中的速度越來越快,新興工業部門無一例外在大國發展壯大,汽車産業只在産業配套齊全的工業強國發展,現代的信息産業則只有幾個屈指可數的巨頭。
原因一是隨著效率的提高,根本不需要那麽多人從事工業生産,就可以滿足全球消費者所需,二是除建築業絕大部分工業産品都是可移動的,生産與消費是分離的,産地與消費市場除了運輸成本外沒有其它因素把它們拉扯在一起。
正如常言所說的一日三餐夜宿一張床,物質消費的數量是有限的,但是人對財富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流動性的資本對一城一地沒有道義上責任,不會顧及一城一國的就業率及産業經濟發展,像水往低處流一樣往生産更高效率和成本更低廉的地區流動。通過相關産業聚集獲得的市場信息,和産品技術標准的統一,使生産效率獲得提高。産業鏈條上的其它企業也會逐漸向此處聚集以獲得市場競爭的先機,導致聚集區如滾雪球般發展,結果是造成産業在地區和國際間形成馬太效應。
雖然我不相信當地培訓不出來一萬名合格的流水線工人,但難以想象有哪個世界汽車産業巨頭在老撾或者尼加拉瓜投資設立整車生産廠的。哪怕當地勞動力成本再低廉,哪怕世界各國達成協議對此處産品實行零關稅優惠。由于沒有整車企業,零部件生産商也不會在此投資設廠,最後甚至連最簡單的一個標准件生産企業都不存在。廣大西部和農村地區地價和勞動力雖然更便宜,但是卻很少工廠,主要的原因就是單一企業難以形成完整的産業鏈條,而不具備競爭優勢。
這種趨勢造成工業向大城市集中,逐漸與消費市場不再直接關聯。近幾年來不斷有媒體聲稱中國沿海地區産業有向東南亞轉移的趨勢,但都沒有形成氣候,主要原因還是無論印尼還是越南等國,都暫時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産業鏈。
隨著産業聚集區越來越大,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不斷吸引周圍的勞動人口聚集,而數量龐大的就業人員也形成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又帶動一批相關的服務行業投資。在世界範圍內,聚集大量産業,動辄上千萬人口的城市群幾乎只有五千萬以上人口大國才能形成。
工業資本逐步向生産效率高成本低的地區聚集,在一國之內向城市群聚集,在世界範圍則是向人力資源豐富少數國家聚集。所以豐富的人力資源是後發達國家趕上先進的強有力加分項。
留在邊遠地區只有配套産業産業鏈較短,服務于當地的小型加工業或者資源采掘和加工業,但是隨看資源産品占整個GDP的比重越來越低,這些地區不可避免逐漸蕭條,國內如鶴崗、玉門等地。
有人羨慕瑞士、盧森堡、比利時等經濟發達的小國家,但作爲工業文明的起源地,在世界工業化初始階段業已形成的技術領先優勢而進入發達國家,現在所有其它小國都不再具備如此條件。但由于體量太小,即使這些袖珍型發達國家也已無法在包括汽車産業、大飛機制造、信息産業形成競爭優勢。從歐共同到歐盟到世界各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也是爲了打破國界藩籬,整合生産要素,提高小國經濟競爭力的舉措。由于發達國家在金融、技術上長期積累的優勢,雖然在制造業有一定短板,但不會影響經濟向金融、奢侈品行業的轉型。這是家貧起點低的後發展國家無法模仿的。
我們再來聊一聊服務業的特點。一方面由于服務業並不産生實物産品,如果不通過國際貿易,任何國家都無法依靠服務業實現繁榮富強。一方面與工業相比存在生産和消費同步發生,密不可分,無法像工業産品一樣通過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來獲得更便宜的價格。多數無法通過機器提供服務,故各地區之間的效率差別並不明顯,如美容美發服務、醫生的診療服務等。由于只能爲國內消費者提供服務並在國內經濟體系中分享經濟成果,發達國家服務業從業人員薪酬也會因爲第二産業效率而水漲船高,導致服務價格高昂,更嚴重的是一些條件較艱苦的工作缺乏必要的勞力。服務業國際貿易往往涉及到人口的跨國流動,或者消費者或者服務提供者,如國際旅遊業,國際勞務輸出,跨國留學等,都可以視爲服務業的進出口貿易。
但是,所有涉及到人員流動的必然對社會造成影響,特別是在社會價值觀存在沖突的國家之間。由于語言文化、生活習俗和法律法規等存在差異,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無限制開放邊境任由通行,導致的結果是發達國家要麽不得不忍受較高的服務價格,要麽社會結構承受沖擊引進外勞,包括歐洲引進難民等。不要以爲引進難民是良心發現,其實更是經濟上的權宜之策。而美國則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
也就是說,發達小國拿著名義上很高的人均GDP,國內也只能享受到並不成正比的生活水平。要享受到質優價廉的服務,除了到價格低廉的後發達國家跨國旅行外似乎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幾十年前,發達國家的普通工人幾個月的收入就能支付中國大半年的旅行費用,前些時間報道的美國每年超過百萬人出國求醫等,都是例子。
地廣人稀的俄羅斯也是另一些人羨慕的對象。從總量上來說,俄羅斯也堪稱人口大國,但是幅員遼闊,人口分布並未形成利于經濟發展的聚集優勢。現在的俄羅斯除了軍工産業外,幾乎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産品。由于軍火貿易存在藩籬,並且成本在軍工行業從來不是主要影響因素,俄羅斯的軍工産業才得以存在和發展。但是經濟轉型二十幾年後俄羅斯民用産品在國際市場上仍難覓其蹤,與其大國地位根本不相稱,這不單是前蘇聯體制的問題,經濟規律使然。隨著世界範圍內影響和平的傳統因素越來越弱,未來俄羅斯在世界人均GDP排行榜將會繼續走下坡路,除非舍棄亞洲部分,把人口集中到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形成幾個城市群。但是這必然面對民粹主義的強大阻力。
如果說幾十年前兩大陣營的對立,使一些小國因國際政治因素有幸獲得外來援助而發展起來,但是隨著世界範圍傳統的戰爭形式逐漸消退,各國經濟發展的政治因素越來越式微,經濟規律基本決定了這種機遇早已時過境遷。
後發展的人口袖珍型國家富裕起來的, 要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自然景觀,依靠旅遊業在世界經濟分得一杯羹,如馬爾代夫、巴哈馬群島等。要麽是家裏有礦,如科威特、卡塔爾、文萊等,但是隨著資源要素占整個世界經濟中的權重下降,這些國家的前景也不樂觀。
在統一的大國內,邊遠地區雖然難以獲得産業資本的青睐,但至少人力資源可以自由流動,參與國內産業分工的障礙基本不存在,比較容易搭上整體國民經濟發展的順風車。但若如了一些地區分裂分子所願,人爲隔斷生産要素流動,經濟上恐怕永遠不會有鹹魚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