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和國家福利理事會攜手推出“意談相冊”圖片集,主要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圖片,讓年長者與年輕人通過照片展開對話,消除代溝。
年長一輩與年輕一代往往因代溝而無法溝通談心。爲協助兩代人展開對話,國家文物局和國家福利理事會攜手推出圖片集,通過樂齡熟悉的舊時景象,幫助他們與年輕人找到聊天話題。
名爲“意談相冊”(Conversation Starter Kit)的圖片集分成兩系列,分別以街道景點和日常用品爲主題。每本圖片集印有20張文物局提供的照片,時間點主要定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例如,50年代常見的麗的呼聲、三四十年代的勝家縫紉機,以及70年代的榜鵝菜園等。每張照片也附上以華英文書寫的三四道問題,幫助使用者展開對話。
“意談相冊”耗時約一年半籌備,由文物局、福理會和另四家社會服務機構,包括觸愛社會服務和永恩關懷中心等,合作策劃並推出。
負責上述項目的文物局高級經理田春月昨天在“意談相冊”推介儀式上說:“當年長一輩看到熟悉物品時,都想和他人分享回憶……因此我們希望借助圖片集,鼓勵年長與年輕一代對話,除了傳承文化遺産,也有助年長者保持身心活躍與健康。”
觸愛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及項目發展高級總監李伴梅說,不少年輕一代對年長者存有刻板印象,“認爲他們都躺在病床上、體虛無力又沒用”。
“我們希望改變這些負面印象,讓年輕人通過圖片集與樂齡展開對話,了解他們的生活曆練,甚至不爲人知的技能等。”
五分鍾對話延長至半小時
李伴梅也提到,很多時候年輕義工雖想與年長者溝通,但兩人相互問候後,就陷入沒有話聊的窘狀。“希望圖片集可以幫他們打破沉默……策劃期間,我們與50名樂齡展開測試,發現一般只維持五分鍾的對話延長至半小時以上,而且年長者也成爲對話的主導者。”
李伴梅說,機構旗下的樂齡活動中心不時會有學生到訪當義工,“圖片集日後將爲我們省下上網搜索照片的時間,學生也能利用圖片集的問題,與樂齡開始對話”。
黃亞美(74歲)說:“圖片集就像一個橋梁,讓我們和年輕人有話聊,分享他們沒有經曆過的舊時代。”
20歲的劉如平(學生)昨天和初次碰面的羅秀春(69歲)對話時,了解到首都戲院(Capitol Theatre,現稱首都劇院)的舊時風貌。“我曾聽父母說,首都戲院以往是看戲的地方,但不知過去也是很多人碰面、拍拖的地點……通過圖片集,我和年長者聊天就不那麽尴尬,我也能通過對話,了解他們的性格取向,以後碰面就更自在。”
羅秀春說,圖片集除了有助年輕人和老一輩打開話匣子,也能幫他們與更年長的樂齡溝通。“我探望八九十歲的長輩時,除了閑話家常,也要找其他話題聊。如今有圖片集,一切變得更簡單。長輩聊到往事時,似乎都比較開心。”
“意談相冊”將從明年初起,分批派發到傳統文化館的訪客中心及樂齡活動中心等。文物局也正探討把圖片集上載至指定網站,方便公衆下載使用。
另外,文化遺産計劃(Heritage Plan)預計明年4月推出。文化、社區及青年部3月時宣布,政府將同國人攜手擬定文化遺産計劃。除了對本地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保存及發揚,文物局也將爲文化遺産領域擬定長期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