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雲舟 報道
早期華人富商余東璇如何經商、遮地人如何利用英國殖民地的法律制度維持自己的放貸生意、冷戰時期在新加坡謀生的華僑又抱持什麽樣的倫理觀念和價值觀……南洋理工大學師生通過國家圖書館許少全館藏深入挖掘,拼湊出本地早期僑民的商業和社會原貌。
國家圖書館前天推出《從許少全館藏紙雜文物看新加坡社會和商業史》一書。書中收錄南大曆史系三名師生花一年半時間編纂而成、探討本地19世紀和20世紀僑民生活的三篇研究論文。
研究材料來自本地收藏家許少全捐贈給國家圖書館的多份紙雜文物,如法律文件、收據、書信等。許少全10多年來共捐出9000多份文物給國家圖書館。
曆史系大四生董惠穎(25歲)翻查300多份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僑批(即寄回家鄉的錢與信)發現,海外華僑在信中提到的婚娶、養兒、家庭義務和宗教習俗等內容,都顯示華僑與家鄉維系著緊密的關系,也對照顧家鄉親人抱有一份責任感。
董惠穎說:“常見的假設是,冷戰期間由于政治上的變革,所有海外僑民與家鄉的聯系和書信往來都停止了。但據我們觀察,那個時期仍存在這樣的聯系和物資寄送。”
信件披露,一些寄回家鄉的錢是爲祭祀之需;藥品、補品也在僑民與家鄉往來物資之列。中國“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時期,華僑更在信件中反對寄回家的物資被拿去煉鐵。
論文重塑余東璇商業帝國
在另兩篇論文中,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曆史系助理教授郭根維(45歲)從史料中重塑余東璇橫跨馬來亞、新加坡、香港、中國南方地區的商業帝國幕後的日常運作和挑戰;今年從曆史系畢業的加南(27歲)則探討遮地人(chettiars)放貸生意的運作方式。
通過微觀曆史,可一窺宏觀的曆史課題。郭根維前天在推介儀式上致辭時指出,以往的曆史研究大多依賴官方文件、報紙和其他印刷刊物,但此次研究說明紙雜文物在講述新加坡曆史過程中的重要,及爲曆史研究開辟的新視角。
“這些史料提供了微觀、由下至上的個人視角,補充了官方文本和印刷材料的內容,尤其是對新加坡這樣的全球樞紐來說,提出了了解曆史進程、事件和環境的新方法,這些方法也比較接地氣和帶人物色彩。”
曾擔任國家文物局和國家藝術理事會主席的巡回大使許通美教授受邀爲新書主持推介。約60人出席了推介儀式,包括許少全和他的親友及本地學者。
館方印刷的200本新書是非賣品,公衆可前往國家圖書館李光前參考圖書館及另13家圖書館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