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古代的貶谪文化,首先想到的便是範仲淹《嶽陽樓記》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實,貶谪文化很早就有了,可以說古代社會國家建立之初,啓動了用人政策,貶谪文化就已經萌芽。最初的貶谪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初現端倪,其代表人物有屈原。到了封建國家建立,用人政策系統化之後,遭遇貶谪的遷客騷人就更多了。這些遷客騷人多是文人的代表,就將自己的感受用文章的形式表露出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貶谪文學。所以,對貶谪文學的定義主要依據其獨有的創作背景和內容。
貶谪文學在唐朝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了北宋時期發展最爲明顯。爲什麽呢?首先就是北宋時期的文人隊伍龐大。再來,北宋時期冗官冗兵,爲了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封建統治,國家大量設立官職。這樣一來,官員們就面臨著隨時被調遷的風險。所以這個時期被貶谪的官員數量也很龐大。又因爲被貶谪的官員多爲文人,往往他們將自己的經曆用文章的形式表述出來,一時間産生了大量關于貶谪的文學作品,因而貶谪文化在這個時期的發展最爲耀眼。那麽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古代的貶谪文學發展的曆史狀況,看一看貶谪文學有什麽樣的曆史特點?了解一下屈原、範仲淹、白居易等幾位著名的關于貶谪文學的文人大家們,看看他們有著怎樣的曆史故事!
一、首先,了解貶谪文學的曆史發展狀況!
1、夏商周時期貶谪文學的萌芽階段
三皇五帝時期,人才通過推舉的方式被任用。所以在這個時期,貶谪文學沒有存在的政治條件。到了夏商周時期,國家形成,開始有了固定的選用人才的方式。但是這個時期的臣子大多出自于貴族,他們自身的家族就擁有一定的力量。在國家政治管理上,實行的分封制就使得王侯的力量相對制衡。所以,帝王沒有足夠強大的權力去削弱王侯的權力。我們所說的貶谪文學在這個時期雖說沒有確切發展的政治條件,但是對于統治階級來看,加強自己的權力,削弱臣子力量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而分封制就是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所以在夏商周時期,加強軍權、削弱臣權的思想的出現就表示貶谪文學已經開始萌芽。
2、春秋戰國時期貶谪文學初現端倪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第一個長期混亂的曆史時期。國家林立,割據勢力各占一方土地,每個國家的內部政策或多或少存在差異。在一些國家,占據主導勢力的仍舊是貴族的力量,對于統治者來講,他們對這些貴族的勢力都存在一定的依賴,所以很多沒有權勢的臣子往往成爲貴族與皇權之間爭權奪勢的犧牲品,屈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也算得上是一名貴族的後代了,屈原滿腹詩書,有著極其強烈的愛國情感,他爲人剛正不阿,與其他的貴族之輩截然不同,所以遭到了其他貴族勢力的排擠和汙蔑。頃襄王聽信小人讒言,將屈原先後流放到了漢北和沅湘流域。屈原自身才華出衆,在被流放之後,創作聞名于世的《離騷》。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離騷》是那個時期的貶谪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屈原也因爲其人格志向和愛國情感被世人傳頌、銘記。
3、秦漢時期,貶谪文學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前面也說過,貶谪文學的發展需要三個方面的條件,通俗來講就是人、制度、文化。人、自然就是指文人騷客了,他們是貶谪文學發展的主力軍。再來就是制度,和諧統一的政治體系使得有官員可以被任免。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形式,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是每個朝代文化的獨特體現。從秦滅六國,統一郡縣制開始,就將制度、人和文化統一,礙于秦朝存在時間太短,所以沒有很好地發展貶谪文學,但是漢朝時期對貶谪文學的發展就有了,首先漢朝有自己獨特的文學形式和選官制度,這就爲貶谪文學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4、隋唐科舉制對貶谪文學的推動
要說,貶谪文學劃時代的發展就要從隋唐的科舉制推行算起了。科舉制使得寒門子弟有了進入仕途的機會。科舉制的推行使得古代官員的候選人增多,科舉制的考核方式多是通過文章的形式進行,所以篩選出來的人才多是滿腹詩書的文人。這就爲古代的貶谪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礎。文人官員們在經曆貶谪之後,往往將自己的滿腔熱血抒發于書筆之間。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關于貶谪文學的文人騷客,著名的有韓愈和白居易。白居易的《長恨歌》正是他在被貶之後寫的。如若不然,《長恨歌》又怎會如此悲情豪壯呢?韓愈的“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將那個時期貶谪現象描寫地極致清晰。
5、宋代的貶谪文學發展到了頂峰
在前面也提到過,北宋時期的貶谪文學發展成就最爲突出。這個時期獨特的制度特點,冗官冗兵。文人隊伍十分強大,各有自己的建樹。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也出現了大量的遷客騷人。要知道,遷客騷人多是指古代失意的文人。這些文人要不然就是遭遇貶谪,在官場失意,又或者是情誼綿綿,遠在他鄉思念故土、親人。北宋周圍的部落、國家較多,所以對外戰事較多,常有駐守邊關的文人將士,他們將滿腔愁悶抒發于紙上。還有一些遭遇貶谪的官員,每逢佳節,格外思念自己的家人、朋友。讀過蘇東坡《赤壁賦》的人應該了解,這個時期的文人被貶官是常有的事。總的來說,北宋時期的貶谪文學作品很多,大量的貶谪文學作品的出現也表明了這一時期由盛而衰的發展軌迹。
二、那我們來看一看古代遭遇貶谪的文人先輩與其代表作品
1、戰國詩人屈原,代表作《離騷》
屈原、浪漫主義詩人的開創者,《離騷》就是在他被人誣告,遭遇貶谪之後的作品。屈原在整個詩章中自述了自己的身世,描述了所經曆的遭遇,也表露了自己頑強不屈、對國家忠貞不渝的心志。特別是他在被貶谪之後的心情被描寫出來,他寫作的方式受到了後世的模仿和推崇。詩中,屈原大量運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來描繪。比如用摘香草來表示應該加強修養的培養,用佩戴香草來比喻那些有高尚修養的人或者行爲。他自創的騷體詩也成爲後世文人模仿的典範。尤其是唐宋的律詩更是繼承了他的這種寫作手法。在文學內容上,屈原的《離騷》開創了古代貶谪文學的先河。唐宋時期發展的貶谪文學很多都會借鑒屈原的生平來暗喻自己的遭遇。
2、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代表作《長恨歌》
白居易也是一個對曆史有著深刻描述的詩人。他流傳于世的作品有很多,要說到關于貶谪文學的作品要數《長恨歌》了。雖說《長恨歌》主要是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但是從更深的層面來看,全詩更多體現的是白居易作爲一名詩人對國家的安危以及對自己人生命運的擔憂。開頭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就將詩人的心情表露出來。在國家開始衰落的背景下,像自己這樣的文人也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隨著王室的衰微,國家更多的弊端開始表露出來,所以《長恨歌》也是對這一時代現象的深刻描繪。應該說,這首詩借用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來反應國家和社會的弊端,襯托詩人的國家情懷。
3、宋代詩人範仲淹、代表作《嶽陽樓記》
北宋中後期,內憂外患的局面日益加劇。內部階級矛盾突出,外有契丹、西夏等國家的侵擾。所以在這個時期裏,以範仲淹爲代表的一派主張改革推行新政,史稱“慶曆新政”。其中的舉措包括“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這就嚴重侵犯到了很多地主階級的利益。由于統治者迫于保守官僚之輩的壓力,新政沒有很好地堅持下去,範仲淹也被革職。在這之後,他創作了《嶽陽樓記》來表露自己的心志。通過《嶽陽樓記》,範仲淹明確地訴說了自己雖然被革職,但還是心系天下,他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這也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概意思。
三、古代的貶谪文學特點
1、從作者自己的經曆來看,他們都有一顆愛國情懷和遠大志向
在皇權至上的社會,是沒有法律可講的,皇帝的心意便是爲官之人的行動指南。爲了生存,他們必須學會去迎合皇帝。也不能太過于鋒芒畢露,否則會招來不必要的閑言碎語,所以處于政壇之中的文人們時刻要警惕小人的暗算。縱觀曆史的長河,有多少的忠義之士慘遭陷害,被貶谪還算是比較輕松的處罰了。所以,很多的文人騷客在被貶之後雖然心裏有落差,但是沒有十分的絕望,他們還有生命、還有鬥志。所以他們所創作的貶谪文學作品也多是包含了自己的遠大志向和愛國情懷。
2、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個時期國家狀態或社會狀態
每個經典的文學作品之所以被稱爲經典,被廣泛傳頌,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所蘊含的價值,就包括其時代價值和文學價值。時代價值體現在這些經典作品是對那個時期社會狀態的反應和描述,詩人們通過短短幾行字,將國家面臨的狀況描寫地淋漓盡致,這對于後世之輩去了解這個時期的發展狀態有很大的意義。再來,就是它的文學價值。貶谪文學是一個以“貶谪”爲主題的文學形式,不同時期的貶谪文學作品采用的文學形式也有所差別。所以,從貶谪文學作品的時代價值和文學價值來看,就反映了那個時期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狀態。
3、從描寫手法上來看,都喜歡用象征的形式
因爲皇權至上的社會裏,官員大臣們說話要格外的小心。隔牆有耳就是這個原因,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遭受貶谪的文人們就不能隨意地發表言論,即使心中有萬般委屈,也不能平鋪直述,要委婉地表達。所以,我們會發現古代的貶谪文學作品多是采用象征的手法來描繪。這樣既提高了文學作品的品味價值,又免于太過直白,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四、結語
貶谪文學是伴隨古代的官僚體制的發展而發展的,所以在封建官僚體質形成之初就有了貶谪文學作品。隋唐的科舉制讓古代的官僚體質的發展有了時代性的意義。在人才隊伍上,科舉制給于了足夠的資源,隨著封建國家的發展,官僚體質也在不斷完善。北宋時期的貶谪文化發展成就高,主要得益于這個時期特有的政治環境和文化環境。
雖然封建國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種貶谪文化依然存在,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調職也是一種貶谪表現。總的來說,古代貶谪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個時期的文化氛圍,用不同的文學風格創作了“貶谪”這個主題的詩章,豐富了每個時期的文化內容。貶谪文學的存在,也是我們考究古代社會的有力材料,根據這些詩章,體會文人騷客的的精神追求和人格豪志,對于我們今天來講也具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