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最早出現于普法戰爭,普魯士人爲了打擊法國人的氣球而專門研發了對空射擊的火炮。20世紀初,飛機的出現進一步刺激了高射炮的發展。
高射炮的巅峰時期是二戰,種類繁多的高射炮在各國軍隊中文體兩開花,有專用于打擊高空轟炸機的大口徑高射炮,比如日本爲了防禦美軍B-29的空襲,專門研發了五式150毫米高射炮,有專用攻擊低空戰鬥機和攻擊機的小口徑高炮,也有兼具二者特點的中口徑高射炮,還有的被安裝在機動車輛上成爲自行高炮。這些高射炮在二戰中擊落上萬架飛機,是當時地面防空的唯一手段。
二戰後隨著導彈技術的成熟,大口徑高炮被最先取代,這是因爲高炮的工作原理:即使有雷達引導,高射炮也不是像導彈那樣精確殺傷,而是在某個目標的飛行區域以密集射擊形成一個彈幕將其覆蓋。這種精度問題在小口徑高炮身上還不是那麽明顯,但對于射速低的大口徑高炮來說,爲了攔截目標要組織起數門乃至數十門高炮,在統一指揮下進行作戰——這效率高不高先不說,光是組織這麽一個作戰集群,對管理和後勤來說就是極大的考驗,更不用說這麽大個目標,本身就是攻擊機和俯沖轟炸機的絕佳目標。
初期的防空導彈雖然也是傻大黑粗,但整體水平明顯超過大口徑高炮,無論射程、射高、精度還是命中率都達到大口徑高炮絕對達不到的高度,比如20世紀60年代中國防空部隊使用蘇制S-75防空導彈(國産型號爲紅旗-2)擊落數架U-2高空偵察機,大口徑高炮絕對不可能做到。性價比就占絕對優勢,所以從20世紀50年代以後大口徑高炮被防空導彈取代。
中口徑高炮的問題也差不多,射速低精度低性價比也低,基本上和大口徑高炮同步退役,不過比大口徑高炮幸運的是,中口徑高炮在經過技術改良後,以艦炮的形式入了海軍的法眼,比如意大利的奧托·梅莱拉公司,主力产品76毫米艦炮的射速高達120發/分,這麽高的射速配合大威力彈藥,絕對能夠勝任防空作戰。俄羅斯也研發了多功能的AK-176艦炮,中國引進後將其作爲054A護衛艦的主炮。
中口徑艦炮能否複興,關鍵就在于火炮技術本身的發展和智能化彈藥技術,而且中口徑高炮能夠彌補小口徑高炮射程不足、威力不夠的問題,當然到底能不能正式裝備服役,還要看具體的裝備發展走向。
本來計劃代替小口徑高炮的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其實還是有不少缺點的,比如反應慢、命中率低、易受幹擾、發射條件受地形和時間限制等,如果攻擊方利用這些缺點發起突襲,很大程度會得手,如1986年4月的“黃金峽谷行動”,上百架美軍戰機突襲利比亞軍隊數個營地,利比亞的防空導彈因爲受到嚴重幹擾沒有任何反應,倒是小口徑高炮反應迅速,擊落了一架F-111戰鬥轟炸機。
可以看出,防空導彈的缺點正是小口徑高炮的優點:反應快、盲區少、幾乎可隨意開火、很難受到幹擾。既然能彌補防空導彈的缺點,那麽小口徑高炮就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不但沒有被淘汰,反而開發出不少新玩法,如和近程導彈組成彈炮合一系統,發展成爲小口徑高炮系統,補充遠程防空導彈的漏洞等。
武器裝備的價值是要從實戰角度來講的,即使是瀕臨淘汰甚至已經被淘汰的武器都可能會有複活的機會,高射炮就是這個道理:看似落後的武器,也許稍微動動腦筋,就還會有發揮價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