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醫院懷柔醫院健教處 劉春蘭
1月6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民間諺語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之說,也就是從即日起便開始進入了“出門冰上走”的三九隆冬時節了。
中醫認爲“寒性收引、凝滯”,因此這個冬季最寒冷的時節也正是關節痛、脾胃病以及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寒邪侵擾,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加重,産生不良後果。
《黃帝內經》中記載冬季養生以斂陰護陽爲根本。要想健康度過寒冬,大家可從飲食、起居、保暖等方面加以調護,達到斂陰護陽、養生保健的效果。
一、起居調養
《黃帝內經》中強調“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嚴寒時節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的潛藏,陰精的蓄積。
冬季起床後用涼水洗手、洗臉,這對身體有益,可“喚起陽氣”,增強耐寒抵抗力,對適應環境變化有所幫助,並使心髒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增加身體産生的熱量。
冬季可適當參與室外活動,使身體適應外界氣溫變化。同時,室外充足的陽光可以緩解緊張、焦慮、抑郁的心情,緩解由于寒冷造成的血液循環變慢、腦部供血不足的狀態,增強身體耐寒能力。
冬季鍛煉老年人可練習打太極拳或八段錦、或以適度拍打疏通經絡等運動爲主;年輕人可做慢跑、散步、跳繩、球類等運動項目。但不可運動過量,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所有的鍛煉都應避免在大風、大霧、雨雪等惡劣天氣中進行。
二、身體保暖
衣服單薄不夠保暖,除了容易導致感冒外還容易耗損陽氣。穿衣保暖可緩沖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使陽氣得以潛藏。
寒冬氣候惡劣,老年人更要隨著外界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棉衣內膽宜選用分量輕、膨松、保暖性強的羊毛、絲綿、羽絨等材料。注意身體防寒保暖,防止寒冷刺激使舊疾複發和寒氣入侵體內引發感冒。
三、飲食要暖
經過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髒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即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養生目的。民間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進補應以溫補爲宜。
寒冬可食用些牛、羊肉等性溫而不燥的食物以禦寒,同時,這些食物還有補腎壯陽、驅寒、溫補氣血的功效。怕冷的人還可多吃胡蘿蔔、芋頭等富含無機鹽的根莖類蔬菜,以及紫菜、菠菜等含碘食物。
冬季養生的重點是“滋補優先”。可以用素菜、雞、魚或者骨頭來煲湯。
四、補脾養胃
中醫認爲,脾爲後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不佳,對營養的吸收減少,人就容易生病。冬天是收藏的季節,也是積蓄力量以待“萌發”的季節,這時候人體陽氣內斂,胃的陽氣也處于內斂狀態。加上冬季的大量進補,若自身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好,很容易加重脾胃負擔。
那麽,怎麽才能保養好我們的脾胃呢?
我國古人有“粥飯爲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之說,認爲吃粥可以延年益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粥能“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的記載。在民間,小寒時節素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其實,這是古人針對冬季人們滋補過多而吃些粥品,以養脾胃的措施,也是小寒時節的保胃方略。
進入小寒幾乎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從保健養生來說,做好防寒保暖養胃不失爲健康度過寒冬的重要攻略。